一、研究进展情况(可另加附页)
主要内容: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立项于2017年11月15日。立项之后,在首席专家的组织和带领下,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积极投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之中。本课题原设计五个子课题:一、辞赋与绘画文献整理与研究;二、辞赋与书法文献整理与研究;叁、辞赋与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四、辞赋与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五、辞赋与器物文献整理与研究。整体工作主要分为“文献整理”与“研究”两大类。文献整理方面,课题组成员分别就辞赋相关的戏曲文献、绘画文献、书法文献、小说文献、器物文献进行了统计、收集、走访和排查,已完成了全部的文献的统计和部分的文献走访工作。目前已经出版的编着有《历代赋汇(校订本)》(475万字,12册)、《中国赋》(2册);已交付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编着有《题画赋》(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等。研究方面,《汉赋名物图考》(武汉大学出版社)、《清代赋学概论》(中华书局)两本专着也已交付出版社即将面世;已发表的论文有29篇,其中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江海学刊》等重要颁厂厂颁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5篇。同时,课题组组织了系列研究论文,有待逐步刊出。总体而言,本项目按照既定研究计划,稳步、高效地开展整体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2017年12月16日,课题组组织了项目启动研讨会。首席专家和所有项目组成员都参加了讨论。会议对于项目任务进行了分工,对于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规划,对于近期将要着手编着的书目资料、撰写的系列论文进行了初步筹划。
2018年4月7日召开了开题报告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出席,这些专家组成了课题评议组。同时课题组成员许结、解玉峰、潘务正、刘小兵、王思豪等2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首席专家从选题意义与预期目标、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预期的研究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开题汇报。专家组在听讲取了首席专家的汇报之后,充分肯定了选题的创新性、开拓性意义和价值以及课题设计的学理性、子课题结构的合理性,期待本课题的开展能为其他相关艺术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范式。同时,专家组从学理性、操作性、合理性等方面提出许多重要的建设性建议。课题评议组的意见非常宝贵,给予课题组以极大的启发。
2018年7月27日召开项目研讨会。首席专家和所有项目组成员都参加了讨论,参与会议的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的两位编辑。本次会议总结了前期的材料汇集工作,并细致地布置了近期的文献汇编工作任务,并与两位出版社编辑商定了出版事宜。研究方面,首席专家针对辞赋与艺术的关系研究作出大体方向的概括:他认为辞赋的描绘性和类型化是奠定辞赋与其他艺术关系的重中之重;而辞赋自身创作的“名物美”(体物特征)、“形象性”(拟象与构象)、“仪式化”(语言的程式化与表演性)等特质,构成了辞赋与艺术交互发展、彼此影响的重要基础;而从历史的变迁的角度考察辞赋与艺术形态的共生与发展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径。本次会议的论文在这叁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在辞赋与艺术关系的研究上有着较为多面的尝试。所有参会者均提交了相关论文,也分享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心得,提出了各自的困惑,并以论文为基座,对未来研究的标准、方向、关节点都进行了探讨。会议最后,首席专家与两位出版社编辑探讨了《大美中国赋》和《历代艺术赋汇编》两部书的编辑和出版的具体事宜。《历代艺术赋汇编》主要分“绘画卷”“书法卷”“小说卷”“戏曲卷”“器物卷”五卷,暂定于2019年整理出版。
此外,项目组还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举行了数次小型项目组工作会议。主要是针对文献整理、出版以及论着写作进展等事宜进行商讨。目前,项目组正积极筹划,于安徽师范大学成立“辞赋艺术研究中心”,并诚邀各地嘉宾,于2019年8月17—18日举行辞赋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会议暨项目组工作会议。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2018年3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课题组的文章:许结《辞赋研究的艺术视域》。
2018年5月14日,《光明日报》发表课题组的一组叁篇文章:潘务正《辞赋与书画》、王思豪《“赋-说同构“的文学传统》、蒋晓光《器物之魅与辞赋之美》。
2019年6月8日,第九届江苏书展在书香苏州馆开展了名为“大美中国赋——许结教授《中国辞赋通史》《历代赋汇》出版读者见面会”。
2019年6月29日,第九届江苏书展开展了名为“大美中国赋,献礼七十年的”《中国赋》新书发布会。项目首席专家与本书的文字书写者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以及凤凰集团等诸位领导参与了会议,发布会现场开展了签名售书的活动。
目前,项目组正积极筹划与凤凰出版集团联合举办“《历代赋汇(校订本)》新书发布会”,拟于2019年下半年举行。
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项目进行一年多了,我们深感课题进行之不易。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文献整理工作量较大。所要搜集的文献资料数量庞大,分布极为广泛,不仅有纸质文本,还包括实物资料;不仅收藏在图书馆,还有很多在博物馆陈列;不仅仅局限于本土,还遍布世界各地。工作量的相对繁重导致人力的相对不足。
鉴于以上困难的改进建议:积极吸纳国内外辞赋研究的学者参与到课题中,同时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介绍
(1)专着
许结主编,《历代赋汇》(校订本),凤凰出版社
《历代赋汇》是康熙年间陈元龙奉谕编纂完成的一部历代辞赋总集,收录了先秦至明末赋作(包括逸句)4070篇,共计186卷。《历代赋汇》作为清代宏大的文学整理工程之一,是超越了前人收录先秦至明代赋最为完备的总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为后世辞赋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称其“正变兼陈,洪纬毕具,信为赋家之大观”。然而,自康熙内府刻本以后,仅俞樾校本略有正误,其他版本非钞本即影印,多无校勘价值。项目首席专家许结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以康熙四十五年内府刻本为底本,对勘俞樾双梧书屋本以及四库钞本,参校赋家别集与相关的诗文总集,比勘标点,全面订正了原书中的诸多问题,力图为学界提供一部精善的整理本。
该书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主流的购书平台上均有不少销量。2019年6月27日-28日举行的第九届江苏书展中举行了《历代赋汇》出版读者见面会,现场反响热烈。
(2)学术论文
许结:《汉赋“蔚似雕画”说》,济南大学学报(2018年4期),新华文摘2019年1期转载
本文从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谓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这一观点出发,明确指出了汉赋与绘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构象上,汉赋因“物”成“貌”,由“物象”营构“事象”,形成了“随物赋形”的笔法和“体国经野”的气象。汉赋长于设色,通过描绘设置的场域及呈现的景观,来融织物态与色彩。汉赋既多实像,又多虚体,实像在写物,虚体缘夸饰,汉赋创作之妙正在亦实亦虚之间。汉赋的创作模式可以用绘画理论来解析,“画心”即为主位,构成汉赋的主题,“拖尾”以点破赋旨,为汉赋“曲终奏雅”的部分。
本文刊登在《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4期)上,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在中国知网上下载152次,并被新华文摘2019年1期转载。
许结:《王会赋·图:帝国形态的历史影像》,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6期)
王会是古代朝贡礼仪形态,由《周书》最初记述的文本到汉晋时期辞赋的描写,再到南朝至唐代“王会图”的绘制以及围绕其图而出现的题图赋,形成了由经文、赋文到图文所构建的帝国形态与历史影像。本文以“王会”为赋与图的视点,由现实与想象积累起来的文学书写,因其外交礼仪的特征,观风为其赋图显像的意义,尚奇为其赋图异域人物情致的呈现,而宣威与昭德,则是这类赋图创作的主旨。同时,这类图像与赋作的不断重写,实围绕中国古代的朝贡体系,其中通过讴歌、怀疑以及讽喻,又可打开作家题写《王会图》之赋作的特殊心境。
本文刊登在《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6期),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在中国知网上下载142次。
许结:《论题画赋的呈像与体义》,江海学刊 2019年2期
历史上题画赋的出现远早于题画诗,是最初题画文学的呈现。本文揭示出题画赋在演进过程中,自楚汉之后,晋唐时代由人物像赞衍为人物、山水图赋,宋、元、明三代题“经图”赋与文人画赋的并兴,以及清代大量题材广泛的题画赋的出现,构成了三大发展时段。而经义、物态与文学,既是题画赋呈像的主要类型,也是其创作范畴的突出显现; 自然、空间与品貌,则为其书写体义,从而区分于其他的题画文学,并以赋体与画体的共相,构建起题画赋独特的阅读趣味与审美意义。
本文刊登在《江海学刊》(2019年2期),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在中国知网上下载63次。
(3)报纸
2018年5月14日,《光明日报》用一整版的篇幅发表课题组的一组叁篇文章,分别是:潘务正《辞赋与书画》、王思豪《“赋-说同构“的文学传统》、蒋晓光《器物之魅与辞赋之美》。
这叁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对“辞赋”与“艺术”这一主题进行了不同的探寻,潘务正《辞赋与书画》一文首先探讨了了辞赋与绘画的联系密切的叁点原因:一是二者均为空间艺术;二是二者都善“写物图貌”;叁是,辞赋与“诗情画意”的类同。并进一步揭示出辞赋与绘画的一致性,催生出艺术史上许多辞赋与绘画互文的经典作品。此外,辞赋还与书法关系密切,无论是情感体验、书风书写辞赋选择,还是书写媒介的变化都能体现。
王思豪《“赋-说同构“的文学传统》从文体生成传统、文体推尊传统、虚构叙事传统叁方面入手,揭示出赋与小说在生成、尊体,以及虚构叙事等方面“同构”的文学传统。并进一步阐释该现象这不仅彰显出同为“一代文学”之“赋”与“小说”的文类互渗内涵,而且也融织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流变中,对他体文学起着或隐或显的影响,具有更为普遍的文学史意义。
蒋晓光《器物之魅与辞赋之美》认为,赋是“体物”文学的代表,敏锐地反映物质文化,因而二者关系密切,辞赋中的器物与器物上的辞赋共同构成了辞赋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叁点值得关注:一是追根溯源,敷陈器物材料;二是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格;叁是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作者特别强调,器物是物质文明的表征,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继续进行文献实地调查工作。奔赴港台及海外各大着名图书馆、博物馆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博物馆等进行调研。整理海外文献。完成《辞赋与绘画文献汇编》《辞赋与书法文献汇编》《辞赋与小说文献汇编》《辞赋与戏曲文献汇编》《辞赋与器物文献汇编》。
2. 资料汇编出版。将五个子课题搜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体例,汇总成《辞赋艺术文献汇编》、《辞赋作品汇编》,校勘出版。同时完成辞赋艺术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3. 文献资料整理工作完成之后,重点进行辞赋与艺术关系的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撰写相关论文,发表研究成果。
4. 完成《辞赋与绘画关系研究》《辞赋与书法关系研究》《辞赋与小说关系研究》《辞赋与戏曲关系研究》《辞赋与器物关系研究》等专著。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