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自2017年11月获准立项以来,基本上按照原定的计划稳步推进:
(一)2017年12月30日举行了开题报告会,项目组邀请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左东岭、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查洪德等组成专家组,詹福瑞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项目组部分子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报告会。浙江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社科处处长许慧霞教授,图书馆馆长、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玉兰教授,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翔翔,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圣华教授等参加会议并致辞,对专家们参加开题报告会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表态全力支持该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会议首先听取了项目首席专家邱江宁教授对于研究思路、重点和难点、近期的工作进展的报告。各子课题组负责人分别就子项目的意义、难度、应该突破的重点做了阐述。专家组成员在听讲取了课题组的汇报之后,高度评价了课题组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肯定了选题的开创性、国际性、现实性意义和价值,肯定了课题设计的学理性、子课题结构的合理性、编纂体例的可行性,对“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的高质量编纂充满期待。同时专家组针对子课题涉及到的汉文文献、伊斯兰-阿拉伯文献以及欧洲多语文献编纂体例统一问题提出建议,也希望课题组要充分认识本课题整理与研究的难度,注意课题开展的边界性,建议收缩预期目标,以文献整理为主体,量力而行,压缩阶段性成果,力争做出文献精品。
围绕课题的整体设计,专家们也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一、“丝路纪行文学”的概念要界定清楚,既要体现13-14世纪“丝路”文化的现场感,也不能限定过宽。大致可限定为诗、词、赋、游记以及文学性较强的笔记之类。二、“丝路纪行文学”中包括汉文、波斯、阿拉伯以及欧洲多语种文献的编撰虽不强调体例完全统一,但还是要有相对整体、系统的编撰体例、提要撰写体例。尽可能先拿出总体编撰体例和细则,再照顾到各语种的差异。要体现全的理念,亡失的作品要着录、存目,如有相关其他材料作为辅证,可出提要。叁、子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汉文文献整理”,第一部分“汇刊”中东、西、南、北向系列还需细查,各个方向的具体界定要清晰些。第二部分“辑录”,主要从集部文献中进行搜辑和收录,主要从集部文献中进行搜辑和收录,不再搜集史志着作;普查书目仅限于《全金诗》《全宋诗》《全元诗》《明诗综》《列朝诗集》等文学性总集、别集。第叁部分“注译”改为“注释”,仅作汉语注释,不再作现代汉语翻译。四、子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伊斯兰-舆地游记文献整理”,完成《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译着·阿拉伯-伊斯兰卷·伊本·赫勒敦游记译着》、《13-14世纪阿拉伯-伊斯兰“丝路”文学文献书目辑要》。五、子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波斯、欧洲多语种文献整理”,尽量调查多语种书目,完成中文书目提要。六、子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研究”,要体现文献的研究,而非思辨性研究,故建议删去原设计中《19世纪以来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资料编年》《13-14世纪“丝路”交通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元代文学格局研究》等着作以及系列论文“海、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元代文学中异域形象的构建及影响”等设计内容,只保留《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创作与文化交流资料系年》以及“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献与文学研究论文集”两个内容。
(二)目前各课题组的工作进度如下:
①“汉文文献整理”课题组:经过清理和调整,根据课题招标时的设计计划,对13-14世纪汉文纪行文献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行调查和整理,然后进行汇刊。每种书包括标点的正文以及提要。基本确定“汇刊”部分的纪行文学着作有71种,其中东向22种,西向14种,南向24种(含不传7种),北向11种。截至2019年6月底,“汇刊”正文标点完成40种,其中东向12种(含陈澕《燕行诗》、金坵《止浦集》、李承休《宾王录》、安轴《谨斋集》、李齐贤《奉使录》、李谷《燕居录》、郑誧《燕京录》、李穑《燕客录》、李詹《观光录》、赵浚《辛未录》、李崇仁《奉使录》、权近《奉使录》);西向14种(含孟珙《蒙鞑备录》、耶律楚材《西游录》、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彭大雅《黑鞑事略》、刘郁《(常德)西使记》、廖莹中《江行杂录》、察罕《圣武亲征录》、潘昂霄《河源志》、王恽《开平纪行》、王恽《中堂事记》(中)《中堂事记》(下)、袁桷《拜住元帅出使事实》、殷奎《关外纪行》);南向4种(含赵汝适《诸蕃志》、徐明善《天南行记》、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无名氏《皇元征缅录》)北向10种(袁桷《开平四集》、柳贯《上京纪行诗》、陈准《北风扬沙录》、张德辉《岭北纪行》、刘祁《北使记》、汪梦斗《北游集》、胡助《上京纪行诗》、释梵琦《北游集》、周伯琦《扈从集》、张昱《辇下曲》、杨允孚《滦京杂咏》、张佶《北巡私记》)撰写提要28种(其中东向12种,西向暂缺,南向6种,北向10种)。提要内容包含四个部分:1、作者介绍,含作者生卒年、生平事迹、来华宦游时间及踪迹等;2、内容评介,含该书各体裁作品构成、书写特点及文学成就评价;3、成书及流传介绍,含成书时间、书中序跋、该书各版本(仅限于汉文)的刻写流传;4、研究现状,含介绍作者其他着述及相关考证和研究状况的综述(根据需要)。每书提要标注参考文献,以示提要内容的文献来源。
②“欧洲和波斯为主的其他语种文献整理”课题组在首先确定了800位19世纪前的世界旅行者的名单之后,最终得出了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意、英为主的其他语种文献作者名单,梳理出了13-14世纪57位西方旅行者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叙录。文献叙录含相关纪行文献的作者介绍、作品题目及介绍、作品的手稿体系、版本体系、译本体系,以及相关作品的馆藏情况,参考文献、参考用名等内容。每篇纪行文献叙录大概在2000字左右。作品名称以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名称为标准。文献的手稿信息含手稿的的收录情况、语言体系、页数、版权信息、滨厂叠狈书号、图书馆索引号等。文献的版本信息含作品的出版信息、收藏信息、版本信息、页数、版权信息、滨厂叠狈书号、图书馆索引号等。文献的译本信息含译本的源语言、翻译语言、馆藏情况、页数、版权信息、滨厂叠狈书号等资料。作者生平主要为对作者生卒年和作者生平的介绍。作品介绍主要为作品时间、作者主要的旅行时间和地点、作品的主要内容、风格和影响等信息的介绍。
③“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整理”课题组 在梳理和收集了13—14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之后,筛选出与课题相关的26种舆地文献和游记。对其中15本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的作者之生平和贡献,他们著述的特点做了初步研究。翻译了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1332—1406年)《伊本·赫勒敦游记》(???? ??? ?????- ??? ?????? ????? ???? ?? ????? ??????,阿拉伯文版)约100页,约10万字。
④“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研究”课题组,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3篇,编撰《丝路纪行:13-14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论文集。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一)项目组成员在开题之后迅速进行工作调整,已开展了第一轮的调查。各课题组分头进行文献调查与标点、提要工作,分别借助剑桥大学图书馆(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the Library of Congress)、芝加哥大学图书馆(the Library of University of Chicago)、帕克图书馆(Parker Library)等等资料平台进行文献调查,具体进展分述于各课题组的工作进度中。
(二)2018年12月15日,项目组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了“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研讨会。来自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华盛顿与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浙江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科学处处长李盛教授,图书馆馆长、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玉兰教授,人文学院执行院长李圣华到会,并致以欢迎辞。围绕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献的深入解读,中国形象的世界认知和世界形象的中国认知,丝路文献的数据化、骋滨厂可视化等话题,研讨会给予了深入研讨和精彩互动,既体现出对学术研究时代性和当下性的热切关注,又反映出元代文学研究力求有所突破的积极态势。
(三)学术交流。项目组除了召开了 “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研讨会”外,其成员还参加了各种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约计30人次,提交并宣读论文30余篇,组织和参与相关学术讲座。例如:
2018年8月25-26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文献、制度与史实:《元典章》与元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元史研究会年会”,提交并宣读论文:邱江宁《苏门山文人群体与元代“通经显文”创作取向》,黄二宁《元代儒、吏合流与儒、吏兼通的“全才”形象的文化建构》等。
2018年7月16-18号在兰州召开的全国元代文学研讨会,课题组成员提交并宣读论文:李军《元西域诗人散佚诗集考》,黄二宁《元代族群关系再思考——以“族群内外制”为中心》,黄云生《&濒迟;元高丽纪事&驳迟;&濒迟;皇元征缅录&驳迟;作者为虞集考证》,张欣《北并于南:元代北方春秋学的发展演变》,钟彦飞《明代许衡争论与文集刊刻考察》,邱江宁《元朝的特性与元代馆阁文人传记创作的维度》等。
2019年4月19-20日在汉中召开的“2019年全国元代文学研讨会”,课题组成员提交并宣读论文:李军《董士选与江西士人关系之探讨》,黄二宁《颂美、讽谏与认同——元代南人献赋综论》,邱江宁《东平文人群与元初文坛的“中州元气”论》,张欣《胡安国&濒迟;春秋传&驳迟;在元代北方的接受》,钟彦飞《道德、违碍、》聂辽亮《元代蒙古族诗人泰不华在江南文化圈的活动及其诗歌创作》,任天晓《13-14世纪汉语域外书写中的世界认知与自我体认》。
此外,还有“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古都?记忆?新时代——北京历史文化研讨会”等。
(四)国际合作。本课题组子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欧洲和波斯为主的其他语种文献整理及东、西文化交流”即由剑桥大学教授Sally K Church(程思丽)带领的剑桥大学团队完成,其成员主要有:
Prajakti Kalra, 剑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剑桥大学耶稣学院中亚论坛研究员;
Caroline Stone, 剑桥大学硕士毕业生,历史学家,作家;
John Ramsey博士,剑桥大学正统基督教研究导师;
Robert Harding,剑桥大学人类学博士,擅长印度人类学研究;
Dong Yan 董燕, 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Lewis Ferrero, 剑桥大学博士生在读,硕士学位毕业生;
Andrea Kocsis, 剑桥大学博士生在读,硕士学位毕业生。
子课题“13—14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整理与研究”中,其成员:
博文武,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教师;
马俊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教师;
关文龙,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本科毕业,埃及高等教育研究院文学院在读硕士。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在项目组开题和“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研讨会以后,课题组成员在期刊和报纸上连续发表系列论文:
(一)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系列专题文章:
①邱江宁《13-14世纪纪行文学中的丝路书写》
②黄二宁《全球视野中的元代文人游历之风》
③黄云生《丝路交通背景中的华语使节文学》
④任天晓《13-14世纪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京杭运河书写》
(二)在《浙师大学报》(2019年第3期)上组织专栏“一带一路与文化互通:13-14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发表系列论文
①杨晓春《蒙古时代欧洲对于中国地理的新认识(1245-1355)》
②Sally K Church(程思丽)《13至14世纪西方纪行者呈给蒙古可汗的泥金装饰手抄本》
③邱江宁《论13-14世纪“中国形象”的西方表达维度》
课题组成员还分别在《江苏社会科学》《浙江学刊》《东方丛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①邱江宁《浙东文化与元代西域人之华化——以迺贤的创作为讨论中心》,《浙江学刊》2018年第5期;
②邱江宁等《13-14世纪西域人的东迁高潮与元代的文化走向》,《东方丛刊》2018年第2期。
③唐云芝等《13—14世纪丝路拓通背景中的日常生活书写——以杭州为探讨中心》,《浙江学刊》2019年第3期;
④邱江宁《13-14世纪“丝绸之路”的拓通与“中国形象”的世界认知》2019年第4期。
此外,向《工作简报》投递:“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工作汇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研讨会”综述》,没有被采录。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一)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外课题组的沟通。
子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欧洲和波斯为主的其他语种文献整理及东、西文化交流”由Sally K Church(程思丽)率领剑桥大学工作团队进行,子课题“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整理与研究”,在工作路径、人员增补、经费协调等问题上存在许多不一样的理解,需要反复沟通、商量。例如波斯-阿拉伯文献是从右向左书写的文字,与中文(或英文)相反,往往由于输入系统的不同而造成乱码、错行等现象,对研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工作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第一是,通过邮件反复沟通。第二是,募集剑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中国的埃及留学生参与课题的调查工作和翻译沟通工作。第三是,用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进行商榷。第四是,尽一切力量保证研究经费的有效到位。最后多方取得相对一致的看法,达到沟通的平顺。
(二)研究心得:中外专家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互补意义。例如,程思丽教授在进行书目
叙录和提要工作中,搜索到《Kirakos Gandzakets‘i, as a Mongol Prisoner》一文,该文指出,亚美尼亚历史学家Kirakos Gandzakets被蒙古人俘获,跟随且目睹蒙古人征服高加索的战役。Kirakos Gandzakets作为囚犯的一年中,被带去作为蒙古人的秘书,这使他对蒙古语以及蒙古历史和宗教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如程思丽教授提交的研讨会论文《Illuminated Texts Presented to the Mongol Khan by 13th-14th-century Western Travellers》(13至14世纪西方纪行者呈给蒙古可汗的泥金装饰手抄本),李军教授在整理汉文文献过程中,对越南与中方的外交文书用语的比对,以及其他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思考等等,都反复证明,以“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为契机,借助不同教育背景的中、外专家团队,不同学科力量的参与,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外,东、西方之间人们看问题视角和立场的巨大差异,不同学科研究者解读和分析材料的不同倾向,可以借此获得学术研究空间上的深入突破。
(叁)意见建议:本项目立项后,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得到了剑桥大学由程思丽教授率领的剑桥团队的大力支持,而程思丽教授的系列论文也围绕着13-14世纪丝路相关问题得以推进和深入,她所率领的团队完成的“13-14世纪欧洲和波斯为主的其他语种文献整理”的书目提要工作非常出色和富有成效,这也证明,本课题的跨境、跨学科合作十分成功。本项目期望借课题推进与完成之机,能增进课题组之间的跨境、跨学科交流,既邀请域外课题组成员来中国参加会议和讲座,也派遣国内课题组成员赴境外学习交流和查考资料,所以期望在经费上能有更多保障和支持。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①《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四月、五月连续刊载本课题组对于丝绸之路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讨论的研究成果,在四月初发表任天晓《13-14世纪丝绸之路的开拓与京杭运河书写》,五月初发表邱江宁的《13-14世纪纪行文学中的丝路书写》,黄二宁《全球视野中的元代文人游历之风》,黄云生《丝路交通背景中的华语使节文学》,课题从京杭运河书写、纪行书写、文人游历风气、使节文学等方向探讨丝绸之路对于13-14世纪间人们的创作风气、创作主题、创作心态等方面的影响。
②《浙师大学报》2019年第3期组织发表“一带一路与文化互通:13-14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系列论文: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思丽 (Sally K Church)教授的《13至14世纪西方纪行者呈给蒙古可汗的泥金装饰手抄本》、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杨晓春教授的《蒙古时代欧洲对于中国地理的新认识(1245-1355)》,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邱江宁教授的《论13-14世纪“中国形象”的西方表达维度》围绕13-14世纪海、陆丝绸之路畅通的情况下,从东、西方之间相互认知与沟通的视角来思考“中国形象”的世界传达问题。
文章认为:从12世纪开始,旧世界的秩序就在发生剧烈变化,欧亚大陆上的各个政权与势力都因为游牧民族的活跃,尤其是蒙古人的崛起而发生巨大变化。这其中13-14世纪,由于蒙古人对海、陆丝绸之路的拓通,其时的社会面貌实际上具有电子时代没有到来之前的全球化倾向与世界性特征。可以看到,由于蒙古人的世界征略行动,许多建立在海、陆丝绸之路沿线或周边的政治实体被扫荡殆尽,之前世界孤立闭塞的局面被极大程度地冲破。“中国形象”和中华文明特征以及地理山川面貌随着商人、僧侣、传教士以及其他不同身份的人们的描述与记载,由传奇到写实,由模糊到清晰,由虚构、妖魔化走向真实、世俗化,对于闭塞或者不能远行的世界各地区的人们来说,无疑是振聋发聩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产生于13-14世纪的着名作品《马可·波罗游记》有60%的篇幅都是在介绍中国,向欧洲世界传达他眼见的富饶、文明、发达的“中国形象”,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而马可·波罗在叙述行程时提供的大量地名对后来的的制图学家颇有影响,一定程度推动了16世纪的航海事业和地理大发现,从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与面貌。而令人注意的是,在1250-1350年间,由于海、陆丝绸之路的拓通,来自不同环境,持有不同世界观的基督教传教士与包括蒙古首领在内的东方人遇见彼此并有了许多接触和互动,尽管这其中有不少误解和矛盾,但当双方互相尊重、开放和宽容对方的时候,矛盾和误解通常是可以克服的,这取决于东、西方之间外交手腕的灵活性和达成妥协的意愿。
③唐云芝等发表于《浙江学刊》2019年第3期的《13—14世纪丝路拓通背景中的日常生活书写——以杭州为探讨中心》指出:丝路的畅通使得13—14世纪的日常生活书写,呈现出异质于传统形态的新变:基于国家疆域的大开与出行范围的广拓,视域开阔的空间体认与轻松愉悦的出行体验成为时人日常书写中的新风尚;建立于深切融合与互动基础上的多族化与国际化社交场域的形成,带来跨族属、国别交游书写的繁兴;多种世界性交流质素向中下层民众生活渗透,由此一改此前中土文人对丝路风物书写的整体虚拟形态与笔法。这些新变昭彰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一文学发展观的内在机制与世界性书写这一文学形态的必然趋势。
④邱江宁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的《13-14世纪“丝绸之路”的拓通与“中国形象”的世界认知》指出:13-14世纪期间,蒙古人的世界性征略行动在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将海、陆丝绸之路大范围贯通,欧亚大陆上并存的几大文化圈的相互交流与认知情形大为改观。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由传统汉族为中心的小中国转变成多民族、疆域辽阔的大中国,而且也借助海、陆丝绸之路畅通这个有利环境,成为当时世界体系的中心,为世界所广泛认知与认同。本文认为,围绕中国的名称定义、疆域范围、文明程度等内容,世界几大大文化圈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由名到实,从传奇到现实,由官方的、宗教的表达走向民间的、世俗的表达。正是借助丝路拓通的现实基础,“中国形象”在世界人们的心中前所未有的饱满而富于活力。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按课题标书的设计完成剩余的工作,主要内容是:
①“汉文文献”课题组:继续完成汉文纪行文献“汇刊”书目的录入以及每种书的提要撰写;全面推进汉文纪行文献“辑录”书目的普查和录入工作。一年半的工作实践,深感任务艰巨,人手紧张,经费不足。课题组需要增加一位成员,以解决人力短缺问题。
②“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整理课题组:1.选择13—14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一些重要段落翻译、介绍,汇编成册;对13—14世纪重要的阿拉伯—伊斯兰舆地和游记文献的作者之生平和贡献进一步开展研究,并作主要文献作者的传记,对国际学术界对这些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的研究和利用的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编成《13—14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书目辑要》。2.针对13—14世纪的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的史料价值、书写的特点等等,做出研究,写出相应的论文:“13—14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文学的发展”;“13—14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所记之丝绸之路”;“13—14世纪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游记的史料价值及其对于阿拉伯地理学的贡献”。3.继续完成《伊本·赫勒敦游记》全书的翻译工作,并全面校对。
③“欧洲和波斯为主的其他语种文献整理”课题组,再进行一轮文献调查工作,争取将庋藏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13-14世纪欧洲和波斯为主的其他语种纪行文献的版本进行着录,丰富相关书目的提要内容。同时,完成所有叙录的翻译工作,争取做到所有非英文文献的内容翻译成英文,再将所有英文翻译成汉文,并进行全面校对。这需要更多的人手和物力财力的支持。
④“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研究”课题组,将立足于文献的爬梳和研究,全面着手进行《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创作与文化交流资料系年》工作。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