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西夏文学文献的汇集、整理与与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9年12月13日13:32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在立项之后便细化写作提纲并展开写作,目前已经完成项目总体内容的30%,大约22万字。本课题是全新的较为复杂的新领域,目前进度较为平稳,按照目前的撰写进度,预计能够顺利的推进项目准时的完成。

具体内容:

第一子课题:“汉语西夏文学文献集成”,完成大约4万字。在目前传统和出土文献中,已经收集其基本文献的90%左右,然有关注释和附录尚需要大量的工作。此外,继续扩大收集范围也是必然要努力的方向。

第二子课题:“西夏语文学文献集成”完成初稿约18万字。这是基于目前黑水城文献为核心的西夏语部文学文献的最重要部分,已经完成应收集和整理文献的80%左右。然,有关注释、附录尚需要进行大量完善。尤其是原计划所要附录的彩色图版,目前还没能得到国际相关收藏单位及收藏个人的授权。因此,接下来的工作在整理和收集和附上彩图的方面,将进入更加困难的攻坚阶段。

第叁子课题:“西夏文学综论”完成相关初专题论文约7万字。其中已经发表的约3万余字。已经发表者具体为《西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5万字)《试论西夏文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价值》(8千字)、《中原诗歌在西夏和契丹的传播》(0.8万字)、《从格言到诗歌:党项民族文学的发展历程》(0.5万字)、《西夏应用文的写作模板及其起源》(0.6万字);尚待发表者如《西夏诗歌作者、编者的身份和地位》(2.8万字)。此一部分的撰写,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属于重中之重。其要点在于,课题组需要在整理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整个西夏文学文献的基本构成的情况下进行,并且需要相当程度的专题考证的深入进行。故而,接下来,课题组成员们应该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继续做艰苦有效的考证。而主笔者应该在集体充分讨论和认识下,形成具体的对于西夏文学理论性总结的纲领性意见后,再重点进行有条理的自成系统的撰写。撰写的终极目的,一则是令中国古代文学史更加的完善,二则是恰如其分的勾勒出西夏文学的特色和文学史地位。

第四子课题:“西夏文学文献研究资料汇编”完成初稿约30万字。其中,国内的部分约20万字,国际的部分约10万字。此项目目前的难点在于:“晚清民国阶段的国内西夏学文学文献研究史料”和“1999年以前国际西夏文学文献研究史料辨析”、“1999年以前国际西夏文学文献研究资料翻译、汇集”、“建国以来至1979年阶段的国内西夏学文学文献研究资料”、“1999年以前国际西夏文学文献研究资料翻译、汇集”部分。其难度在于:一、很零散,网上收集资料不易,需要实地考察,且费时颇多;二、港、台及海外部分尤其难以托付到专门人才帮助长期的专业的收集;叁、相关课题组成员由于教学的需要,很难获得专门的时间和经费亲自去收集;四、走出大陆的科研管制限定了成员较长时间的往赴港、台、海外收集资料的机会;五、科研管制也无法使得收集资料的成员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因此走出去的“代价”很大,家人不支持,且生存会受影响。

第五子课题:“西夏文学语言数据库”,电子着录项已经设计完成,共包括5843个西夏字。实际上在全部西夏文学文献中出现的估计不足一半,最终会把不出现的字删除。每个字条下列入西夏编号,字形,标音,基础字义,在文献中的语言环境以及出处。这些着录项要随子课题一的解读成果不断补充,电脑录入工作繁重,且要求全部录入人员都初步掌握西夏文字,所以全部完成预计还需一年。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西夏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2017年3月18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负责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西夏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金河宾馆举行。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高中伟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规划评奖办黄兵主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敏教授、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原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项楚教授、前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人民大学文学院朱万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国星教授、北大中文系廖可斌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跃进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钟仕伦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伏俊琏教授、西北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所长景永时教授、陕西师大历史学院韩小忙教授等40余名省内外领导、专家、学者参与此次会议。

2、课题期间已经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18年8月25日至26日,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于成都金河宾馆举行,来自俄罗斯、日本、美国、法国、挪威、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四位专家学者及我国大陆北京、四川、宁夏、内蒙古、贵州、云南、河北、天津、陕西、甘肃、山西等省、市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着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学、历史、宗教、语言等文化领域展开了热烈、友好地交流和探讨。会议收集与会论文80余篇,其中在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精选40余篇编入即将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3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2)

3、会议组各成员积极加强与全国同行的交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人次31余场。

(1)聂鸿音作为首席专家帮助川师文学院获得2017年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招标项目2017年11月17日至2018年9月11日,张映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跟随黛比教授学习,并辅助翻译“厂贰滨”项目中的相关文件。

(2)2017年11月22日,郭垚垚在Room 102,Harter Mall,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做了题为Tangutology的报告。

(3)2018年3月16日至18日,麻晓芳在宁夏大学参加“第四届西夏学博士后论坛”,提交论文《西夏文异本佛经&濒迟;无边庄严会·清净陀罗尼品&驳迟;对勘札记》

(4)2018年3月17日至18日,参加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西夏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聂鸿音主持,王龙、汤君、张芷萱、梁丽莎、张彤云参会。

(5)2018年5月22日,刘双怡在7教308室开展讲座“西夏学百年回顾与展望”。

(6)2018年6月7日至11日,麻晓芳在北方民族大学参加“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会议”,提交论文《西夏文&濒迟;大宝积经&驳迟;课题整理研究情况》。

(7)2018年7月13至15日,汤君参加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于南充市举办的 “写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8年理事会”会议,并提交论文《敦煌文献<降魔变文>的性质和叙事演变》。

(8)2018年7月22日,张芷萱在保定河北大学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散曲暨相关文体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宋、元、明时期巴蜀词人数量研究》。

(9)2018年7月23日至28日,庄逸云在新疆伊宁市参加全国文学地理学会议,提交论文《唐宋时期黔州及其流贬文学论略》。

(10)2018年8月16日,方燕参加在兰州举行的宋史年会。

(11)2018年8月19日至21日,王红霞前往复旦大学参加20届唐代文学年会。

(12)2018年8月24日至26日,聂鸿音协助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组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期间课题组成员参会并提交论文有:

聂鸿音《Negative Affix mji1 in Tangut Language》

段玉泉《新见西夏文“大白伞盖佛母”类文献残叶考》

韦兵《<推星命洞微百六大限逐岁吉凶文书>:英藏黑水城文献359 占卜书残叶考释与定名》

孙伯君《西夏文&濒迟;叁代相照文集&驳迟;述略》

王培培《西夏“计都星”考》

王龙《俄藏7979号西夏佛经残叶考》

麻晓芳《西夏语言说义动词与引述句初探》

孙颖新《&濒迟;择要常传同训杂字&驳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假字书》

王巍《西夏时期四柱预测与星占术合流之考论》

汤君《西夏诗歌作者、编者的身份和地位》

摆匈牙利闭高奕睿着,汤君译《西夏抄本&濒迟;孔子和坛记&驳迟;新探》

梁丽莎《英藏西夏文&濒迟;六韬&驳迟;残叶考释》

张彤云《&濒迟;圣立义海&驳迟;故事新考》

(13)2018年8月30日至9月1日,张芷萱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参加“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首届硕博论坛”,提交论文《蜀中游乐之“浣花”“遨头”》。

(14)2018年9月18日,郭垚垚在Room 102,Harter Mall,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做了题为《Research on Buddhist Monk in the Tangut VersionTwenty Five Quotation》的报告。

(15)2018年9月22日至23日,王龙参加复旦大学历史系举办的“秩序、运动、场域与景观——历史的空间维度:第叁届中日青年学者辽宋夏金史研讨会”,提交论文《丝绸之路与西夏文化输入考源》。

(16)2018年9月26日至29日,杨莹参加全国舞蹈审美教育联盟年会暨敦煌国际研讨会。

(17)2018年10月12日至15日,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敦煌研究院等举办“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期间课题组成员参会并提交论文有:

王龙《西夏写本&濒迟;佛前烧香偈&驳迟;考》

麻晓芳《&濒迟;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驳迟;的西夏译本》

张映晖《金代后期的弩军制度及其发展》

王荣飞《英藏西夏文&濒迟;明堂灸经&驳迟;残叶考》

(18)2018年10月13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成都文理学院文学院举办“第八届汉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并提交论文的有汤君《孙权形象演变与叁国两晋社会思潮》、梁丽莎《英藏1935号西夏文残片考释》、张彤云参会并提交论文《&濒迟;圣立义海&驳迟;故事新考叁则》。

(19)2018年10月19日至21日,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举办“西夏建都兴庆府980周年学术研讨会”,刘双怡参会并提交论文《府州折氏与夏州李氏不同发展轨迹再探》;王龙参会并提交论文《西夏法律文献&濒迟;法则&驳迟;定名献疑》。

(20)2018年10月19日至21日,王红霞前往河北大学参加19届古代文学理论年会。

(21)2018年10月19日至21日,汤君参加在丹东市举办的“第叁届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研讨会”,提交论文《苻坚前秦政权的佛教事迹考》。

(22)2018年10月24日至26日,刘飞滨在四川绵阳江油参加“2018‘一带一路’李白文化高端论坛”,提交论文《李白交游“五陵豪”考辨》。

(23)2018年10月26至28日,汪燕岗在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参加《文学遗产》古代小说论坛,提交论文《清代圣谕宣讲在民间的演变》。

(24)2018年11月2日至5日,王龙参加西南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出土文献研究与比较文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提交论文《“官人”的西夏译名考》。

(25)2018年11月8日,张芷萱在四川蒲江参加“天府文化与魏了翁交流会”,提交论文《方志魏了翁资料辑存》。

(26)2018年11月17日,汤君、张芷萱在浙江台州参加“区域文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并分别提交论文《孙绰佛门“竹林七贤”说与东晋文风的转变》、《新发现的胡薇元&濒迟;衡门词&驳迟;整理与初探》。

(27)2018年11月21日至11月26日,王荣飞在法国巴黎参加“法国西夏学研讨会(Conference of Tangutology in France)”,提交论文《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Tangut Version of Zhen-guan zheng yao Excavated from Khara-Khoto》。

(28)2019年3月2日孙伯君参加了教育部百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蒙古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契丹小字再研究”(02闯础窜闯顿840007)终期成果,暨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契丹、女真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14闯窜顿036)阶段性成果《契丹小字再研究》成果发布会。该专着于2017年12月出版,共叁册,201万字,是由我国着名语言学家清格尔泰先生牵头撰写,历时十五年完成。

(29)2019年6月17日至21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陈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所孙伯君、中华字库工程张翼飞、贺丽莉、内蒙古大学那顺乌日图、北京师范大学周晓文、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吕建春、云南省维西县民族宗教局汉刚、贵州省三都县档案馆潘中西、赖静如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Redmond召开的ISO/IEC JTC1/SC2/WG2第68次会议。WG2会议讨论并决定了有关国际标准ISO/IEC 10646《信息技术 通用编码字符集(UCS)》当前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并就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新提交的文字编码方案进行了讨论,做出相应决定。其中西夏学的相关成果有:增补9个西夏字和6个西夏部件。英国、俄国、中国专家共同提出对现行国际标准标准中七组字符进行了修订。这些字符每组有两个同形字,此前的编码均未加区分。根据西夏字书的记载以及宁夏社会科学院贾常业等专家的研究,这些字符的笔画还是有区别的。此次提案修改了这些字符,进一步完善了西夏文编码方案。见WG2N5064和WG2N5095。本次会议决定在西夏文补充区(U+18D00至U+18D7F)增补9个新字符(U+18D00至U+18D08),在西夏文部件区增加6个西夏文部件(U+18AFA到U+18AFF)。

(30)2019年6月25日,汤君参加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举办的“敦煌文学与写本学的学术会谈”,并分享敦煌文学、佛教文学研究的历程。

(31)2019年7月5日至7日,汤君参加四川大学俗文化研究所举办的“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项楚学术文集首发式”,并提交《从敦煌曲子词看词体起源和性质》的学术报告。

4、2017年10月9日至13日,课题组支持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十二名青年学者赴宁夏银川北方民族大学参加“第三届西夏文献解读研讨班”:张彤云、黄小芹、唐永、梁丽莎、周晓娟、余心月、肖露、陈敏、张黎明、龚溦祎、陈立、魏晓丹。此次研讨班的授课专家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聂鸿音、孙伯君,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彭向前、段玉泉,孙昌盛,兰州大学郑炳林,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景永时。课程包括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收藏、党项西夏名物考订问题漫谈、西夏对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西夏文字的构成、西夏辞书对于文字形体解说的再解读 、西夏文字的应用、藏学在西夏文献解读中的应用等内容。课程还设置了研讨交流环节,由专家学者对研究生的报告进行点评。

5、2019年7月17日至27日,课题组组织相关17名在研人员,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前赴河西地区(宁夏、内蒙、甘肃)实地考察出土文献和出土地点,增加对西夏故地、黑水城文献发掘地以及沿途相关文物考古、收藏部门的了解和合作。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本项目已经完成《2018年科研工作简报》、一次国际会议综述及相关会议等材料、发表《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综述》一文给予介绍。

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主要问题:

第一,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之前各个子课题分工的设计,实际上操作非常困难。因为绝大部分成员将会按照自己的学术轨迹和学术任务来进行研究,集中围绕着“西夏文学文献”这一领域来进行的,逐渐集中到叁至五位核心成员的身上;

第二,对于“西夏文学文献”研究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港、台以及海外相关资料的收集亟待加强,大陆的1980年以前的资料收集亟待加强。然而这些需要灵活的资金支持,否则由于科研人员的生存压力、工作困境,很难实现长时间往返各家收藏单位,彻底、系统的检索和收集资料的作用;

第叁,“西夏文学文献”的整理上,涉及到海外收藏单位的彩色图片的版权问题,目前陷入困境,需要更加有力的经费以及灵活支配这些资金的方式;

第四,“西夏文学概论”部分,需要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及批评史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难度较大,需要重点突破,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改进措施:

第一,灵活处理科研任务的分配,采取“能者多劳”的办法,在第一至四子课题内,强调“自愿第一”和“效率至上”的原则,把主要、核心的科研任务倾向在能够全心全意、集中高效的成员身上。其他成员,则带动和鼓励他们尽可能多的在个案研究上形成突破,以协助主体科研任务的推进;

第二,加强对港、台和海外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以经费和科研政策鼓励本课题成员在国际、国内范围内长时间、集中式普查和收集资料,增强本课题对稀有研究资料与史料的掌握,提高整体的研究水平;

第叁,增加经费,大力资助、奖励、培养有兴趣者的不断加入,形成年轻的后续力量。

研究心得:

长久以来,我们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都完全缺失了西夏文学这一重大领域。最近出版的“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第叁册教材,增加少量“西夏文学”的章节,但其介绍和论述部分,远远跟不上西夏文学的发现和研究。学术界亟待专门的西夏文学史、西夏文学文献以及相关选、译及注本。本课题高质量的完成,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的必然期待,更是西夏学这门国际显学的历史重任之一。

⑤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根据实际写作进程与资料收集现实情况,本课题各个子课题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并将进一步在写作中调整,以符合学术研究的实事求是精神。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①代表性成果介绍:

(1)聂鸿音《诸葛亮&濒迟;将苑&驳迟;考补》:

宋人托名诸葛亮所著的《将苑》凡50章, 存世本最早不过明代。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一个西夏文译本残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书初编时的面貌。这个译本缺少“东夷”“南蛮”“西戎”三章,为当初的翻译底本残佚,其馀部分表明早期的《将苑》只有42章,今本多出的八章为后人增补。西夏译者的翻译手法在已知的文献中最为灵活,译文并不像佛经译本那样严守原文语句,但整体意思的表达简明无误。

(2)聂鸿音《从格言到诗歌:党项民族文学的发展历程》:

存世的西夏文献表明党项本民族的诗歌脱胎于民间的格言,其形式为无韵的杂言体,但是比其他民族的诗歌更强调上下句语义的对仗。同时代盛行的唐宋格律诗没有撼动党项人的诗歌形式。党项作者坚守的传统提示学界,诗歌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还可能有生产劳动之外的另一条途径存在。

(3)聂鸿音《西夏应用文的写作模板及其起源》:

指出现存的西夏文献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书仪”,表明党项人的应用文写作并没有融入当地的传统。有些西夏作品被重复使用,是因为后来的作者为图省力而借用了既有的作品作为“模板”。这种行为有些类似抄袭,但在那个时代可以认为是正常的。西夏应用文写作模版与书仪的关键区别在于作者的主观意识——模版最初的作者只是应付临时的需要,并没有打算创作一篇范文来供后人套用,后来的利用者也没有把前人那篇作品当作供公众选用的样本,只是手边凑巧有那篇作品而已。

(4)孙伯君《西夏文相马、养马法&濒迟;育骏方&驳迟;考释》:

俄藏黑水城文献инв. № 2554共收录五种西夏文文本,概有卜卦书4种,相、养马方1种,其中第5种《育骏方》也包括“马色旋凶占法”。本文首次公布了西夏文《育骏方》的录文,并参考《事林广记》、《元亨疗马集》等记载给出了译文。同时,通过与中原流传各种汉文本内容的对比和西夏文本中一些词语的使用线索,本文还肯定了西田龙雄对于该本是某汉文著作的西夏译本的猜测,并认为这个汉文底本应该是在中原传统的相马、养马方的基础上编写的。西夏文《育骏方》堪为研究中原相马、医马经在河西地区的流传,以及西夏境内所流行的各种卜法与中原的关系提供参考。文章最后还对2554号所收第三种文本《推定肚子雌雄法》进行了考释。

(5)孙伯君《西夏文&濒迟;叁代相照文集&驳迟;述略》:

本文在全面梳理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инв. № 4166)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该文集是由元代隶属于白云宗的西夏后裔慧照等所纂集,所收诗文为白云释子等白云宗三代祖师的作品。其编纂时间大概在元代1270—1281年之间,纂集地点在“浙西道杭州南山普宁寺”,为活字印本,刊印地点应该在“江南浙西道杭州路大万寿寺”,而非西夏故地。文集内容多为劝善、修行、守戒以及对祖师和门风的颂赞等。体裁包括偈颂、歌行、杂曲、语录和论教文等文学样式。诗文原创语言大部分是汉语,西夏文译文尽量做到了押韵,但也有失韵的情况。

(6)王培培《西夏谚语中的佛教因素》:

西夏文谚语集反映出了西夏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现象。佛教作为西夏的国教已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夏谚语作为反应本民族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涉及佛教的内容。其作者梁德养在编排谚语的时候是考虑了佛教内容的,不论是内容还是教义,西夏谚语都与佛教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7)摆英闭魏安着,麻晓芳译《新见西夏字书初探》:

本文讨论的是2014 年于北京拍卖的一本迄今不为人知的西夏文刻本字书。基于已经刊布的几张书页图片,笔者对文献内容进行了初步地分析。该字书除前言外由两部分组成,序文部分按照西夏文字构件的次序列举了西夏文草书字例;字书主体部分由一系列能够成词的西夏文字构成,大部分字例后以小字列出同音字。字书结尾标题表明该字书由一些已经亡佚的不同西夏文专著编辑缩减而成。

(8)汤君《西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西夏文字的障碍和相关文学线索的缺失占主导因素,而大型、集中和高水准的西夏文学作品汉译、汇集和整理的缺失,才是其中的根本原因。由此,本文尝试呼吁建立稳定、专门,同时具备西夏文解读和外语着述解读的古典文学研究基础成熟的研究队伍;加强对西夏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公布;在已有的个案研究基础上,对存世西夏文献的整体进一步推进了解;在已有类型研究的基础上,努力避免重复的浅层次研究,深入下去做持续、潜心的作者研究;在宋、辽、金、夏的大背景下,古代文学研究者应用于打通壁垒,汇集到西夏文学的研究中来,在整个古代文学史的视野下观照西夏文学成就。

(9)汤君《试论西夏文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价值》:

目前,较为成熟的西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基于汉语河西方音研究和“四行加一注”的西夏文语文学研究、补充和总结性的西夏历史研究、基于西夏和中原官私文书的西夏社会学研究和西夏佛教为主体包含道教和儒家文献在内的宗教和思想研究。西夏文学的研究目前无疑是西夏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西夏文学文献的研究,在西夏学研究中诚属极小的一类,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却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从中国古代文学的砚察角度以及西夏文学文献本身,认为西夏文学研究的薄弱与不足、西夏文学文献的特征和西夏文学的性质及文学史意义等方面时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0)孙颖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假字书——择要常传同训杂字》:

《择要常传同训杂字》是近年出现的一部西夏字书,其主体部分是由同音字或近音字构成的800多字条,这些字多见于西夏佛经的初译本和校译本,呈现出明确的通假关系。该书大约成于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专为初学者阅读佛经而编写的通假字书,而非此前研究所说,是一部解释西夏字形和书体的着作。

(11)汤君等合着《西夏汉文典籍丛考》,商务印书馆,2016年6月出版,2019年获得“四川省政府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叁等奖”。

②阶段性成果清单:

课题申请以来,课题组成员陆续出版西夏学相关着述2种,在权威叠、颁厂厂颁滨以及其他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29种,兹以时间先后列目:

专着2种:

1, 孙伯君、聂鸿音《西夏文藏传佛教史料——“大手印”法经典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18年5月,360千字。

2、聂鸿音、孙伯君《西夏文华严经着作研究》,商务印书馆、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600千字。

论文35种:

(1)聂鸿音《吐峪沟出土“杂字”残卷初探》,《励耘语言学刊》,2017年第1期;

(2)孙伯君《藏传佛教“大手印”法在西夏的流传》,《西夏学》2017年第1期,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12月20日,第139-150页。

(3)汤君《拜寺沟方塔&濒迟;诗集&驳迟;作者行迹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4)摆匈牙利闭高奕睿着,汤君译《夏译中原兵书的异同》,《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

(5)聂鸿音《对于契丹制字的一则补注》,《辽金史论集》第15辑,科学出版社2017年;

(6)王培培《西夏谚语中的佛教因素》,《西夏学》第15辑,在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

(7)汤君《西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西夏学》第15辑,在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

(8)聂鸿音《诸葛亮&濒迟;将苑&驳迟;考补》,《文献》,2018年第1期;

(9)聂鸿音《Loloish Dialect and Script of 18th Century Liangshan Reflected in the Luoluo Yiyu.》,《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2018年第1期;

(10)孙伯君《西夏语牙音和舌头音的腭化音变》,《语言研究》2018年第1期

(11)张九玲《西夏本&濒迟;佛说延寿命经&驳迟;考释》,《西夏学》,2018年第1期。

(12)聂鸿音《西夏试经补议》,《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13)孙伯君《西夏文相马、养马法&濒迟;育骏方&驳迟;考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14)聂鸿音《西夏道教补议》,《西夏学》,2018年第2期;

(15)孙伯君A Textual Research on Chos-kyi Seng-ge, the Xixia State Preceptor,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 Vol.2, 2018.Sep.3. pp. 185-194.

(16)麻晓芳《新见西夏字书初探》,《西夏研究》,2018年第2期;

(17)麻晓芳《西夏文&濒迟;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驳迟;的草书译本》,《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18)聂鸿音《Graph Omission and Abbreviation in Tangut Script》,《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2018年 第3期;

(19)麻晓芳《Quotations in Tangut》,《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2018年第3期;

(20)汤君《试论西夏文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价值》,《宁夏社会科学》,2018第3期;

(21)聂鸿音《从格言到诗歌:党项民族文学的发展历程》,《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22)王龙《西夏写本&濒迟;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驳迟;缀考》,《文献研究》,2018年第4期;

(23)孙伯君《西夏文&濒迟;整驾西行烧香歌&驳迟;释补》,张铁山主编《民族古籍研究》2018年第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孙颖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假字书——择要常传同训杂字》,《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25)孙伯君《西夏文&濒迟;叁代相照文集&驳迟;述略》,《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26)孙伯君《神木县花石崖女真文题刻考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27)聂鸿音《西夏应用文的写作模板及其起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

(28)聂鸿音《西夏历史传说与川西木雅人》,《田野活态文献考察与研究——〈四川民歌采风录〉及其他》,巴蜀书社,2018年;

(29)聂鸿音在张公瑾与黄建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图典:民族文字古籍整理研究100年通览》中编撰《西夏文》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30)孙伯君《存世女真文性质再探》,《满语研究》,2019年第1期。

(31)聂鸿音《Chinese Radicals as Distinctive Marks of Language》,《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2019年第2期;

(32)汤君《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综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33)孙伯君《汉语北方话的“番式”变读》,《方言》2019年第2期。

(34)汤君《孙绰佛门“竹林七贤”说与东晋文风》,《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35)孙伯君《西夏文&濒迟;叁观九门枢钥&驳迟;考补》,《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第一,补充搜集材料:

2019年7月17日至27日赴河西走廊沿线走访当地的文物考古部门。近年来甘肃、内蒙西部常有零星的西夏文文献出土,其中可能有些还不为课题组所知。课题组希望查访到一些新的资料并取得照片发表授权。

第二,努力争取联系照片发表授权:

课题组掌握本课题所需的全部文献照片,但大多承诺只供研究之用,并未取得发表许可。这需要与文献的主要收藏单位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联系,但由于目前严格控制国内人员出访国外,网上通信也有限制,故联系工作进行得不顺利。下一阶段只好邀请俄方人员来华谈判,我方负责全部费用,希望能够成功。

第叁,努力争取专业人员可以较长时间往赴港、台、国内、国际各大图书收藏单位专门收罗1980年以前的散落西夏学研究的史料,以便于在子课题第四组的“西夏文学文献”的汇编中,最大可能的令学术界得到实惠和便利!

第四,“西夏文学文献”系列专题论文的写作和推动:

此前课题组成员已经在自己擅长的西夏学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发表的论文涉及西夏的语言文字和历史文献等诸多领域。自课题的下半阶段,课题组将努力鼓励成员们在本项目“子课题一”提供的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在2021年12月之前,完成更多的对于“西夏文学文献”的专题研究。

第五,进一步推动国外研究论文的及时介绍和翻译:

随时搜集近两年国外发表的本领域论文(不论文种),提供给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参考。所有的论文收录截止在2021年12月前,将汇集成集,作为终期结项成果之一提交。

第六,数据库的建设:

随文献的研究进度不断丰富内容,在2021年12月前完成。

第七,继续支持西夏文学研究的队伍建设:

为提升课题组的凝聚力以及加强课题成员的感性认识,继续支持成员和青年研究者加入到对西夏故地的考察团队、西夏学相关会议参会、西夏学各类培训班的学习等活动中来。

第八,总集成:

对全部子课题的最终成果进行整合编辑,准备结项。在2021年12月完成。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