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史及其文化影响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9年12月13日15:08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史及其文化影响研究》于2017年11月获批以后,2018年3月17日举行了开题研讨会,随即按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总体执行情况良好。

(1)在理论研究方面。课题组对国内外对于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的文献进行普查,对其中的重要文献悉心研读。同时选择若干有关教育史、文化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进行研读,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本课题研究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目前已被《中国图书馆学报》录用的3篇论文《中外图书馆学教育史比较研究:问题、方法与使命》、《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历史分期研究》和《沉祖荣沉宝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是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2)在史料收集方面。课题组对相关图书情报教育机构教育活动原始档案和文献资料的获取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在各种专业期刊、报纸、书籍、网络等各种媒体上登载的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的资料,集中搜集工作已基本完成,对相关原始档案的收集正在进行之中。在资料收集基础上,已编写完成《中国百年图书馆学教育大事记》。

(3)在理论研究和史料搜集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讨论、反复修改,拟定了最终成果专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史》(上下卷)框架大纲。

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1:率先开展实质性研究,研究集中于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史的历史分期、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范式等方面,为其他子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成果《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历史分期研究》、《中外图书馆学教育史比较研究:问题、方法与使命》2篇论文已被《中国图书馆学报》录用。

子课题2:开展对民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的研究,已整理并发表《民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编年》。为纪念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教育机构——文华图专创建百年,课题组撰写了论文《沉祖荣沉宝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并已被《中国图书馆学报》录用。

子课题3:对1950-1977年图书馆学教育的研究,已完成《新中国十七年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反思》、《1949-1966年图书馆学业余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2篇论文的撰写,待修改发表。

子课题4:对1978年以来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研究。配合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课题组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进行研究以及对这一时期图书馆学人物与教育思想的研究,撰写了5篇论文并已公开发表。(见下面“代表性成果介绍”)。

子课题5:对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研究成果有论文1篇《按照“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培养本科生的需求现状——来自本科生的调查分析》。对百年图书馆学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的分析和总结,将在后一阶段进行。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走访了有关专家,咨询对课题的意见和建议

2017年12月到2018年2月,课题首席专家走访与咨询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从事图书馆学教育数十年的资深教授彭斐章、谢灼华等教授,2018年7月到11月,走访和咨询了中山大学程焕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向他们介绍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计划,就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向他们请教。

(2)召开了开题论证和专家咨询会

2018年3月17日上午,学院和课题组召开了该课题的开题论证和专家咨询会。

与会专家有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教授、北京大学刘兹恒教授、首都图书馆倪晓建教授、南开大学柯平教授、中山大学张靖教授、安徽大学李财富教授,以及武汉大学的陈传夫教授、方卿教授、周耀林教授、黄如花教授等。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框架、各子课题内容的设计、从哪些角度研究百年图书馆学教育史的“文化影响”问题、史料收集问题、图书馆学教育人物选择问题、图书馆学教育与情报学教育的关系问题等,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3)举办了两次课题研讨会

2018年3月17日下午和18日上午,课题组举行第一次课题研讨会。参加上午开题会的各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围绕专家咨询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重点讨论了资料搜集问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形式和内容、阶段性成果的完成时间、各自的研究任务等问题。4月21日,没有参加开题研讨会的课题组外地成员在武汉大学开会,仍然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研讨,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

2018年12月7-8日,课题组召开第二次课题研讨会。与会人员包括课题组在武汉的全体成员和部分外地成员。研讨会总结了2018年课题研究的进展,重点是讨论最终成果专着的框架。课题组成员对框架大纲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修改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确定了基本框架,各章具体内容设计再由撰稿人与首席专家讨论酌定。

(4)启动了史料搜集整理工作

2018年3月开题以后,即启动了史料搜集工作。史料搜集是本课题研究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史料搜集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具体是:①由于每位成员的研究都需要史料,但又难以做到每个人都去各地查资料,于是课题组决定统一组织史料搜集工作,由分布在各学校和地区的课题组成员分头搜集本单位和本地区的相关资料。确定了史料搜集的主要途径是到各校档案馆查找原始文献、档案,以及找各学院负责教学或学科建设方面的档案,并计划到2019年底完成大部分史料搜集工作。②对已公开的文献资料,采用集中查找的办法,由研究生组成的资料搜集小组,搜集1949年以后,在各种专业期刊、报纸、书籍中的篇章、网络等各种媒体上登载的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的资料,包括院系历史、介绍或记述这些院系的发展历程、周年志庆、教学科研活动,以及对于这些院系的新闻报道等方面内容的文章、资料。目前集中查找资料的工作已经完成。课题组建了一个以分享信息、交流切磋为目的蚕蚕群,所有收集的资料都上传到群里供课题组成员参考利用。

(5)启动并已编写完成《中国百年图书馆学教育大事记》

在史料收集的同时,开始编写《中国百年图书馆学教育大事记》。《大事记》先按四个部分分头编写:民国时期、1949-1977、1978-1999、2000以后。目前,各部分已经编写完成并已合成。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目前已公开发表了8篇学术论文。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史料搜集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历经百年,史料浩繁,有的已形成文字资料,记载在各类文献中,有的则没有形成文字,需要当事人回忆、口述,有的还是各图书情报教育机构的工作文件或档案资料,特别是1949年以后的资料,由于各教学单位的办学规模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计划、招生就业数据等等,都不是通过文献检索就能获得资料的。因此,史料搜集将是本课题研究最大的难点,而在档案馆查找资料,档案馆一般不允许拍照,有点甚至不允许复印,这也给史料搜集工作增加了难度。另外,口述资料也是目前史料收集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将进一步加强史料搜集工作。计划2019年下半年派出课题组成员,分两路前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不同时期兴办图书馆学教育的重要机构走访和查找相关档案,并对这些机构兴办图书馆学教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进行访谈,搜集相关口述资料。

通过一年半时间的课题研究,深感该课题研究意义重大,但难度也很大。最感困难之处就是史料搜集,超过原来的预料。但课题组仍然有信心,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做好史料搜集工作。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1、代表性成果介绍

(1)论文《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历史分期研究》。论文认为,中国百年图书馆学教育,应该而且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分期的依据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对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历史本身的特殊性;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对图书馆学教育产生的影响;图书馆学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图书馆学教育目标。以此为依据,论文将百年图书馆学教育分为:①发轫期(1920年-1941年7月);②成长期(1941年8月-1950年1月);③转型期(1950年2月-1966年4月);④停滞期(1966年5月-1976年);⑤恢复发展时期(1977年-1992年9月);⑥突破变革时期(1992年10月-)。科学合理地对百年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阶段进行划分,不仅有助于图书馆学教育史的研究,更有助于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的把握与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过去,总结经验,面向未来。

(2)论文《中外图书馆学教育史比较研究:问题、方法与使命》。论文借鉴比较教育学等学科理论,对中外图书馆学教育史比较研究的问题、方法与使命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在研究对象与问题方面,需要丰富比较国家选取的多样性,拓展比较的范畴和问题域,从现实困境中寻找研究课题,强化图书馆学教育史的比较研究,关注中外图书馆学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关涉“人”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与资料方面,除通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外,亟待新方法的采用,注重借鉴其他比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加强社会与文化层面的考察,以及对于档案等原始资料和一手数据的使用。在研究取向和使命上,其主要使命在于探索图书馆学教育中外融合的路径,要坚持本土关照的研究取向,将反思与“互鉴”贯穿其中,创新和丰富研究模式,从经验借鉴走向理论生成。论文为探寻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未来走向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促进学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完善比较图书馆学的理论与方法,丰富图书馆学理论体系。

(3)论文《沉祖荣沉宝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沉祖荣沉宝环父子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教育先驱,他们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该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沉祖荣沉宝环的着述、原始档案,以及相关的报纸、传记、评论、访谈等史料的分析,并借鉴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对他们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借鉴和启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文章认为,沉氏父子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主张国家要大力发展图书馆学教育事业、图书馆学教育要本土化、图书馆学教育是通才教育、图书馆学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要采用多种方法教学,图书馆学教育要与时俱进,要注重培养图书馆职业精神等。这些思想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和科学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体系。沉祖荣沉宝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它能激励学生坚定对图书馆事业的信念,推动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并为当今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4)论文《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述评》。论文通过检索国外数据库和网络文献,筛选出相关主题的核心文献进行研读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纪念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创建100周年的研究文献为重点,对80年代前后美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论文认为,国外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体现了明显的“今史观”,通过回顾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思考当今图书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在研究中比较重视对史料、史实的搜集和运用;同时主张“大教育史”观,将各种形式的图书馆学教育纳入图书馆学教育史的研究范围。论文对了解和掌握国外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关注的问题,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5)论文《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述评》。论文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全国报刊索引、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瀚文民国书库”以及读秀学术搜索查找相关文献,并通过武汉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查找相关的纸质文献,对民国以来不同时期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简要述评。作者认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要坚持“今史观”,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然后用历史的视野和维度、史学的思维和方法研究现实问题;要重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要致力于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的科学化,探索建立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范式。论文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概貌。

(6)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前瞻》。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经历了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与发展。该文运用文献调研、网络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制度变迁的标志性事件为线索,回顾并梳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图书馆学教育政策、教育机构、学科归属、教育体系多方面的教育制度演变历史与发展态势,总结上述各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特点与趋势。在把握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对当前图书馆学教育制度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7)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层次图书馆学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文章梳理和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体系从初步建立到完善健全的过程。作者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认为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迅速发展,形成了多层次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经历了1978年至80年代的初步建立时期、90年代向高层次发展时期和进入21世纪以后的进一步完善时期。目前,这一教育体系已逐步走向本科教育稳中趋降,研究生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博士生教育平稳发展的格局。而这一教育体系是与当前社会信息化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

(8)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模式与内容的变革》。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带来图书馆学教育的深刻变革。文章梳理了和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认为深化改革需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要坚持“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要进一步强化图书馆学教育与实践的联系。文章对深化图书馆学教育模式和内容改革的思考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9)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材调查与分析》。教材建设是促进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该文从教材出版阶段、教材主题、着者、教材质量、出版机构、教材用户等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学教材的特征,以期厘清我国图书馆学教材建设历史沿革,分析教材建设现状,探索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文章为新时期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专业教材建设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

(10)论文《彭斐章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研究》。彭斐章是我国着名的图书馆学教育家,他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来源于文华图专时期所受的教育、留苏时期所受的教育和国内图书馆学教育实践活动。他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他的图书馆学教育地位观、学科建设观、人才观、质量观、知行观、师德观。彭斐章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实践性,丰富了图书馆学教育理论,为决策层制定图书馆学教育政策提供了依据,推动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图书馆学教育面临重要变革的历史时刻,系统梳理和总结彭斐章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对于赓续与弘扬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丰富和发展图书馆学教育的理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和创新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1)论文《按照“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培养本科生的需求现状——来自本科生的调查分析》。为了解“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本科生对按照“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本科生的态度,文章通过网络向全国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发现:调查对象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都比较低;认为有必要设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本科专业;认为自己有能力学好新专业;认为新专业能增加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认为新专业有利于提高社会认可度。文章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继续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产生的文化背景

、百年图书馆学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促进等进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这一内容的研究将一直持续到课题结束。

2、2019.9-2020.4 课题组将安排4名成员,分两路前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不同时期兴办图书馆学教育的重要机构走访和查找相关档案,并对这些机构兴办图书馆学教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进行访谈,搜集相关口述资料。与此同时,将在武汉大学、湖北省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查找相关档案资料,并对武汉大学多位老教授进行访谈,搜集口述资料。

3、2020年10月,在武汉大学举办一次“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邀请校内外图书馆学教育专家学者25人左右,就课题研究中涉及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的若干重要历史问题进行研讨,课题组咨询有关问题。

4、2021年6月,课题组举行研讨会,讨论最终成果初稿。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