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冯蒸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7年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北京方言形成的历史音韵层次研究”于2017年11月15日获批立项,本项目计划完成周期为五年(2017.11.15-2022.11.15)。迄今(2019年7月1日)为止,项目研究已经进行了约1年8个月的时间,各项研究工作基本上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现将已经进行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题论证会。
2018年4月15日上午,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冯蒸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北京方言形成的历史音韵层次研究”开题论证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举行。开题评议专家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江蓝生研究员、麦耘研究员、孟蓬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黄行研究员、孙伯君研究员组成。
徐志宏同志在致辞中向莅临的各位专家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近一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冯蒸教授获得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表示祝贺。同时肯定了该项目的重要意义,希望项目团队能够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开题论证由专家组组长江蓝生研究员主持,首席专家冯蒸教授汇报了项目的学术意义、前期准备、研究思路、内容设计以及预期目标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北京方言形成的历史音韵层次研究”这一选题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项目研究计划进度合理,前期准备充分,并对项目执行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研究目标、定位和重点等指明了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张维佳教授、周一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劲松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汪大昌副教授、河北大学文学院吴菲博士等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二)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根据本项目研究所设定的任务,课题组首席专家及成员共为项目设计了五个子课题。子课题与总课题之间、五个子课题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五个子课题的名称和任务如下(按照语料的时间顺序排列):
子课题一:辽金时期北京话音系的构拟(沉钟伟教授负责)
子课题二:元代北京话音系的构拟(郑张尚芳教授负责)
子课题叁:明代北京话音系的构拟(麦耘教授负责)
子课题四:清代北京话音系的构拟(张维佳教授负责)
子课题五:从辽至今北京话音系的历时演变及其与北京移民史的关系(周一民教授负责)
从这五个子课题的名称不难看出,前四个子课题是历代的断代音系研究,从辽至清,分别是:辽代北京话音系、金代北京话音系、元代北京话音系、明代北京话音系、清代北京话音系。最后一个子课题是在此基础上,把前五个断代音系用一个统一的音韵标准贯穿起来做历时研究。同时分别考察各期的北京话音系所受异族语言和移民方言的影响。至于辽代以前的北京地区的语言情况,由于语料甚少,而且多在中古以前,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认为尚不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子课题,我们暂时把它并在元代北京话音系构拟组,由精通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和现代音的郑张尚芳先生逐一仔细审查相关语料后提出初步意见,然后全组讨论加以确认。最终目的是建立科学的北京话语音史。
目前,除了子课题二以外,其他四个子课题正按照既定目标有条不紊的进行,但由于一些外在情况的变化,导致某些课题在执行过程中有所改变,详见后文的说明。
1.子课题一:辽金时期北京话音系的构拟(沉钟伟教授负责)。已经基本上把全世界现存的所有辽代和金代的契丹文和女真文资料搜集到三分之二,剩余部分正抓紧进行。
2.子课题二:元代北京话音系的构拟(郑张尚芳教授负责)。元代的音韵资料以八思巴字、《蒙古字韵》和《中原音韵》为主。郑张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已经搜集了大部分的资料,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但是不幸的是郑张先生在2018年5月19日病故,后续工作暂时由首席专家冯蒸先生承担。
3.子课题叁:明代北京话音系的构拟(麦耘教授负责)。该课题原定由麦耘先生担任子课题负责人,麦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员,由于还承担别的课题,又是《方言》杂志的主编,工作繁忙,与首席专家商定只兼任做些工作,主要是专业指导。目前该组主要由若干年轻的学者按照既定方针进行。新的子课题负责人选正在物色过程中,目前该组亦主要由首席专家冯蒸先生兼任负责。
4.子课题四:清代北京话音系的构拟(张维佳教授负责)和子课题五:从辽至今北京话音系的历时演变及其与北京移民史的关系(周一民教授负责)都按照既定计划进行。
(叁)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情况。
首席专家冯蒸在这1年8个月的时间内,共进行了5次学术访问与讲座,一次小型的网上学术研讨会。5次学术访问与讲座,是国外、境外各一次,国内叁次。现分述如下:
1.2018年11月25日——12月5日赴台湾东海大学、静宜大学、台湾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参加了“龙宇纯学术学术研讨会”,搜集与本课题相关资料,做了4场学术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
(1)《红楼梦》与北京方言(2场)
(2)对于汉语中古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3)对于普通话声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2019年3月20-28日到泰国孔敬大学和孔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做了两个学术报告:
(1)论普通话的学习
(2)对于普通话声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3.2019年4月13-14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青岛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纪念黄廖本《现代汉语》出版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大学隆重召开。冯蒸教授应邀在会上宣读了与北京话语音密切相关的论文《对于黄廖本〈现代汉语〉(第六版)语音部分的两个问题 》,受到了与会学者的重视,并已经决定收入会议论文集出版。
4.2019年3月19日至3月21日赴华中科技大学文学院做学术交流,做了2场学术报告:
(1)汉语中古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汉语音韵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5.2019年3月29-31日参加了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主办第七届“音韵与方言青年学者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音韵与方言研究的新材料与新方法探索”,冯蒸教授应邀在会上做了《切韵韵母表排列法研究兼论构拟主要元音的五个途径》的主题报告。
(四)课题组研讨会。
2018年2月,五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就北京话的形成机制做了网上讨论和交流。虽然最终意见尚未统一,但是认识上进一步形成了诸多共识。主要结论是:多数学者认为要想彻底解决北京话的形成原因和机制,需综合谱系树、波浪说、层次理论和演变续断说,并根据汉语方言音韵史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提出一种更加贴近汉语和汉语社会发展真实情况的方言历史关系模型。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项目在开展不久,第二子课题负责人郑张尚芳教授不幸病故,享年84岁。郑张先生是享誉国际的着名语言学家、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语音研究专家。长期以来,他从事汉语方言、古音、汉藏语言比较研究,他所建立的上古音体系,被海内外汉藏语学界认同。他也因此成为国内语言学界古音韵研究的权威。郑张先生的逝世,不但是中国语言学界的损失,更是本课题组的重大损失。先生博学多识,对本课题组的工作关怀备至,所有事情都亲自动手,亲自过问,当资料搜集已经有相当眉目时,先生却离我们而去,令我万分悲痛。目前,寻找能够填补郑张先生的人选仍然在考虑之中,其工作暂时由课题组负责人冯蒸先生兼任。
二、研究成果情况
本课题相关阶段性成果如下:
(一)论文
1.《叶嘉莹吟诵理论新探》,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49-55页。(核心刊物)(冯蒸)
内容介绍:叶嘉莹先生的吟诵调是普通话吟诵,涉及到北京话语音的诸多问题,本文对此加以论述。
2. 《考晋语“□t?hia”本字为“生”》,载《语言研究》2018年2期。(CSSCI)(冯蒸 马冬梅)
内容介绍:本文是对晋语一个本字的考证。历史上的晋语与北京话有密切关系,操晋语的大同与北京同属于所谓“幽云十六州”(辽代的幽州即今北京,云州即今大同),晋语与北京话的诸多相似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探讨北京话的形成来源甚有启发性。
3.《老北京话里的俏皮话儿》,载《汉字文化》2018年第11期。(冯蒸 第二作者)
4.《北京方言与北京民俗》,载《北京民俗论丛》第六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11页。(冯蒸 第二作者)
内容介绍:以上二文研究的是清代以来老北京话(以《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反映北京话的历史小说中的语言为代表)的俗语和俏皮话,着重探讨了老北京话俗语的来源和演变。
(二)专书
1.《余音回响:老北京俗语民谣述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第一版,334页。(20万字)(冯蒸着)
内容介绍:本书是目前所问世的首部对于老北京话俗语和民谣的历史与现状描写与研究的专书。
2.《汉语中古音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9.(已付印,即将出版)(60万字)(冯蒸着)
内容介绍:本书收入了迄今为止冯蒸教授研究汉语中古音的论文23篇和译文6篇。我们认为汉语中古音(隋唐以来)是北京话历史的形成源头。根据我们目前的认识,我们认为北京话的形成上限与上古音没有直接关系,仅与中古音有关系。作者对汉语中古音的看法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所论均直接或者间接与北京话的形成历史有关。这是研究北京话形成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中古音专论集。
3.《尔雅音图音注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9,(已付印,即将出版)(50万字)(冯蒸着)
内容介绍:《尔雅音图》音注反映的一种宋初的北方官话音,本书是作者多年对于该书音注研究的一个结集,共收入25篇相关论文。我们计划把该音系与沉钟伟教授根据辽金时期反映北京地区音韵资料所构拟的辽金北京话音系相比较,看一下宋辽金时期北方官话音与北京音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对课题组的专题研究有重要启发意义。
4.《北京话研究文献目录(1911--2018)》(稿),20万字。冯蒸主编,尚需进一步补充完善。
内容介绍:迄今为止,全世界尚没有一部对于北京话的研究文献目录。这对于研究北京话的形成历史十分不利。有鉴于此,从本课题一立项,冯蒸教授就主抓编纂了这个文献目录,目前已经搜集了相关文献上万条,尚需进一步补充完善。尤其是海外用西文、日文、韩文发表的北京话研究论着缺漏较多,有待进一步搜集。
5.《京味儿:语言文化概览》,周一民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12月。
内容介绍:本书是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周一民教授对于北京话历史与现状的一部专着。语言通俗而内容深入,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目前,各子课题研究基本按照计划有序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将按照原有计划并结合最新工作实际,按照下列方案进行:
1.甄选、聘请空缺的两个子课题组负责人,并在选聘结果产生后第一时间上报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计划2020年6月前完成)
2.尽快完成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同时全面开展历史文献资料的相关研究,推出相关成果。(计划2019年12月前完成本项工作)
3.在完成历史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同时开展与北京方言相关的京津冀辽吉黑方言调查摸排工作。在搜集历史上的方言资料同时调查现时的方言音系。(此项工作约从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1月初开始,计划历时1年半至2年)
4.数据库的建立完善工作。本项工作是一项周期长、工作琐碎复杂,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随着研究的开展需要同步进行。(此项工作计划于本项目结项前完成)
5.阶段性成果的发表工作。本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开展以来,已经出产了不少阶段性成果,但限于发表、出版周期及篇幅限制,或有些结论尚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成果尚未发表问世。在后续的项目研究工作进行中将陆续出版发表。(此项工作需要与研究的开展同步进行)
6.最终成果的整理出版。最终成果的整理出版是本项目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前期大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计划于本项目结项前完成书稿的整理工作,出版时间要结合出版社情况而定)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