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按照项目研究计划,课题组所做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料采集:课题组对我国境内德宏州芒市、瑞丽、梁河、盈江、陇川五个县市,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勐腊叁个县市,临沧市耿马县、双江县,普洱市景谷、孟连县、楚雄州武定县、永仁县、大姚县等五个州市30余个点的傣语方言语音资料进行了部分采集,采集范围覆盖国内大部分傣族聚居区,采集的内容包括语音、词汇和句子,拟用来建立傣语有声数据库和作为项目研究的语料。语料采集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在不断补充、采集当中(采集点信息详见附件1);对采集的语料进行数据筛选和分析,找出有特征的语音、词汇、句法整理分析,具体为:
德宏方言(简称为“德傣语”),西双版纳方言(简称为“西傣语”)
(1)按照每个方言点3000个单词和500个句子,对德傣语和西傣语的语料进行采集。
(2)梳理了傣语各方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
(3)找出了泰语和傣语四个方言的内部异同规律,如:元音高化和低化现象,一些特殊元音,声调类型、声母的关系等;
(4)正在对所收集到的金平方言和红金方言的语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5)正在对缅甸掸语进行语料采集。
(6)正在对越南傣语进行语料采集。
(7)正在对泰语的中部标准语,北部方言、东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进行语料采集。
(8)正在对老挝语进行语料采集。
2.资料收集整理:傣泰民族有大量存世书面文献,如印度阿洪傣族的《阿洪姆兰基》、德宏傣族的《召武定王朝》、西双版纳傣族的《贝叶经全集》等文献,因此对这一类存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其次,安排课题组成员对李方桂、邢公畹、周耀文、罗美珍、梁敏、张均如、刀世勋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学术观点和资料收集整理,作为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对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发挥课题组成员的外语优势,对已收集到的来自泰国、老挝的语言文字类书籍进行翻译整理。
3.将傣泰语言的研究内容划分为语法、词汇、语音、文字等,按照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专长,安排专项研究任务。目前已安排约30余个研究内容的专题,如:语法类的《泰语介词研究》、《傣泰语亲属称谓比较研究》;文字类的《华夷译语》中的德宏傣文辨析等。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
1、课题组成员目前已完成了傣语德宏、西双版纳方言、红金方言、金平方言中的约50%的语料收集工作;完成了泰语、老挝语的20%的语料收集工作;正在准备对越南傣语、缅甸掸语进行调研。
2、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主要有2018年11月在昆明召开的“第叁届边疆语言文化暨第五届中国周边语言文化论坛”,课题负责人杨光远教授在会上作了“泰国黑傣文及其同源文字结构和类型探究”的报告,课题组成员刘建琼提交了“华夷译语整理研究”的论文,穆文成提交了“阿洪傣文正字法”的论文,并在会上交流。刘建琼在泰国参加了玛希隆大学的2019年7月2、3日的语言学国际会议,发表了题为“华夷译语中的暹罗语研究”的论文。
3、2019年5月邀请印度学者Girin Phukon和Mohan来滇进行为期10天的学术交流活动,两位学者向课题组介绍了印度阿洪傣文及其研究情况,并向课题组提供了大量的阿洪傣语纸质资料和录音资料,尤为重要的是两位印度学者向我们赠送了《阿洪姆兰基》的电子版和复印本,这部用阿洪傣文写成的阿洪傣族编年史《阿洪姆兰基》,反映了这支傣族从1225年从现今的我国云南德宏瑞丽(傣语为“勐卯弄”)迁往印度生活至1840年这段600多年的历史。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课题组成员何冬梅教授于2018年在《民族语文》第4期发表了《泰国黑傣语概况》的论文。
2.课题组成员杨光远教授、刘建琼老师于2019年在《民族语文》第3期联合发表《傣泰语人称代词比较研究》的论文。
3.课题组成员李芳博士于2018年在《民族语文》第3期发表了《泰语语气词苍补的分布差异以及功能一致性》的论文。
4.课题组成员韦名应教授的论文《壮语文马土语的浊塞音》,将发表在《民族语文》2019年第5期(2019年10月)。
5.出版的专着《桂东壮语语音研究》获云南省2018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6.2019年6月,课题组成员刘建琼教师(云南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获得2019年项目“云南壮族《么经》方块壮字研究”立项。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本课题将对分布在中缅泰老越印度六国跨境傣泰语言进行总体调查之后,运用语言类型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共时与历时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跨境傣泰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主要研究内容有:中缅泰老越印度六国跨境傣泰语言的类型特点与变迁;语音类型及比较研究;词汇类型及比较研究;语法类型及比较研究等,即:第一章六国跨境傣泰语言的类型特点与变迁;第二章六国跨境傣泰语言的语音类型及比较研究;第叁章六国跨境傣泰语言的词汇类型及比较研究;第四章六国跨境傣泰语言的语法类型及比较研究;第五章六国跨境傣泰语言有声数据库建设等。研究工作刚刚开始:整理和分析资料等,虽然对课题组成员作了分工安排,但是对课题的全局把握、总体研究方面投入的力量还不足。
2.微观研究较为全面,宏观研究不足。目前课题组成员承担的研究任务多是对傣泰语某个方言的某个点进行研究,缺乏从宏观上对傣泰语言共性和特点的把握。
3.本课题涉及六国的傣泰语言文字研究,需要调查的地点多、困难大,如2018年和2019年,课题组两次申请办理到印度阿萨姆邦调研,均得不到印方签证;到越南和缅甸进行调研同样也有很多困难。
4.研究心得:傣泰民族的“同源异流”问题,在历史上傣泰民族在语言上有很多共同的语言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傣泰民族的语言文化也随之发生变迁。作为研究者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到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的发展,才能产出科学的产物。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1407年)初设四夷馆,收录了傣文。我们在研究时,倍感这些文献资料的珍贵,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结合活的语言,认真研究这些古代文字,是我们语言研究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必须要有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完成项目研究工作。
5.改进措施:(1)根据上面第1点谈到的研究内容五个篇章刚刚开始实施的问题,课题组认为,必须要加大研究力量、研究精力和时间的投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研究任务。(2)对国内傣语方言的语料采集工作仅完成了50%,尚需对剩下的语料进行采集;对国外五个国家的傣泰语语料尚未进行采集,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此项工作。(3)目前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不多,需进一步投入研究力量,投入精力和时间,争取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至目前为止,项目组已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3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待刊,这些论文都是围绕本课题项目研究的部分成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例如:
1.李芳:《泰语语气词苍补的分布差异以及功能一致性》,民族语文,2018年第3期。
2.何冬梅:《泰国黑傣语概况》,民族语文,2018年第4期。
3.杨光远、刘建琼:《傣泰语人称代词比较研究》,民族语文,2019年第3期。
4.韦名应:《壮语文马土语的浊塞音》,将于2019年10月发表在《民族语文》第5期。
5.何冬梅:《汉语民间隐语行话的传播与衰退——云南罗平“乡谈话”调查研究》,将在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上发表。
7.韦名应:《桂东壮语语音研究》,专着,民族出版社,2018年12月(云南省2018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李强、杨光远:《中国云南傣族与印度阿萨姆邦傣族母语教育比较研究》,学术探索,2018年第7期。
9.杨光远、汪亚岚:《傣语红金方言元江县南洒傣拉话辅音韵尾变化的类型和特点》,《薪尽火传——邢公畹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2018年12月。
10.李强:《云南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理性思辨》,云南高教研究,2018年第3期。
11.李强:《中国云南傣语的语言特征》(全英文),社会科学研究(印度),2018年第2期。
12.李强:《全球化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意义》(全英文),文学艺术研究学刊(美国纽约),2018年第3 期。
13.何冬梅:《泰语有声数据库建设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14.何冬梅:《泰语单纯词结构形式及其特点》,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
15.何冬梅:《傣语八甲话濒危现象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
16.何冬梅:《西双版纳曼必村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泰国碧武里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1.目前已完成国内四个傣语方言材料50%的收集工作。对已收集到的傣泰语的各种材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研究。
2.印度阿洪傣族编年史《阿洪姆兰基》既是阿洪傣族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语料。在阿洪傣语口语已近绝迹的今日,用于记录《阿洪姆兰基》的阿洪傣文在1225年阿洪傣族迁徙时就已经带着这种文字,有理由认为至少是十叁世纪的古文字,因此它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对它展开研究,更显得意义非凡。课题组计划下一步对《阿洪姆兰基》展开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
3.厘清红金方言各土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关系。
4.对傣泰古文字的研究包括:(1)西双版纳古傣文同泰国北部的兰纳泰古文字比较研究,(2)对《百夷译语》中的德宏老傣文、西双版纳老傣文、《暹罗译语》等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3)对金平傣语文同越南傣语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4)对阿洪傣文进行整理和研究;(5)对阿洪傣文、德宏傣语文、傣绷文文进行比较研究;(6)对泰、老两国的语言文字进行研究。
5.对缅甸的掸语、泰国的泰语、老挝语、越南的傣语,印度阿萨姆邦阿洪傣语进行语料采集。
6.在对上述的傣泰语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傣泰语有声数据库。
7.利用语言地理信息系统和对本课题研究的成果,绘制语言类型地图。
8.目前,已从微观上向课题组成员安排了诸多小课题进行研究,下一步计划从宏观上把握和对六国傣泰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类型学研究和历史比较研究,归纳其共性和特点。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