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一、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立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立项以来,项目组按照申请书拟定的研究计划,扎实推进相关研究。目前,各项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1. 组织召开开题论证会
项目组邀请政策咨询委员孙玉玺,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导王克非教授,外交学院博导孙吉胜教授,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导周宇豪教授等叁十余位专家学者在郑州大学召开了开题论证会。专家组从明确研究属性、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将大数据概念与外交话语数据库建设贯穿项目研究始终等方面对项目研究工作进行论证和指导。
2.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项目研究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具体指导
先后邀请香港岭南大学陈德鸿教授,澳门理工学院蒋骁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郭英剑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海龙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健教授,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迈克尔·克罗宁(Michael Croin),香港浸会大学的周兆祥(Simon CHAU)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翻译研究中心的安娜·潘诺马罗夫(Anna PONOMAREVA)博士等对项目研究情况进行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 承办了2次重要学术会议
2017年12月,以重大课题为依托和议题召开了以“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的科学研究与学科构建:定位?融合?创新”为主题的全国首届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研讨会。与会代表们对“外交语言、外交话语研究现状、问题与前景”、“外交语言学/外交话语学:立论与议题设置”、“外交语言的跨界研究与学科建设”、“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的构建、翻译与传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以及“外交翻译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系统化的研究讨论。
2018年12月,联合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翻译》编辑部举办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首席专家杨明星教授做了题为“为提升话语权而翻译:周恩来的大国外交翻译伦理与外事译员的政治担当”的大会主旨报告。
4. 中国外交话语数据库两个主要子库顺利上线
依托重大课题,强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数据库建设。中国外交话语数据库的两个主要子库顺利上线,即中国外交话语平行语料库(汉英,小型)、中国外交话语术语库(汉英,小型)已在线运行。这是我国首家外交话语平行语料库和特色型外交话语术语库。
5. 理论研究成果
截止目前,项目组在国内外知名期刊、报刊上发表论文9篇,出版专着1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头条采访1次。
二、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完成了国内外中英文文献及调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收集了大量有关中国外交文献资料及外交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实践案例等第一手资料,并完成了文献评估和整理,梳理了国内外外交话语理论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方向。
2.学术会议及学术交流
1)2017年10月27-29日,郑州大学,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大会主旨发言:外交修辞的复合性翻译标准——“政治等效+审美再现”(笔贰础搁)——以国家领导人外交演讲古典诗文为例。
2)2017年12月1至2日北京,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一带一路’中的话语体系建设与语言服务发展论坛暨2017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大会论坛主旨报告:“新时代“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的多重路径和总体战略”。
3)2017年12月16至18日郑州,全国首届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研讨会暨首届外事外交翻译大赛颁奖典礼通知,大会主旨发言:“外交语言学/外交翻译学:议题设置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4)2017年11月24日-26日,第叁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由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中央编译局《国外理论动态》杂志社、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主办,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大会主旨发言:中央外交文献翻译与新时代的外交话语体系建设——以外交语境中“中国梦”核心话语的传译为例。
5)2018年3月16—18日,“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研究”专题研讨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与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大会主旨发言:“构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以“新型大国关系”等为例”。
6)2018年5月11-13日在河南郑州,新时代创新背景下翻译传译认知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第叁届大会,大会论坛发言:“外交修辞对外翻译原则与策略——以国家领导人外交演讲古典诗文为例”。
7)2018年10月17日-19日,第四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中央编译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原文献翻译部)主办,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承办。大会主旨发言:中央外交文献中古诗文复合性翻译原则:“政治等效+审美(古典美)再现”(笔贰础搁)。
8)2018年10月26-28日,第六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生态翻译学博士论坛,主办: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 /郑州大学,论坛发言。
9)2018年8月1-3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大会暨翻译专业委员会建会十周年庆祝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大会主旨报告:“外交语境中中医核心话语的翻译原则与策略:“政治等效+”复合性翻译标准”。
10)2018年11月18-21日,改革开放40年与语言服务创新发展论坛暨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 主办:中国外文局、中国译协,论坛主旨报告:“国家领导人外交演讲中古诗文的复合性翻译传播原则:政治等效+审美(古典美)再现(PEAR) ”。
11)2019年3月30日至31日,第四届翻译技术高层论坛暨河南省高校翻译技术联盟协同创新研讨会,大会主旨报告:“构建面向大国外交翻译事业的多语种、多模态外交话语平行语料库”。
12)2019年5月8日,河北高校外语类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大会主旨报告:“外交话语研究、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与优势特色学科培育”。
13)2019年5月10-11日,教育部语用司、语信司和国家语委主办的“2019年度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工作会议”,郑州大学承办,大会专题报告:“加强语言战略与话语政策规划,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
3.国际合作
项目组开展的外交话语研究引起了欧洲知名高校及学者的关注和肯定,主动与项目组联系,寻求与中方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1)英国牛津大学Dr Henri?tte Hendriks认为项目组研究内容与其现有研究方向有很多契合点,邀请首席专家2019下半年到牛津大学访学,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2)意大利维罗纳大学的Roberta Facchinetti教授和Barbara Bisetto(毕玉教授) 教授已邀请项目首席专家下半年赴意,就“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欧/中意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等相关议题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题讲座和合作研究。
3)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迈克尔·克罗宁(Michael Croin)等国际知名学者先后到访外交话语研究中心。对中心在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方面研究的特色和优势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愿意为中心的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提供指导和支持。诺德教授还受聘为中心的兼职教授。
一、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 首席专家接受国内主流报刊采访
1)2019年4月8日,项目首席专家两次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头条采访。以“用创新的理论引领发展”为题,根据项目研究成果提出理论创新路径。
2)首席专家及团队成员3次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版发文,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
《研究外交幽默语,提升国际话语权》(2018/10/9),《构建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推动中国译学国际化发展》(2018/12/11),《试谈外交话语体系建设》(2019/6/25)。
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情况
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构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已向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
4)依托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进行成果推介
项目首席专家及团队成员依托参加的近20次各级各类学术会议,通过大会发言、主旨报告、论坛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和推介重大项目研究成果。
四、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项目组基本上按照原有拟定的计划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项目组通过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及时加以解决。总体来看,项目研究工作正按原定计划推进。
存在问题:首先,由于参与人员多、地域分散、研究风格各异,做好各子课题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一些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项目实施过程中前期发表/出版了不少与项目内容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专着,但由于大意未有标注该重大项目的名称及编号,故此次无法统计到有效项目成果清单中。因此,后期需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改进,增强课题名称标注意识。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1.杨明星、吴丽华、牛桂玲、闫达,《“互联网+”背景下多模态、多语种外交话语平行语料库设计与创建探析》,《外语教学》2018年11月第6期,CSSCI。提出创建中国特色多模态、多语种外交话语平行语料库的原则、标准、思路和路径,对传播中国外交话语与理念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政策指导意义。杨明星、齐静静,《外交修辞的复合性翻译标准—“政治等效+审美再现”(PEAR) ——以国家领导人外交演讲古诗文为例》,《中国外语》2018年12月第6期,CSSCI。以国家领导人外交用典为例,提出中国外交修辞的复合性翻译标准—“政治等效+审美再现”(PEAR),具有理论原创性。
2.胡兴文,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8,正在编排,待印出。提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路径: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原则与策略。对外宣工作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
3.非纸质外交数据库成果。2017.12.16日,在全国首届外交话语及外事外交翻译研讨会上,项目组创建的国内首个外交语料库(即小型中国外交话语汉英平行语料库)和外交术语库(即小型中国外交话语汉英术语库)正式上线。中国社科网、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4.课题组核心成员吴瑛决策建议获部级参阅采用。吴瑛、何萍,《加强进博会国际舆论引导的5点建议》,被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上海新型智库成果要报》(贯彻落实 “三项任务”和放大进博会效应)采用。
5.项目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版发表文章3篇,接受头版头条采访1次,系统发布了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叁、下一步研究计划
一、子课题一: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文本构建与创新发展
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生成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基因。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叙事模式。
3.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模式的创新发展。
4.习近平带头讲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故事的路径研究。
二、子课题二: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翻译研究
1.外交翻译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构建。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四个类别和十个专题案例分析。
3.外交话语翻译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外交话语翻译工作机制研究。
三、子课题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传播机制与路径
1)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传播体系构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传播体系的特殊性和基本范式。
3)以受众为导向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传播机制。
四、子课题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构建与话语权提升
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的内涵及具体表现形式。
2. 外交话语转化为外交话语权的路径研究。
3. 推进中国外交话语一体化建设的方法研究。
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象与话语权的提升路径。
五、子课题五:中国外交话语多模态、多语种数据库建设
1.中国外交话语多模态数据库建设的目标。
2.中国外交话语多模态数据库建设的可行性步骤。
3利用数据库进行外交话语实证性研究的突破口。
4.外交话语机器(辅)翻译系统创建。
5. 其他类型外交数据库创建。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