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前面20年主要在英文学术体系里写作、审稿。最近十年,主要参加国内的写作、审稿。从这个比较角度谈一点我的认识。
推动学术专业化进程
社会学有一个领域是职业社会学,主要是研究各种专业性职业的兴起和演变过程。欧洲和美国都是市场经济,不同专业的发展过程有些共同特点。比如,学术专业化过程通常经过了一个专业训练、专业组织和专业刊物依次发展起来的过程。很多学科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专业化过程有几个意义。
第一个方面,专业化过程推动了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包括基本的分析概念、思想流派和经验研究。
第二个方面,学科一旦建立,就必然与社会发生联系,学科要输出人才,如经济学要向社会不同领域输送经济学学科人才。那么,经济学学科怎么与社会建立关系?各个学科会产生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不同领域的划分、领域间关系、与社会不同领域间的互动等。这也是学科专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功能。
第叁个方面,专业化过程使得学术活动与社会产生一定距离。学术界内部会有很多思潮和想法,如果不经过学术界内部的探讨、澄清和共识,不经过仔细研究,可能是不成熟的。学术专业化过程,可以使得学术研究与公共舆论界保持特定的关联和距离。
从比较的角度来讲,我的观察是,西方学术专业化大多经历了一个长时期、自下而上的过程,而国内学术专业化是自上而下、快速发展的过程。这个差异带来很多特点,以中美社会学界为例,美国20世纪初才出现社会学学科,当时一些学校的社会学教授聚在一起建立学会,这个学会首先推动的是各校的课程建设。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会联手不同学科推动了社会科学相关基金会和评议会的建立,推动整个社会科学在学术界的发展。随后的专业化过程又产生了对于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者自律等一系列制度建设议题。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因此这个过程一开始就是有机的、学者自行参与的,专业刊物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国内社会学发展很晚,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学自上而下恢复重建后,很短时间内建立了各个院系、专业组织、刊物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的学术制度在正式制度上是非常健全的。换句话说,西方或者美国社会学很长时间才把制度健全化,我们很短时间就完成了。这个自上而下过程的一个后果是:自上而下安排的制度有很强的行动力,用行政体制把大家拢在一起,正式性非常强,但实际整合程度不足,学科内部有机联系有限,专业化程度和学术积累有待发展。
这里提出一个专业化趋势是什么的问题。张江教授说了一个比喻,学术研究是一个正态分布,中间的大多数区间是大家比较有共识的研究工作,两端是极端成熟和极端不成熟的。但什么样的过程会产生这个正态分布呢?正态分布不是任何一个过程都能产生的。从统计学来讲,它是随机过程所产生的。从学术趋势上来说,随机过程表现为大家在不同方向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主流共识,但同时也会有不同方向的一些较为极端的观点和看法。如果一开始在学术界就以行政力量向一个统一方向推动的话,它产生的就不会是正态分布,而是另外的分布状况。
构建学科内学术共同体
学术研究活动的正态分布,中间大部分活动是主流,有学术共识,但学术创新恰恰是发生在偏离主流的极端一边。有人提出新的想法,经过争鸣和检验,可能会推动正态分布向某一个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怎么建立一个好的学术社区,能够让它向健康方向发展,这就是有关学术共同体的问题。
学术的规律和造高铁的规律不同。造高铁的过程已经有了技术答案,面对的任务是如何集中资源加以应用,把它做好。但学术研究和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随机过程,需要鼓励大家在不同方向上探讨。学术研究通常是一个自下而上、内生性发展的过程,其推动力主要来自学者各自的学术活动和创造性思维、知识逐步积累、学术争鸣和同行评议等机制。知识累积需要在学术文献中经过去粗取精、去劣存优的过程,经历学术发表的筛选、甄别、评判的过程,这通常是在学术共同体中完成的。这与我们通常熟悉的自上而下、行政力量推动的方式很是不同。
建立内在有机联系、良性互动的学术共同体尤为重要,即同一学术领域中的学术同仁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逐渐建立共同认可的学术标准、学术品味和行为规范,形成学者间的内在凝聚力和约束力。
举两个例子。其一,美国经济学界的领域编码划分,从20世纪初开始,经过多次修订演变,其动力一方面来自理论与应用间的相对地位的变化,以及学科内部不同领域间的兴衰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上其他领域对于“经济学”的要求压力,如求职、阅读、专业知识的辨识和供需关系等。其二,社会学的演变过程也是自下而上,开放程度很高,对专业行为的期待和标准是在不断的互动中产生和演变的。这些期待和标准在社会学界内部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在这个方面,期刊起到很大作用。
发展跨学科学术共同体
不仅各学科内部有着学术共同体,而且各学科间也共享学术标准。我曾经在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担任系主任,通过这个角色,进一步参与了学院一级的教师人事管理,如进入学院一级的“教职录用与晋升委员会”。在美国/中国香港的大学里,最为重要的人事决定(教授的录用、晋升)都是在这一层次做出的。我注意到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在自己的系科中,虽然不同的教授在发展重点和具体人事上各有看法,时常出现争议,但在学术标准的判断和品味上有很高的共识。一旦有了分歧,则可以在这些大的原则下达成妥协。第二,在学院层次,每个系科都有自我扩张的意愿,不同学科标准很是不同,但在“教职录用与晋升委员会”的讨论中反映出相当一致的学术品味,如什么是好的学术标准,什么是斯坦福应该鼓励的学术品味等。在这个基础上,学科间差异也随之得到很好的澄清和理解,形成了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
在这方面,专业期刊塑造了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如常规科学的积累与创造性研究的突破之间的关系,共享的期待和标准,以及自我纠偏、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学者们正是通过参与学术发表的过程来实现专业化过程的,如投稿(文献引用、学术意义、研究设计、研究发现的陈述,以及应对审稿人意见的修订等)、审稿(学术刊物对审稿人的培育、审稿意见的分享、不同意见间的平衡和问题的解决)、发表的知识分享,等等。大学中研究人员的培养都是在具体老师领导下,在实验室或研究项目中成长的,但无论你的研究工作是在哪个具体实验室或团队,你一定要去与学术界交流,才能得到承认。学术期刊就是学术研究成果的出口。每年都会有新人进入学术领域,在他们的专业化过程中,期刊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发表和审稿过程本身也是专业化过程的一个部分。在审稿环节,学术期刊会提供详细的审稿风格上的指示建议,如审稿语言怎么使用,怎样提供建设性意见等。这对审稿人的专业化训练非常有意义。《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为鼓励学者走出自己狭窄的领域局限,建立了相应的审稿制度,即在叁个审稿人中,其中一人是该领域之外的学者。这里的期待是一篇好的学术作品应是这个领域外的学者也能读得懂并从中获益。制度建设的一个方面即是要打通不同领域,使得论文不仅被本领域认可,也能被领域外的人理解和接受。
(作者系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