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意识去阅读、去研究。或许有人会问,问题还没有找到,如何带着问题意识研读文本?这说明,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学术研究中,问题不会自己跳出来,而需要研究者去发现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可以从学术界正在讨论的问题域中,即学术谱系本身找寻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问题意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学术动态的角度来讲,如果想要找到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学术界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单靠自己关起门来冥思苦想,是难以发现真问题的。越是广泛而精深地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广泛而深入地研究相关学术谱系,就越能摆脱自身视域的局限性。
过去一段时间,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只是经济学着作而非哲学着作。实际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经济学概念及阐发的经济学原理,渗透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观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并不是对各种经济事实之间的关系作学究式的研究,而是站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将唯物史观运用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深刻揭示隐藏在各种经济事实背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学术界越来越重视《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从哲学视角来研读《资本论》。
然而,对《资本论》进行哲学解读并不容易。一些研究者试图从《资本论》中直接读出哲学思想,所以专门去找那些哲学味道浓重的文字加以解读,如对于商品拜物教批判的文字等。应该说,这种文本研读方法对于学习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具有一定帮助,但进一步深化对《资本论》中哲学思想的研究,仅仅靠这种方法是不够的。
深入理解掌握《资本论》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关键要读出马克思是如何将他的哲学思想转化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的。也就是说,要从《资本论》中那些看似只是经济学论述的文字中读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准确、大量地研读原着、学习原文。同时,要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学术界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从中发现尚未得到解决的真问题。譬如,当别人只是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当作经济学理论来研究时,可以通过大量的文本研读从这一概念中读出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还应看到,研读文本并不是简单地摘录或概括,关键是具有努力发现尚未解决问题的批评性和探索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学术研究。
还可以从对现实的观照中增强问题意识。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问题意识既可以来自对之前学术研究中所存在问题的挖掘与掌握,又可以来自对实践过程的学术观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其中蕴含着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研究和阐释的时代问题。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就要怀揣着这些大问题,带着问题意识去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中有哪些思想资源可以进一步加以发掘和利用,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读的水平推向新的高度。我们常讲,学术研究要有自信,而只有在真正的问题意识推动之下,才能不断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3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