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十叁五”期间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农村和民族地区等教育薄弱区域的基础工具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集中力量打赢推普脱贫攻坚战。尤其是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联合发布《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来,我国推普脱贫攻坚取得了显着成绩。如何着眼长远,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化有关工作,提高扶贫水平,建立战胜贫困的永久机制,已经成为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扶贫不是短时间的扶助和改变,而是旨在根治贫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培养和开发人们战胜贫困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大势,更好地生存发展、持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贫困,防范返贫,阻止新的贫困。语言扶贫也应该基于这种理念,更深入地融入国家扶贫攻坚全局之中,围绕人的能力开发这个核心点,探索语言扶贫新途径,打造语言扶贫升级版。
从解决生活贫困到战胜“能力贫困”
传统意义上的扶贫,更多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贫困问题,以满足其现实生存的迫切需要。但要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永远脱贫,最为关键的是要引导和扶持其解决“能力贫困”问题,即下大功夫开发和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力开发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在开发和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语言工作大有作为。语言是人的主要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语言素质和能力,属于个体基础素质和能力的核心要素,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解决人的“能力贫困”问题,必须提升其语言素质和能力。通过提升语言能力,能够达到多方面效果:增强个体人文素养和基础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开拓发展空间;增强学习知识技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从业本领;增强认知能力,提升人的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和各方面智慧。
从推普脱贫到语言扶贫
当前,我国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打通推普脱贫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应当在条件较好的地方深化拓展,将推普脱贫提升为语言扶贫,提高贫困人口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多语能力。
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多语能力至关重要。语言能力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开放的市场对人的语言能力有多样化的更高要求。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在增强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建立统一市场、促进广泛交流、增进人际理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国家通用语言,交流沟通更为顺畅,便于人们在更广泛的区域开展经贸活动,到更多的地方跨区域就业,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劳动收益。这是中国国民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进一步培养贫困地区人口,尤其是青少年的其他语言能力,包括相关的方言甚至必要的外语,逐步提升他们的全面语言素质和能力,以便将来应对更多的语言需求,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培养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多语能力,需要构建多样化、全方位的语言扶贫体系。
加强学校语言教育。进一步营造校园普通话语言环境,巩固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普通话能力;积极开展口语表达与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强化语文核心素养和全面的语言能力培养;积极开展临近地区方言教育,以及必要的外语教育——比如边境贸易中急需的周边国家语言,为贫困地区学生培养终身受益的语言文化素质打下深厚基础。
建立健全贫困地区语言服务体系。包括面向语言学习的语言服务,面向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语言服务等。在具体做法方面,可以打造“语言扶贫”础辫辫,开发更多类型丰富、实用性强的语言学习训练技术软件;组建语言学者服务团,发掘贫困地区语言文化资源,为贫困地区提供咨询意见和规划指导;建设贫困地区语言文化全媒体平台,因地制宜地多模态宣传推介当地人文资源;构建面向贫困地区日常生活、经济活动和人员交往需要的语言服务体系,为脱贫致富提供语言保障。
进一步落实对口语言支援。推动经济发达省市将语言扶贫纳入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整体设计与主要构架之中,推动语言专业院校或有语言类优势学科的综合性高校开展对口支援;推动贫困地区所在省(区、市)高校,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立体长效的语言志愿者服务体系,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探讨常态化的推进、评价与激励机制。
从消除现实贫困到阻断贫困代际延续
贫困往往具有恶性循环的特性,要打破过去长期所处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其难度可想而知。要阻断贫困代际延续,就需要在解决现实贫困的同时,花大力气构建阻断贫困代际延续的长效机制。其中,完善基础教育、加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的语言教育,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语言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引导家庭语言教育,这类举措显得十分必要。
在基础教育方面,尤其需要在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理念更新、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建设等环节不断改善。与此同时,注重开发学前语言教育,有效抓住语言学习关键期。目前贫困地区幼儿师资严重匮乏,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学前教育保障力不足,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阻断贫困代际延续的大问题。在落实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并组织社会力量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需要的学习资源,提供满足学前教育需求的社会服务。
在探索将职业技能训练与语言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时,可因地制宜试行两种主要模式:一是以语言技能为主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面向导游、导购、速记、语言文字处理等服务性行业的职业教育;二是“职业技能+语言”模式,即将职业技能教育与基本语言能力教育、职业语言教育相结合。比如“工程技术+语言教育”“市场营销+语言教育”等。通过这类教育,可以为贫困人口插上语言的翅膀,使其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发展。
具体而言,以下方面至关重要:创建职业技能培训与语言教育相结合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努力形成职业技能学习与语言学习两者相互促进、同时提高、全面发展的培养机制;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教师语言能力培训,培养兼通职业技术教育和语言教育的“双通型教师”;组织编写将职业教育与语言教育有机融合的教材,比如服务行业语言教材、工程技术语言教材、商贸语言教材等等。
对家庭语言教育的重视也十分必要。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要引导贫困家庭家长重视孩子的语言教育,切实做好语言规划、做足语言教育投入。要注重女性语言教育。母亲对子女语言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应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妇女语言能力的提升,以增强其对子女开展语言教育的能力,从而通过语言的“母婴传播”助力消除贫困代际传播。
从根治传统贫困到防止出现新型贫困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一些新型贫困可能被引发。语言扶贫应具有前瞻性,要在防止信息化、智能化带来的新型贫困方面未雨绸缪。尤其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二是重视语言技术教育和普及,从而提高人们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从事信息化、智能化工作的语言能力,全面提升应对未来挑战的综合能力。
以语言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和经济发展的新的生产力,要消除数字鸿沟,就要强化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增强贫困人口对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占有和利用能力。同时,探索将语言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助推语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改革,以消除“信息技术盲”,避免因“信息技术盲”而返贫致贫。
我们正在进入智能化时代,一些传统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人取代,但同时又会涌现出新的工作。因此,必须预先行动,对职业有可能被替代的人员加强新型技能包括语言技能的培训,提高其适应能力,以有效应对智能时代的新挑战。实际上,这一要求不仅是面向贫困地区提出的,整个人类社会都面临着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考验。要想从智能化发展中真正获益,就必须驾驭新的技术,包括语言技术,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从而获得更多幸福、实现更大发展。
(作者:赫琳,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