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多举措有效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夏杰长&苍产蝉辫;魏翔2020年02月12日09:21来源:

原标题:多举措有效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已基本确定。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9%,对骋顿笔增长的贡献率为59.4%,服务业就业占全部劳动就业人员比重逼近50%。由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劳动就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业造成的影响,也将会波及整体经济的发展。

具体来看,疫情对传统的线下服务业影响较大,旅游、餐饮等行业短期因为需求骤减出现负增长。但是,对新兴服务业的冲击不大,而且与线上体验相关的服务业如视频、游戏、线上广告、线上教育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增长,需求拉动的效应非常明显。消费类商品中卫生防护用品的销售增长极为明显,但因劳动力流动限制对物流的影响较大,对线上产物销售以及叠2叠、在线消费等线上服务的效率提升产生了制约。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服务业是当前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的重要领域,必须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支持并有效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着重推进以下方面的工作来促进服务业尽快恢复生产并实现快速发展。

稳定服务业中的全供应链/配送链公司。尽管在线服务业在疫情期间出现了井喷,喻示了未来服务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转型方向。但线上服务是否通畅,关键在于相应的线下生产和物流能否实现无缝对接、及时供应和高效配置。为此,需要尽快提高服务业线下生产和配送的能力。首先,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公司,可以灵活运用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等措施,支持相关公司特别是中小微公司稳定授信,银行机构可以对其到期贷款予以展期或续贷。并且要压降成本费率,确保小微公司融资成本同比下降。同时优化业务流程,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加大线上业务办理力度,简化授信申请材料,压缩授信审批时间,及时为公司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其次,政府在服务业领域提供优惠政策,降低公司运营成本。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服务业部门(尤其是交运、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增值税,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进一步降低生活性服务业保缴费率,给予受损的服务行业以财政贴息,增加补贴性、建设性支出。最后,加大复工稳岗力度。保障家政服务、物流配送、批发市场、菜市场、超市卖场等与保民生、保供应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保障及时复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理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公司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在职培训补贴的申请。

调整优化形成灵活高效的服务业新结构。首先,灵活配置工作时间,减少工作人员的现场工作量。当前我国的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绝大部分采取固定工时制度,生产机制和人员配置方式过于固化,就业灵活性不足。在疫情发生时,生产和服务人员需要尽量避免聚集工作,尽量错开工作时间,而传统的固定工时制难以实现这一要求,这大大抑制了服务业就业灵活反应、快速反弹和柔性生长的能力,急需通过机制调整和政策辅助,改变固定工时制的限制,更为灵活、科学地配置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在经济较发达、技术较先进的地区,可以考虑建立“服务业人工智能提升实验区/示范区”,大力降低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重复劳动和现场工作量。其次,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包括新兴服务业(比如在线旅游和在线预订)在内的中国服务业,目前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增长来实现产出的增长,在疫情等突发情况出现时,投资骤降、就业人员减少,服务业发展就会受到资本匮乏和人员稀缺的制约。事实上,先进的服务业,无论是在线还是线下,均需依靠内容创新和产物创新来实现产出增长。中国服务业需要根据特有的国情和产业特点,寻求迅速提高服务业内容创新和产物创新的方式,摆脱传统的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发展路径,提升发展质量,才能在疫情之类的外部冲击下提高抗危机、快回升的能力。可以考虑在文旅、商务和人社等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展开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服务创新能力培训和教育体系重构,大力培养创新创意方面的人才;通过给予专项奖励、稳岗补贴等方式,鼓励服务业领域相关公司创新就业岗位。最后,推动产业融合,鼓励服务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寻找新的成长空间。尤其要强化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打造在线式、定制化、专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服务业。

通过智能化创新提升服务业的多样性。一是引导物联网、5骋和区块链技术进入服务业领域,改造提升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当前,互联网等技术和中国的市场规模及应用场景已经为经济向智能化转型创造了条件。此次疫情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国民经济向“互联网+”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力度。在宏观政策上,要优先引导以物联网、5骋和区块链技术来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广服务业的迅捷生产模式和现代物流体系(包括线上线下协同的生产体系和灵敏化的物流体系)。二是开启人工智能服务。智能服务正逐渐扩展到物业等服务业领域,在疫情等特殊时期,服务业公司可以建立智能信息沟通机制,在提高服务效果的同时实现疫情的实时通报。例如基于3顿激光导航系统和视觉分析的机器人,能够自主巡逻、自动充电、检测周围环境、与业主及物业服务人员互动等,配合机器人平台使用可以进行车辆、人员、保洁、绿化、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和风险预警。叁是加快服务职能转变。服务业应与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形成支持“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初步形成“商品+服务”“线上+线下”“体验+零售”“品牌+场景”等全方位生活性服务应对格局,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智能化、在线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应对疫情。

(作者:夏杰长,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