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更好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

洪大用2020年02月14日08:23来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取得的世所罕见的成就,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劳动参与率长期保持在高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很多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如“枫桥经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都来自人民群众的首创。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关键。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通过一系列相互贯通的体制机制安排,使党员干部、各级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能够广泛持续深入参与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来,表达利益诉求、积极建言献策,基层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能够及时得到总结并上升为制度,从而更好实现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

今年,我们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风险和挑战,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有效应对波谲云诡国际形势带来的风险挑战,等等。化解这些风险挑战,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人民群众的职业身份日益多样,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在居住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流动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适应这些新发展新变化,我们联系组织群众的制度安排需要继续完善发展,宣传教育群众的手段需要持续创新,党员干部协调群众利益关系、凝聚社会共识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确保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密切联系,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制度执行,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中间,切实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制度安排和工作作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强调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等等。这些制度对于推动全党增强联系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确保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制度化经常化,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

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需要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比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夯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物质基础。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

通过制度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还需进一步落实确保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使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特别是要切实加强制度执行,通过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挥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更广泛凝聚谋划发展的共识,更深入汇聚推动发展的力量。

(作者为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14日 09 版)

(责编:孙爽、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