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守林,系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甬延两地深化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突出产业扶贫引导作用,提升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协作的特色之路。
做大优势产业,携手把援建项目打造成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没有产业带动,难以彻底脱贫。聚焦优势产业,把援建项目与传统主导产业有效结合,实现从单方“输血”到双方共同“造血”,有效激发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黑木耳种植在延边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处于小而散的状态,没有形成集聚规模发展。宁波结合延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编制黑木耳特色小镇规划,并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系统集成、精耕细作,着力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目前,汪清县黑木耳年栽培量稳定在6.5亿袋,可实现产值34亿元。这说明黑木耳产业已经成为延边精准脱贫的重要依托、成为贫困户增收的重要富民产业。
扶持特色产业,携手把援建项目打造成地方主导产业。产业是否有特色,直接关系到扶贫的实际效果。延边地处长白山区,丰富的物产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宁波从延边实际出发,重点支持食用菌、中药材、有机大米、延边黄牛肉等特色产业,建立了闭合的绿色发展产业链。援建东北最大的杏鲍菇生产线,实施总投资2.58亿元、年产3万吨的安图杏鲍菇项目。打造和龙、安图桑黄种植基地,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00多万元,建成大棚200余栋,预计2021年产值将达8000万元。
助推旅游产业,携手把援建项目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地方品牌。旅游业是具有较强带动性的综合性产业,而乡村旅游业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打造“美丽中国·鲜到延边”重要品牌。推动民营公司参与和龙冰雪金达莱旅游、长白山雁鸣湖国际康养度假旅游和长白山森工集团森林旅游等项目。主动融入服务,实施助推旅游扶贫专项工作计划,建设旅游扶贫项目19个;协调东航开通两地航班,择优挂牌14家宁波职工疗休养基地,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两年来,延边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旅游收入达555亿元,旅游业正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聚力新兴产业,携手把援建项目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延边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批准建设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宁波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先行优势,制定专项计划,支持延边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协调宁波舟山港集团与珲春市合作建设的珲春国际港项目,全面参与运营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至宁波的“内贸外运”航线,推动边境港口联动发展,助推珲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智慧渔业”协作,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智能化全球海产物交易平台,联合30多家水产公司与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珲春加快“互联网+海洋”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宁波与延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让新动力在延边涌动。宁波紧密结合延边实际,把产业扶贫牢牢抓在手上,把75%以上的援建资金投入到产业扶贫,坚持精准绑定,充分发挥援建项目的长期效应、拉动效应和惠民效应,极大激发了地方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打牢了延边脱贫的产业根基。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只有抓住和用好产业扶贫,完善对口支援、产业扶贫协作长效机制,推动实现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才能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