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汉语方言自然口语有声基础语料库建设”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汉语方言的现代语言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结缘于民间采风中遇到的方言记音和释义障碍。先贤们在研究中逐步确立了研究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汉语方言学脱离语文学而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全国性的调查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汉语方言普查。基本方法是“耳治”辨音记音,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主义理论结合中国传统小学的“音韵学”方法分析方言结构系统,归纳方言与中古音对应关系,研究演变规律,确定方言分区。这种研究方式持续至今,略有改变的是用现代数字技术采录、储存语料,但耳治、思辨的经验型研究方式依旧。20世纪20年代先贤们已启用的声学实验法,至今也有学者采用(研究工具已数字化),但非汉语方言研究的主流。
方言保护与学科发展&苍产蝉辫;推动汉语方言学转型
21世纪始,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新时代对汉语方言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汉语方言演化理论研究、汉语方言信息理论研究和汉语方言应用研究都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的诉求。因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正在逐步趋同,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类语言的种类在急剧减少。汉语方言与世界语言种类的衰减同步,尤其近30年,萎缩加剧。如何保护语言/方言、维护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各国教育文化部门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议题。201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我国教育部在长沙召开“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大会认为“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作用”,并向全世界发出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的“岳麓宣言”。保护方言与文化的历史性需求也对方言研究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学科发展的自然推势、方言急剧萎缩而引发的保护方言,以维护灿烂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诉求推动着汉语方言学转型。汉语方言在语音实验研究、篇章研究、认知研究、信息技术研究、言语病理研究、声纹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诉求,需要汉语方言学从纯粹的语言学进入到多学科发展阶段,从以耳治、思辨为主要研究方式的经验型学科转型为多学科交叉的实证型学科。例如,南京师范大学综合语音实验室(初名文学院语音实验室,2009年改现名)自2003年建成伊始,便以方言实证研究为目标进行整体规划,逐项实施,逐年跟进。从声调研究起步,延至辅音、元音(单体)、韵母(合体)的分项研究,再综合至音系的整体研究。从言语叁链(语音生成、声波传递、心理感知)中的声学研究起步,延至生理研究、感知研究,再进至声学、生理、感知的综合研究。从音系的静态研究入手,再延至当下音系的动态变异研究。数据库是实证研究的基础备件,先建单种类的语音词汇数据库,再建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的综合库,再升级至有平台属性的大型声像语料库。并将这些实证研究命名为“实验方言学”,在2003—2019年的16年间,完成了叁期建设。现阶段,我们将推出《中国汉语方言数字语料与实证研究丛书》(两辑30册),期望以此助力方言学的多学科实证转型。
汉语方言学研究方式&苍产蝉辫;从经验型转换为实证型
实验方言学秉持叁种理念:实证理念、数字化理念和方言学实证转型理念。
实证理念。求真、求实是实证研究的主旨,也是贯穿实验方言学第一期建设的主导思想。在方言基础研究中,语料调查和方言音质的辨识定性是重要环节。但仅凭耳治,有时难以保证客观、准确。1987年暑期在浙江舟山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年会上,两位享有盛誉的同乡方言学家争论其家乡方言某字的标音。两人各执一词,并各以自读音来自证,令与会学者难辨孰是孰非。实验方言学先驱刘复百年前曾说,“鉴于研究中国语音,并解决中国语言中一切与语音有关系之问题,非纯用科学的实验方法不可”。实验结果可证实或证伪,不会让人莫衷一是。但语言学/方言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单一自然现象的实证型学科有所不同,关涉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现象,宜博采方言学、实验语音学、社会语言学以及语料库语言学之长,择选适用的当代数字科技,实现方言学的实证研究。我们认为,在语料采制和储存上宜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在音质辨识和论述时宜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并将之归纳为“听—看—算”叁步程式。“听”语音,“看”语图,“算”声学、生理和心理实验数据。用“听—看—算”叁步程式确定方音音质,用实验数据和语图佐证文字论述。
数字化理念。数字时代的方言研究应有数字化利器,数字化是21世纪方言学革新研究手段的必然。我们将方言研究的数字化具化为六项:(1)采录语料数字化;(2)确定语料音质实验数据化;(3)转写标注语料软件化;(4)汇集语料数据库化;(5)绘制方言地图平台化;(6)刊布成果自控化。这六项基本囊括了方言研究的全过程,体现为四项具体工作:一建库,用数字技术存储转瞬即逝的语音,使之可重复使用并长久保存;二实验,用实验数据佐证感悟思辨研究;叁研制软件,用高效精准的软件替代低效易误的重复性手工操作;四建平台,以多功能的便捷、共享、互动平台替代作坊式的繁杂、单体、封闭劳作。
方言学实证转型理念。实证理念关涉方言研究方法,数字化理念关涉研究程序。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均属学科建设的外层,而学科发展的关键是其内核——研究对象与目标。因此,思路应由外至内,关注研究对象与目标的革新,同时内外兼及,形成学科的实证转型理念。
汉语方言学从20世纪20年代发端至今,一直致力于字、词、句研究,未及语篇。语篇是综合运用语言系统的最小表现单位,是字、词、句的托身之所。语篇受控于语言系统,而语言系统的真实状态存在于语篇中。如果说字、词是静态层的零件,那么语篇就是动态层的成品,而句子则是关联零件与成品的最小构件。不研究语篇,字词句的研究不会彻底、充分。语篇学将语言研究的上限由句子延伸至语篇,考察运行中的语音、语义与语法的结构及规律,并由语言结构自身延伸至语言运行规律、语言服务于人类的规律以及与其他相关元素的关联与互动。语篇在形式上隶属语言,但其内容映射世界。从波普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叁个世界(经验世界、意念世界、语言世界)理论看,世界的基本元素是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碰撞生就了文明与文化。语篇承载文化,是语言与文化交汇的产物。语篇研究应是由外在的语言形式探入语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一个入口。方言研究由语篇切入,可以探索到方言语音、词汇与语法等子系统的动态面貌及其规律,由此可探索方言与文化的关系。方言语篇应成为方言研究的新视点和新目标。
如果说“开启语篇研究”是“方言学实证转型”理念的第一内涵,那么其第二内涵即为研究程序的数字化和研究方法的实证化。数字化是方言学实证转型的杠杆。而实证研究是方言学实证转型的基础。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实证研究的基本原则是研究结论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并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等。现行方言实证研究多采用实验法,但不应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