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一个人只有拥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本质和意义。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劳动创造人、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明确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真切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建成的,人民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作为时代新人,青年学生要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优良传统,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理念的基础上,倡导创造性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让青春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绽放光彩。
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培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任务,新时代劳动者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而且要懂技术、能创新。提高青年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要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加强创新型实验建设,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强化敢闯会创能力培养;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公司、田野,在劳动历练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汗水挥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中。
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新时代,劳动教育面临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既有物质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也有智能化时代对劳动形态的新挑战。越是如此,越要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遵循劳动教育规律,引导青年学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要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通过内容丰富的活动助力劳动习惯养成和品质培养;教育学生用勤劳双手和诚实劳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鼓励青年学生在劳动中锤炼品格;注重结合学生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把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养成与学生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紧密结合起来。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1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