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立足国内,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畅通国内大循环;又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吸引和利用全球资源要素的同时,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作用。
以科技创新增加高质量有效供给。《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在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60%。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环境、食品、信息、安全等提出更高要求,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适应需求变化,在科技创新中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加高质量供给,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同时也存在制造业大而不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问题等挑战,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以信息技术、绿色技术、智能技术等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竞争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紧紧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为此,需要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中西部地区构建高技术产业集聚区,优化区域创新要素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同时,构建以公司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公司,增强科技引领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塑造新发展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才、资本、技术和数据等各种创新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和配置,开放创新成为全球创新发展的大趋势。尽管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但这阻挡不了国际科技合作的大趋势。我们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合作的模式和机制,有效利用全球优势创新要素,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调整和布局创新链与产业链,提高发展效率。积极发挥科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在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命健康、环境保护、粮食和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作出中国贡献。
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处于从数量积累向质量提高跃升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就一定能够建成科技强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8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