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魏继昆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5叠顿闯056),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李磊、步新娜、李鑫、牟硕、牛婧、崔保锋、张耀元。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该成果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梳理钩沉、深入探讨、协力攻关,力图对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研究有所突破,以丰富延安时期党史党建的研究,同时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特别是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借鉴和参考。
(1)在学术研究方面,该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运用政治生态的理论和方法,对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了宏观分析和微观透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拓展深化了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
(2)在“以史鉴今”方面,该成果是对于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基本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可以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提供某些借鉴和启迪。
(3)在学科建设方面,该成果联合了多个从事党史党建的研究者协力攻关,并以课题为引领展开协作研究,对于促进中青年学术研究骨干的成长有所裨益。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理论、条件、历程、布局、成就、经验与启示六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都有重要观点作为必要的支撑和阐释。
(一)理论:党内政治生态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观点
党内政治生态及其理论是当下学术界、理论界尚未深入并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该成果界定了“党内政治生态”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辨析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政治文化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探讨了党内政治生态的一般理论,即主要探讨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实质、特征、结构、功能等。
党内政治生态是指特定政党及其组织和成员所展现的党内风气及其内外关系的表征,是党风的综合反映,并深刻地影响着政风和社会风气,同时它也规定或影响着党的组织及其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该成果认为,党内政治生态的实质主要是由其阶级性所决定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是由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所决定的;党内政治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关联性、开放性等特征;党内政治生态结构,主要由政治内生态和政治外生态所构成,它是一种关系结构;党内政治生态具有引领、化育、聚合、规制等功能。
(二)条件: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延安时期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既有难得的有利条件,又存在影响其生成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党内政治生态存在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进一步探究其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对于探究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规律,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等具有重要价值。
其有利条件主要是在建设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建设平台上,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示范区”的实验;在建设主体上,中国共产党保存、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外在环境上,共产国际“七大”的转变及其影响也不可忽视。而制约因素主要是陕甘宁边区和其他解放区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并处于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党内的错误倾向尤其是“左”倾教条主义尚未彻底肃清;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及其封建主义因素的影响严重存在等。
(叁)历程:初始—巩固发展—升华
依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实际及其特点,其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叁个阶段。前期: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的初始阶段(1935.10~1938.11)。主要是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转变而“扩大和巩固党”。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之下,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扬了艰苦的工作作风,厉行了廉洁政治”。一个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初步生成。中期: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的巩固发展阶段(1938.11~1942.2)。主要是围绕“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而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后期: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的升华阶段(1942.2~1948.3)。主要是围绕建设更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使我们党的工作更完善更健全”,特别是以中共七大胜利召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步入了升华阶段。
坚定理想信念,即“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扩大党员队伍,即“需要数十万至数百万能战斗的党员”;锻造骨干力量,即“造就成万数的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即“发展党内民主与自我批评”;实行廉洁政治,使共产党人成为“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强化约束,“坚持铁的纪律”。加强党性建设,即“锻炼党性,提高党性,培养党性,增强党性”;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提升全党的思想理论素养及其能力;加强队伍建设,使党员质量重于数量、干部德才并重;开展党内斗争,使党内政治生活充满活力;加强党内团结,使全党“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培育新风,即“提倡朴素与切实的工作作风”;从严管党,即共产党员若有犯法者“从重治罪”。抓住“两个环子”,使整风与生产相互促进;坚持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探索活力之源,开拓“批评与自我批评”新境界;坚持“五湖四海”,不断壮大党的队伍;坚固“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党的基础组织”建设;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注入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建章立制,中共七大党章的制定和通过以及一系列党内法规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
(四)总体布局:“六立”的彰显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工程”,它涵盖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并且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时,它又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而若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定位准确、基础牢固、行稳致远,就要注重承接前后、关联各方的总体布局及其着力点建设。历史证明,在20世纪叁四十年代的延安时期,为了建设一个良好党内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为依托,从时代特征、革命实际和特殊党情出发,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总体布局,分别在政治、思想、道德、组织、作风、廉洁、制度等方面重点发力、协同推进,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上书写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崭新篇章。
立向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在现在,新民主主义,在将来,社会主义,这是有机构成的两部分,而为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指导”,这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灵魂引领;立德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这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伦理基石;立功就是共产党人“在各方面起先锋的模范的作用”,这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体现;立言就是坚持思想理论创新,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这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又一根本体现;立廉就是奖廉惩贪,“厉行廉洁政治”,这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显着标志;立制就是在中共党内“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这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可靠保障。
(五)成就:党的“肌体”更加强健与事业不断发展
从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实践看,尽管历程艰辛,自我革命不易,重点突破困难,但是为了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大党,构建一个与国民党腐化相区别的良好党内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不畏障碍所阻,敢于开拓向前,勇于自我净化,在极为复杂而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了党的建设及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谱写了一曲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颂歌。
延安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推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使其基础更为坚固、发展更可持续;增强了自我修复能力,使中国共产党的“肌体”充满生机活力;巩固了全党的团结统一,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不断提升;注入了新动力,使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深入发展。
(六)经验及启示:做到“四个坚持”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科学理论为引领,以宏远战略为目标,以扎实的行动为举措,推进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并取得了卓越成就。不仅如此,更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事业发展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
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1. 精神引领,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铸牢理想信念的根基,深入推进灵魂工程,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2. 宽严相济,即坚持“路线是‘王道’”与“纪律是‘霸道’”的有机统一,做到既宽又严,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保障有力;3. 破立并举,即坚持弃旧图新,实行自我革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能力,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4. 党性自觉,即坚持以党性为统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始终根底深厚、扎实推进。
三 成果的价值
(一)学术价值
当下学术界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于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怎样推进的,其布局如何,取得了何种成效,以及基本经验应该怎样总结和概括等,学术界还没有系统而深入的探究,因而该成果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该成果对于党内政治生态理论的分析、对于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历程的“叁阶段”划分、对于以“叁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为核心的总体布局——“六立”的阐释、对于基本经验“四个坚持”的概括和总结等,都使该成果的研究富有一定的创新性。就党史党建研究而言,该成果弥补了延安时期革命史、局部执政史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深化拓展了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尤其是党建“伟大工程”的研究。
(二)应用价值
该成果是一本系统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专著,也是一本党内政治建设的专著,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1. 可以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参考和借鉴;2. 可以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良好的行政生态和社会生态提供参考和启示;3. 可以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