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空间问题研究

2021年03月08日15:33

广州大学胡潇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空间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础窜齿005),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姚华松、王小萍。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空间问题的研究,在马恩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多方面地涉及他们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而且作为一种基础性理论,还广泛渗透在其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学、生态学和文化学的问题阐释中。该成果对这方面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幸被遮蔽了的许多丰富思想,给予足够关注和深刻阐释,纠正了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解释中存在的某些偏颇与武断、浮浅与误判、碎片与畸义,有益于还马恩学说之整体性、科学性、原生态的真面貌。尤其对“西马”学者未曾言及的马恩空间学说的理论来源,马恩空间学说生成发展的逻辑,马恩空间理论的学理结构及其学科的分置与自洽,马恩空间学说的当代意义、成果做出了说明,有助于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理解马恩学说本身,激活其空间理论内蕴的当代解释力,推动整个马克思主义工程的建设。同时对于深刻、正确地解读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及其与马恩原生态理论的渊流关系,正确借鉴西马学术思想,研判和发挥其中国意义,亦有多方面的重大理论意义。

从实践而言,世界人口迅猛增长,土地、资源及生存空间的短缺与拥挤不堪,极大地加剧了人们对空间的关注与占有欲。各国生存空间的争夺日益加剧,土地和居住空间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课题成果对土地、空间的资本化运作,伴随广大农村的城市化,生存空间的占有与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分配、占有的公平正义,空间再造、空间表达等现代与后现代的紧张问题做出了探讨和说明,有助于空间的分配、利用、建构、管理问题的解决。同时对现代建筑技术的超常运用,空间设计的“句法”革命,空间生产超常的赋义与释义,电子文化网络生成的虚拟空间、想象空间及空间表达和交往的崭新样态与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行为的“泛在”和“脱域”等,给出了新的思考和分析,有助于国家领土空间安全,城市化合理推进,产业合理布局、耕地生态有效保护,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战略安排。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涉猎内容较为广泛,但总的题旨集中,就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下展开对人类生存空间的考察、探讨和解释。全书分列十七章和一个附录,但内容集中分为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部分:设两章,即《空间的社会逻辑》、《社会形态的空间界画》。以马恩文献为基本依据,结合对人类空间实践的历史和现实考察,着重梳理和阐发了经典作家的空间社会学思想,为全书的立论和具体问题的展开分析确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

第二部分:设四章。其中《空间的生产与生产的空间》,以马克思对于空间与生产活动之关系的微观论述为出发点,从物质生产的微观分工协作着眼,论述不同生产方式有不同的空间组织,肯定了空间节约的生产力意义以及特定空间秩序对生产力的反制和创造,为空间的经济诠释奠基。《生产关系的地理学叙事》,则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关系建构地理环境及诸空间要素的相关性、互动性方面,探讨了物质生产和生存空间相互创造、相互生产的依存和联动机制,对唯物史观的经济地理学内容进行了发挥。

《经济空间的“中心”与“外围”》,则结合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划和生产力布局,对中心与外围的空间关系,从分工和协作、经济落差、科技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原因做了分析,批评了以往的世界经济空间秩序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世界意义给出了空间论的说明。《生产关系空间构型中的“泛在”和“脱域”》,依据当今条件,探讨了生产关系跨国土空间建构的新现象,对全球化做出了新的诠释。

第叁部分:设叁章。其中《空间政治学言说》,从政治生活的阶级分野、权利配置与组织运行的空间秩序、规范、要求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挥了马恩对于以当年英国工人栖居空间的考察为出发点对政治空间论说的思想。《空间正义的叙事逻辑》,则以马克思的正义论和空间社会、政治分析理论,剖析了当今空间正义的诸多问题,为强化其当代解释力做出了创新性尝试。《意识形态的空间赋义》,则对政治中枢、政治宣教场所和公共政治活动空间的意识形态赋义和释义,做出了实证分析和理论说明,进一步具象地揭示了空间的政治意韵,同时为从空间政治言说转向空间文化诠释提供了过渡环节。

第四部分:设六章。《马恩对于空间现象的文化解读》,从经典作家的相关文献梳理中,聚焦于对空间距离、城乡关系、环境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气象的透视,抽象、凝练出他们的空间文化理念,为本部分的各章论述奠基。《诗性空间的思辨》,借助于海德格尔对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之着名命题,对“筑、居、思”的内在文化关联做出思辨,揭示空间文化意识与空间生产尤其是栖居的交互作用和规定性,推进空间文化与实践的逻辑解析。《空间文化释义分类》,就如何处理空间文化解释中的主、客体之间以及空间实践与空间文化意识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方法论分析。《空间意象经营的文化机理与“句法”》,以建筑现象学的背景知识为支撑,对空间景观的意象营构之文化机理和建筑的空间“句法”,在相互印证的基础上做了分析,使空间生产的文化嵌入和象征性表达获得了某些专业性诠释。《“场所精神”与文化空间》,把文化的空间生产和形塑具体化入场所精神的解读,通过对场所精神与栖居主体生活方式交互创造的机理性分析,使之获得具体的带有实证意义的说明。《空间文化现象解读的主体性与历史性》,在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中具体探讨了空间文化的演变以及解读方法的历史具体性,强调主体文化的涵构对空间文化生产和认知的人学规定性。

第四部分:设两章。其中,《社会行为方式变革的空间审视》,立足于当代社会生活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全球化、网络化的时空处理方式,对生活世界时空关系的转型、网络虚拟空间与社会知行方式变革,进行了社会行为的空间机制分析,使该成果的研究强化了时代感和现实性。《当代空间思维逻辑与社会认知》,作为全书的思维高朝,以当代空间实践的空间性特征凸显为依据,就社会行为中的偶然和必然、原因和结果关系,给出了时空分析的全新思考和阐释,并将这一空间思维的时代特质给社会认知的深影响做了说明,强化了该成果研究对于社会现象的哲学穿透力和解释力。

最后,设附录一章。《恩格斯空间理念的辩证释义》,就空间与物质运动、空间的有限与无限、空间认知的感性与理性等叁个方面,展开了对恩格斯自然空间论的辩证法分析,借以为对人类生活空间的唯物史观研究和阐释,提供科学哲学或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三 成果研究方法的创新程度、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

方法创新和建树

(1)立足空间与物质运动“相互存在”的自然科学基础,把社会实践及其主体、组织、关系都作为物质性的空间事件、因素纳入空间分析中。同时对西马学者提出的“空间生产论”,结合生产方式与空间的交互作用关系,进行空间事物“接触律”、“自组织律”、“耗散结构论”、“建筑现象学”等科学性的解释,丰富和延伸了它们的解释力。

(2)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个系统的交互作用和彼此创造、规制的机理,揭示空间生产、栖居的社会逻辑,以及社会行为的空间法则与秩序,把社会行为的空间论和空间现象的社会—历史观审视结合起来探讨,将马克思对于“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相统一的学说,在空间社会学论域中给出唯物史观深入而多维面的当代阐发。

(3)把当代自然科学技术服务的“泛在论”和全球化、网络化带来的人类行为、社会关系建构的“脱域论”有机结合起来,对生产关系跨国土空间构建的崭新社会现象,进行了经济—社会层面的多向度分析,丰富了生产关系理论的当代语义和解释力。论文发在《哲学研究》上被新华文摘转载论点。

(4)着力于对经典文献的探赜索隐,进行某些创新性思考和解释。对马克思《57—58经济学手稿》中提到的以人类社会生活空间的城乡结构特征,当作人类历史形态划界的又一尺度,做出了新的解释:古典古代社会是城市农村化,中世纪是从农村出发城乡平行发展的社会,工业社会以来是农村城市化的社会,共产主义是城乡融合的社会。这一社会形态的空间标志在马克思那里是与所有制、人的自由尺度等社会划界尺度并用的。此前国内(国外资料无法查全但本人没有见过此说)未见有人对这种社会划分尺度做过解释。

(5)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介入问题的分析,依据现时代翻转了马克思当年“以时间消灭空间”的命题,而形成“以空间压制时间”的现象,在强化社会问题空间解释的过程中,把液体中或气体中微粒子的“布朗运动”法则引入空间说明,对空间并存事物的横向交互作用系与时间轴上历时态的因果序做了比较研究,揭示了空间事物交互运动的非线性复杂机理。同时对社会生活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创新性地给出了时、空分析,进一步诠释了社会生活的“云”、“钟”法则,为深刻理解社会行为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关系提供了一种空间论的新解释。

成果特色

其一,注重学理性和现实性的高度一致。如空间正义一章,深究了马克思空间正义学说,从产权与人权关系的理论,以及空间的连续性与间隔性关系方面,对问题做出了新的诠释,且直击当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某些乱象,让言之有物。

其二,注重返本开新,正本清源。尤其在研讨马恩空间学说和西马空间社会学诸家关系时,特别重视经典文献的开掘和梳理,重视厘清它们与后学西马的思想源流关系,重视各方大家的思想开放和相互对话,活化经典文献的时代性和解释力。

其叁,自觉坚持马克思说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差异与统一。研究从问题开始注意和“主义”结合,由个别而一般,强调多方面介入和一以贯之的思想原则。叙述则强调语义逻辑的清晰和言说证据的翔实,重视语境的历史具体性,注重广纳群言,多方鉴证,多学科商谈,克服架空思辨的苍白,增加论说的厚实与知识的有效支持。故论着中较自觉地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做哲学的冶炼和锻造,形成有知识含量的论述。

四 成果的价值

成果实现了马恩的空间学说和后继者的广泛对话,这使西方所谓的社会科学研究“空间转向”命题有了一个恰当的源流交代和评价,不无限拔高也不盲目否定其理念。同时,结合当代全球化、城市化、网络化新态势,展开唯物史观空间论与现实生活的深入对话和验证,既时代性地活化了理论的解释力,也审视了当代空间实践及其正义性、科学性的品格,对现实生活有所批评与鉴证。再有,对空间生产和栖居进行多学科介入的唯物史观研究和言说,不但在内容上丰富了这一学说,而且在方法上也有助于它的某些进取,如自组织理论、空间事物的“布朗运动”机制分析等科学知识的引入,对于正确认识必然与偶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社会生活中的规律性和自由意志等关系的言说,都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责编:刘琼、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