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商学院董直庆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方向和生产率提升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叠闯尝031),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中等收入阶段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和生产率提升研究》。课题组成员有:王林辉、蔡啸、李政、蔡玉程、胡果荣、苗淼。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性与技能偏向性均逐渐减弱的特征,且对要素生产率形成非对称影响。现有研究更多关注中性技术进步,忽视技术进步发展的新态势,并未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轨时期技术进步方向的形成机制,也未能深入研究技术进步偏向性与生产率提升的关系。因此,该成果演绎了技术进步方向的内生化过程,深入研究了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技术进步方向的形成机理,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生产率的非对称作用机制,研究极富理论价值。转轨时期要素低效配置甚至错配现象普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低且改进空间过于狭窄。该成果在技术偏态约束下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考察偏向型技术进步及其与要素错配对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提高要素质量、偏向型技术进步、要素适配性及要素结构优化方式,丰富生产率提升的思路,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技术进步方向的形成机理及其作用效应
建立技术进步有偏型颁贰厂生产函数,在资本与劳动及技能和非技能劳动要素层面,分析技术进步方向的内生形成机理。发现技术创新利润决定技术创新方向,技术进步方向存在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其中要素价格、市场规模和路径依赖都将有效影响和改变技术进步方向;要素投入并非外生影响技术进步方向,要素质量和要素投资利润率变化将耦合发挥作用改变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偏向强度。同时,在技能与非技能劳动层面引入个体的教育选择内生化技能劳动,发现技能劳动通过教育回报率改变劳动供给进而转变技术进步方向。
2.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资本生产率关系
该成果从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角度构建理论模型,演绎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层面的偏向性与资本生产率的作用关系。结果发现:(1)技术进步偏向于何种要素取决于技术进步的要素相对增进形态,但在不同要素替代弹性下技术进步方向不同,技术进步偏向性受市场规模效应和价格效应共同影响;(2)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资本生产率作用显着,且与资本质量有关,技术与资本的融合程度越高,资本质量提高的速度越快,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资本生产率的影响就越大,将通过节约资本使用和提高资本质量方式提升资本生产率。
3.技术进步偏向性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该成果建立包含资本、技能和非技能叁要素的双层嵌套颁贰厂生产函数,在技能与非技能劳动要素层面分析技术进步方向与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同时,构建劳动力质量结构指数,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考察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劳动力质量结构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结果发现:(1)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与劳动生产率表现出显着相关性,表明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将通过提高技能劳动生产率方式改变整体劳动的生产率,当然,由于技能和非技能劳动供给的影响,当技术进步偏向于提高技能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可能抑制非技能劳动生产率增长;(2)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劳动力质量结构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着为正,技术进步偏向性通过优化劳动力质量结构方式提升劳动生产率。
4.技术进步偏向性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
该成果从技术进步方向视角分解经济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估计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之后从技能与非技能劳动视角构建颁贰厂生产函数,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解成技能劳动效率变化率等四种效应,并分别考察这四类成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结果发现:(1)在中等收入阶段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显着为正,表明技术进步朝偏向于资本和技能劳动方向发展,中等收入阶段和低收入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和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的贡献存在差异,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在中等收入阶段仍是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2)基于技能与非技能劳动的分解结果发现,非技能劳动效率的变化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贡献强度逐年提高,说明现阶段非技能劳动在劳动就业中仍占决定性比重,非技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发挥主导性作用,忽视非技能劳动效率的提升将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5.技术进步偏向性、要素错配及其效率损失
该成果引入不完全市场条件,采用要素错配系数表征要素错配水平,测算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要素错配度及其引发的效率损失情况,并进一步考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结果发现:(1)我国地区和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和资本错配,要素拥挤与稀缺现象并存,相对于劳动,资本错配更突出,要素流动障碍引发我国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存在较大差距,实际产出约占潜在产出的64%~70%,中等收入阶段要素配置效率持续为正但逐年下降,资本错配改善提高产出效率约1.17%,而劳动错配改善提升产出效率约0.31%;(2)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主要归因于要素投入贡献,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甚微,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错配的作用存在双刃剑效应,却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方向的适配性
该成果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叁部分———资本增进型、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以及技术进步偏向性效应,分析叁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结果发现:(1)全样本八大产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效应罢叠颁均为负值,表明产业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方向非适配,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中等收入阶段,各产业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呈现惭形特征,由于工业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互为替代关系,要素供给能够适应技术进步方向的变化,从而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其他行业技术进步方向与要素禀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配导致罢贵笔增速下降;(3)测算八大产业中等收入阶段资本与劳动错配系数,从另一视角解释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的适配性问题,印证各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差异,从八大产业要素错配方面来看,只有工业行业资本错配系数相对接近1,表明中等收入阶段工业技术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既来自资本要素配置效率,也来自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方向变化的适配性。
(二)对策建议
1.对于转变技术进步方向的政策建议
在特定要素禀赋条件下,技术进步方向存在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技术进步偏向性方向和强度差异将非对称改变要素生产率和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如何转变技术进步偏向性方向成为关键。依据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制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政策,激励技术创新朝节约稀缺要素或使用丰裕要素方向发展。
2.对于劳动力质量提升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劳动力质量,满足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环境下经济发展对技能劳动的需求,提高劳动质量方式提升劳动生产率。我国劳动参与度、适龄人口和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力数量减少且人口红利消失,制定不同类型的教育政策和再培训政策,激励提升劳动力质量将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
3.关注资本质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一方面,技术进步愈加表现出与资本相耦合的趋势,伴随我国技术进步和技术差距缩小,需要制定不同类型技术产物进口激励政策改变技术引进结构,提高技术引进的效率。另一方面,生产率提升将更依赖自主研发,制定技术创新和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将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此外,在中等收入阶段,前沿技术进步将通过提升资本质量方式提高要素生产率,我国设备资本相对于建筑资本的质量提高更快,制定不同类型资本品的进口政策及机器设备升级改造激励政策提升生产率。
4.对于消除要素错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一方面,通过深化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我国金融业对外资本和民资的开放度,减少管制并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本,提升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优化配置资本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提升劳动力配置效率。重视劳动力非自由流动引致的效率损失,减少劳动力跨行业和跨地区转移的障碍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鼓励劳动力的跨行业和区域流动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
5.对于提高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方向适配的政策建议
技术进步方向通过改变要素生产率和要素报酬方式改变要素结构,而要素禀赋和要素结构会通过要素丰裕度和要素质量方式,改变技术创新效率转变技术进步偏向性方向和水平。依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资源禀赋特征,制定适宜技术进步政策和要素激励政策,优化要素结构提高技术和要素的适配度。
三 成果的价值
我国经济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现阶段人口红利减弱、要素产出弹性逆转、要素投入规模下降导致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存量要素、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要素质量、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技术进步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前技术进步愈加表现出资本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方向转变对要素生产率产生非对称性影响。该成果创新性地分类演绎技术进步方向的内生化过程,深入研究中等收入阶段技术进步方向的形成机理,分析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生产率的非对称影响。其次,转轨时期要素低效配置甚至错配现象普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低且改进空间有限,该成果从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考察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及其方向对生产率的影响,进一步考察要素禀赋和技术进步方向的适配性问题。该成果弥补当前技术进步方向和生产率领域的研究局限,提出技术进步方向和生产率提升的相关观点,具有较为理论价值。同时,利用宏观总量、产业和地区层面数据,考察技术进步方向、要素错配、生产率增长来源,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解释中等收入阶段生产率提升问题,有助于实体经济选择适宜性技术进步方向,制定生产率提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