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叶继元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服务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础窜顿082),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有:朱强、彭洁、华薇娜、郑德俊、袁曦临、范佳佳、王雅戈、谢欢、陈铭、魏瑞斌、郭春侠、刘延淮。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趋紧迫,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能源资源危机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推动的重点。我国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对我国在中长期内能否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撑与保障。无论是公司的技术创新、公共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还是政府机构的制度创新,其创新过程的本质都是信息知识的生产、转移与扩散,都离不开大量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与信息服务的支撑。
因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信息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是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信息服务行业迎接知识经济社会挑战、快速成长的契机,也是图书情报学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密切与产业部门的联系、适度拓展学科发展空间的良机,尤其利于数据挖掘、信息咨询、知识管理等相关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发展。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需求分析
该成果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的存量、增量和用户需求、服务模式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就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多维分析,对典型战略性公司和信息服务公司、事业性信息机构进行了详细考察。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需求是多样化的。
在宏观层面,需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信息、市场信息;中观层面需要掌握问题针对性的行业信息、学科专业信息、专利信息、标准信息和技术报告以及竞争对手信息等;在微观层面需要了解相关的技术动态、产物推介、公司信息、新闻资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需求除了要求新颖性和专业性之外,最重要的是前瞻性,要求能够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与之相对应,我国目前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情报研究所以及各类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平台,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区域分割严重,分布不均匀,且专业化水平低,协同程度低,服务功能单一,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模式的研究,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服务中,使得不同类型的信息服务机构之间能够协作、共建,通过市场博弈,达成公平竞争和合作发展,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全面、权威、经过深度挖掘的知识服务。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的存量与增量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信息资源数量不足,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和区域等分布不平衡。我国目前“叁大系统”分散多头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布局上,缺乏全局观念、统一规划与组织协调,各地的信息资源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各省市未能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进行整体规划,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的建设过度趋同,层次结构不科学、空间布局不合理,进而造成总体布局规划和分工协作能力差,资源配置失衡。
一方面大量文献信息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降低了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的产生与利用的主体,公司也未能认识到自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的生产者之一,没有意识到各个公司自身工作和创新的需要所生产出的大量信息资源,也可以加以有效管理和共享利用。
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主要有:(1)跨区域、跨组织之间信息沟通和资源整合机制不健全,缺乏信息资源协调管理机构,难以推动区域间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2)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约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信息服务机构和信息用户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与此有关的奖惩制度;(3)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僵化,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及时调整相应的信息服务模式;(4)我国信息资源产权结构单一,信息资源市场开放不足,未引入竞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造成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低、信息资源产业规模较小、缺乏国际竞争力。
(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及用户需求的特点,该成果在一般产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创建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资源现代管理体制,实现对大量信息资源的占有和实现快速高效的知识信息的转移和扩散,以适应产业的信息需求;将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拓展到商业信息资源的建设;相应地,将计划配置信息资源扩展到以市场为主配置信息资源,构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分级分工保障体系。
将传统的以学科组织信息资源扩展到以主题(问题)组织信息资源,创新信息服务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突破传统叁大系统各自为政的壁垒,通过将现有的信息资源的增量和存量重新配置和整合,有针对性地重点保障“强知识吸收能力公司”,提升整个集群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提高集群获取外部知识的有效性。
具体包括以下叁个方面。
1.建立统一开放的公司信息资源系统的架构模型
采用协作共建模式,形成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社会力量作为补充,以国家公司信息门户和地方公司信息门户纵横相连的数据门户联盟。在内容建设上坚持“四个统一”的原则: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建立追踪全球技术前沿和进展的信息发布系统。组织专家对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标引等深度整理加工,建设权威全面、专业实用、方便用户并操作快捷的新兴产业专题信息数据库,切实发挥信息资源在自主创新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2.改变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组织的模式
以公司的真实信息需求为基础,由“学科拼图式”的分类体系为主,转向为公司“量身定做”的“主题导向式”为主的知识组织模式,“主题导向式”的信息组织模式能够改变图情机构以学科分类为主体的旧有模式,从而更有效服务于公司对创新的需求,同时也促进图情机构信息资源的流动,提高其社会利用度。
3.创建我国数据开放的路径
借助于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新技术,实现数据开放是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政府数据开放的经验教训,从管理体系建设、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发展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等方面提炼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开放的一般路径。
(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信息生态理论引入新兴产业的信息服务系统,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相应的生态因子,运用结构方程构建信息服务系统中的生态因子之间及其与信息服务绩效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围绕新兴产业的信息共享目标,提出新兴产业信息生态链的管理方式,提出了适应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以服务策略为导向、以内容共建为导向,以及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叁种信息服务模式,并借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术生产与转化的模式。
三 成果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适应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该成果在一般产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将传统的以学科组织信息资源扩展到以主题(问题)组织信息资源,以适应产业的信息需求;将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拓展到商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将计划配置信息资源扩展到以市场为主配置信息资源;将传统的文献服务扩展到知识信息、情报信息服务、增值服务(现代服务业)。将从技术角度研究保障体系扩展到从技术、经济、人文、管理等全方位进行研究上,尤其突出应用特色,服务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适应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模式
围绕新兴产业的信息共享目标,提出新兴产业信息生态链的管理方式,具体包括信息共享管理、信息产权管理和信息环境管理。该成果选择现代中医药这一传统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建立以中医药期刊、数据库、专利、经验方、成方等为主体的中医药专题数据库,及覆盖基础研究、临床实验及后期临床使用的现代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并建立中医药全球前沿和进展的信息发布系统和中医药循证医学系统。继续提供动态交互的、智能推送的知识服务,为大中小公司服务。
四 成果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该成果改变了以往局限于图书馆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的惯性思维模式,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统筹规划、精心布局,有效地整合全社会的信息资源,提出了产、学、研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网络信息服务新模式,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知识转化和扩散进程,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该成果探索了信息资源、信息、文献、数据、学术图书、学术着作、学术专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服务模式等概念,为奠定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基础做出了努力。
该成果认为,在国家宏观层面上通过信息政策法规的保障,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在新兴产业集群的中观层面,建立具有问题针对性的,促进信息和知识资源转移、扩散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在图书馆、情报所以及各类型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的微观层面,架构起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有效能的信息服务机制。由此形成合力,为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全程的信息资源保障,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服务能力。
该成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服务模式所进行的研究拓展和丰富了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理论。
(二)应用价值
该成果应用价值在于,选择现代中医药这一传统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建立了以中医药期刊、数据库、专利、经验方、成方等为主体的中医药专题数据库,及覆盖基础研究、临床实验、后期临床使用的现代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同时,建立了中医药全球前沿和进展的信息发布系统和中医药循证医学系统,并运用“全评价”分析框架对生物医药网站信息资源进行了评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范例和样本,在实现路径、需求市场和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为行业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