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国经济2021新年论坛暨首届重大课题首席专家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论坛由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南京大学长江叁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北京朗姿韩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主办,来自全国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约50人与会。
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为主题,旨在基于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课题研究成果,搭建专家团队、研究资源交流对话的平台和纽带,共同碰撞思想、深研学理,为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构建学术研究向智库成果转化的机制,促进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良性结合,为促进知识溢出及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探索新途径。
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主持。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许益军在致辞中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面对“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有堪当大任的高水平智库和专家团队,以“理论之思”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本次会议汇聚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充分体现了我们社科理论工作者立时代潮头、为人民立言、为时代发声的使命担当和理论自觉。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安同良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南京大学经济学科的“四个一”特点:一支以洪银兴书记、刘志彪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师队伍,一套精密科学的课程体系,一支以马克思主义精神为指导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队伍,一套把科学研究转化为实践的机制。
主旨演讲环节,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洪银兴、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诗一、南京大学长江叁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沉坤荣分别发表题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全球化:从客场走向主场》、《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共生共荣推动金融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百年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旨演讲。
洪银兴教授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新发展格局。他指出,国民经济循环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再生产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入新时代,面对全球化的新变局,以外循环为主体转向以内循环为主体,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外向度高的地区转向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二是产业链循环由外转内。转向以内循环为主体,需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内需需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供给侧发力要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其基本路径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涉及我国的开放型经济的战略性变化。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也是基于资源禀赋的劳动和资源的比较优势终结的过程,需要在创新驱动基础上培育核心技术的竞争性优势,这就要求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开放模式转向内需型开放模式,着力点在于发展以创新为导向的开放型经济。
刘志彪院长探讨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经济全球化问题。他表示,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也是双循环形态,不过这种双循环对中国来说是客场全球化,其特征是两头在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进大出。而现在主客观条件都不允许继续实施这一战略,全球而言很难容下中国这一超级能力提供者,国内而言赶超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主场全球化使内需成为实现新一轮全球化的战略工具、资源和手段,而实施主场全球化战略的基本前提,是假设国内形成了强大的内需或全国统一市场。主场全球化下,中国市场就是全球市场,中国既是世界供给中心又是需求或市场中心,中国公司将逐步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链主”,要首先培育出市场驱动型骋痴颁的“链主”,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引导下,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经济,最终实现“技术或供给驱动型的骋痴颁链主”。他最后强调,加速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对内开放促统一市场建设。
陈诗一教授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例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失衡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很好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效弥合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数量差距,但是也增加了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拉大了经济发展质量鸿沟。这启示我们传统的区域发展政策容易引发地区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的矛盾,无法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模式,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相矛盾。我国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均衡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统一,避免传统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所导致的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矛盾。未来西部大开发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政策的谋篇布局和设计优化必须自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基本模块,才能更好地绘制航线以免走弯路从而径直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范从来教授认为,金融与实体经济要实现均衡发展需建立共生共荣关系。他表示,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金融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就像生物学中的种群,是一个共生体,两者之间的均衡发展就是要互利发展,共生共荣。在共生关系中,共生单元的利益分割决定着共生模式,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能不能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关键在于二者如何分割共生利益。中国目前面临金融盈利高、实体经济盈利低的严峻现实,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的利益结构急需调整。金融应通过适度降低利润分享份额,支持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金融业的利益诉求才能有效实现。可以通过两个思路调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利益分享关系:一是降低金融服务的价格,二是放松金融业的进入门槛,通过竞争抑制垄断溢价。
沉坤荣教授指出,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需要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更深层次的改革要效率,向更高水平的开放要活力,向更优载体的建设要潜力,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动能。他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了透视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和未来之路。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不断驱动的,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功能的互补,总体而言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常态,地方政府行为引起的区域竞争却愈演愈烈,合理的约束机制被不断突破。市场功能很大程度上被地方政府所取代,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似乎已经超过正面效应,集中体现在环境治理、金融资源、土地出让叁个方面。因此,由中国的客观现实到中国的理论研究,一定要把握住中国情境下最为特色的细节,直面中国经济的鲜活现实。这种现实就是不完善的市场与强有力的政府,如何矫正地方政府之间异样的博弈,是决定中国经济未来能否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
随后,1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和学术期刊领导分别围绕各自课题研究成果作了题为《对于需求侧改革的几点思考》(臧旭恒)、《两业融合的测度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杨蕙馨)、《双循环格局下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绿色发展的协同脉络与安全保障》(黄德春)、《东亚同文书院调查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周建波)、《中国经济学的一个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李曦辉)、《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的中国制造业创新政策》(贺俊)、《中国情景下创新政策如何纳入公司创新活动与生产决策》(石奇)、《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陶锋)、《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及相关重要问题思考》(文传浩)、《在发展主线上拓展需求》(叶初升)、《我国应加快形成产业链政策体系》(俞荣建)、《新一代人工智能与要素生产率提升》(杜传忠)、《理解改革:中国特色政策试点的内在逻辑》(刘瑞明)、《主动扩大进口与构建新发展格局》(魏浩)、《环境目标约束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余泳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韩剑)、《新一代技术革命与产业化的关键特征是什么?》(郑江淮)、《低利贷款、扎根渗透与相互赋能——北海银行低利贷款的启示》(魏建)的主题演讲,就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新格局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