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建军,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新疆师范大学教授
自2012年受到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学术期刊资助以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先后荣获“中国百强报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学科最受欢迎期刊”称号;跻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颁厂厂颁滨)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五核心期刊行列。在2019年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对受资助期刊阶段性评比中,荣获“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优秀期刊”称号。2016—2018年,《学报》影响因子连续叁年位列全国高校综合类学报首位。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版)》数据显示,《学报》复合类即年指标为4.069,期刊综合类即年指标为3.119,此两项数据均位列全国文科类2337种来源期刊第一名。
《学报》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把刊物做到全国期刊前列,实现了西部地区学术期刊的新超越,取得这样显着的成绩呢?概括起来,主要是在办刊理念上实现了叁个转变。
由“被动等稿”到“主动约稿”
面对先前“等米下锅”的瓶颈和僵局,《学报》扭转思路、发扬敢于争先的精神,下功夫做好选题约稿工作,认为期刊的品位是约出来的,期刊的格局是约出来的,期刊的亲和力是约出来的,期刊的美誉度是约出来的,要约有思想有灵魂有生命力的文章。
不约稿,没有出路,一约稿,难度不小。向名师大家约稿对于很多西部地区期刊来讲的确是件大难事。约稿更多时候意味着杳无音信、焦急等待、一挫再挫、无所适从……但约稿就要不畏失败、越挫越勇;就要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学报》正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碰壁”和不断煎熬的过程中顽强挺过来的。优质稿源永远是稀缺资源。约稿不约仓促的,只约有准备的;不约不合适的,只约对路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目前,《学报》的内外稿发稿比例基本保持在1∶9,专家约稿量占年度发稿总数的90%以上。
把工作当事业干的时候,用心就会成为一种常态,用情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经过奋勇拼搏,学报实现了由被动等稿到主动约稿,再到好稿“不请自来”的转变,这既是约稿理念的转变,又是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办刊机制的转变。
由“学科综合”到“问题综合”
《学报》资源、人脉、平台曾经皆“穷”,但学报人“穷”则思变,以敢于创新的精神和敢吃“第一个螃蟹”的胆识,克服综合性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学科拼盘”弊端,倾力向“问题综合”的办刊新方位转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期刊引领也一定要从问题开始。要努力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探究中国和世界的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学报》聚焦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瞄准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热点、难点、焦点话题,围绕“一带一路”“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互嵌型社区”“老龄化与养老问题”“民法典”“垃圾分类”“生物安全”等专题开展一系列选题策划并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重视现实命题,回应时代关切,以提高学报的现实感知力、学术洞察力和问题应对力,充分彰显学术期刊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学报》注重对前沿学科、前沿观点、前沿思想的深度聚焦和广度延展,开辟“中国知识体系问题研究”“中国学派”等专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标识性原创概念的内涵、特点、原则、主线、进路展开深入研究,突出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对“丝路学”学科体系进行建构,重点打造学术上的“丝绸之路”;对“边疆学”的学术思想、学术命题、学术观点、学术话语以及学术标准进行深度探究,推动学术共同体建构。
《学报》驰而不息加强对前沿问题的关注和追踪,同时注重引领意识,下好先手棋。在党的十九大召开13天后,《学报》便推出《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力作,目前下载达66315次;在“一带一路”概念刚提出的时候,学报便率先发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一文,迄今已被引用721次;在学术界广泛开展5骋研究之际,学报就已策划选题对6骋展开前瞻性研究,力求在深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认知、新话语、新技术、新方式,开拓新视野、新局面、新境界。同行期刊主编叶祝弟发表文章对《学报》“极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和前沿问题的把握能力”给予充分肯定。
由“国内眼光”到“全球视野”
《学报》有一段时间沿用内向型办刊模式,拘泥于本校和本区这块“自留地”,没有采取开放型办刊的思路,把区域和全球纳入视野。随着期刊自身的不断探索和进步,学报人不再“坐井观天”,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去工作和奉献,开始致力于“全球视野”,强化“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的话语建构,引导学术界就相关话题展开研讨,以扩大学术交流的“基本盘”,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将《学报》建设成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的中国一流学术期刊。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学术表达与话语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智力资源,组建国际化学术团队。《学报》先后聘请法国学者皮诺、德国学者茨默等5名专家担任学报国际编委。充分运用编委的国际眼光、学术背景、责任心和主动精神,通过多学科编委的思想碰撞和协同,通过学术话题的中外共享,力求探究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作为在国内期刊界第一家开设“诺贝尔获奖者论坛”专栏的《学报》,邀请美国诺贝尔生理学获奖者埃里克·坎德尔撰文《新心智科学与知识的未来》,该文属于心理学学科前沿成果,《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切实提升了中国期刊的国际话语参与和设置能力。《学报》还开辟“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专题,迄今已连办8期,刊发《牢牢把握并主动创造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等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文章,力求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学报》增设了俄文目录、俄文标题、俄文关键词和俄文摘要,分别用中文、英语和俄语传播,面向中亚,旨在扩大期刊的俄语学者圈和学术圈,传递《学报》最新研究成果,提升中亚研究的学术话语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让中文学术期刊走向世界。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学报》一直践行既导刊、又导人的办刊理念,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党和人民做学问,做党和人民的学问,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