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对于创立大乘佛教汉传量论体系的深度思考

2021年11月18日08:45

贵州大学张连顺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佛教量论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叠窜闯005),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方岚、胡嘉明、甘进、陈龙、张俊祥、姜铁稳。

一 研究背景

印度大乘佛教历经中观、唯识、量论叁个重要阶段。其中,由“陈那八论”所开创进而由“法称七论”集其大成的佛教量论,以其认识论与逻辑学的缜密建构,不仅标志着大乘佛教显宗理论的内在完成与终结,而且是由显宗过渡到密教的最后桥梁。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由于法称《正理滴论》、《释量论》以及陈那《集量论》注释本等古典梵文写本的相继发现与整理,先后经由“列宁格勒学派”、“维也纳学派”、“弗吉尼亚学派”以及有着深厚佛教根基之日本学界等近百余年的努力,终于佛教量论成为国际学界佛教研究领域一大“显学”,并且逐渐成为东西方比较宗教学、比较逻辑学乃至比较哲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其学术影响日渐深入与广泛。

一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大唐汉地高僧玄奘大师分别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二十叁年(649年)先后译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陈那菩萨的《因明正理门论》之“因明二论”(分别简称为《入论》、《门论》),进而由文轨、窥基等创作出作为唯识学初阶的“汉传因明”之“唐疏”系列,成为“汉传因明”的直接源头;同时,藏地文化逐步完成了由原始苯教向大乘佛教的深度转型,并且从“前宏期”到“后宏期”,印度本土的量论经典几乎全部被译成藏文,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藏传佛教最为基础性的显宗理论体系即“藏传量论”。从“因明”到“量论”,不仅诠显出早期唯识宗“随顺圣言之唯识学”到晚期“随顺正理之唯识学”的内在转变,而且由于量论的鲜明主张(取消圣言量)与认识论、逻辑学、语言论(即遮诠论)、解脱道“四位一体”的独特构造,进而成为独立于“唯识”“因明”体系之外具有自身可靠性与完备性的学术分野。不过,由于古典时代汉传佛教并未系统译出印度量论的基本着作,尤其是法称“七部量论”一无所传,故从严密的佛教史向度来看,并未形成古典时代“汉传量论”的理论系统。因此,基于古典时代良好的“汉传因明”基础,基于近代以来国际视野对“藏传量论”研究的丰赡积累,尤其是基于已故法尊、吕澂、欧阳无畏、王森、韩镜清等前辈大德的量论汉译文本以及近百余年来中华本土学者几代人薪尽火传的不断努力,进而从学术构建的深度自觉出发,系统疏释陈那、法称的量论原典,建构“汉传量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形成国际佛教量论研究视野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量论系统,最终完成由“古典因明”向“现代量论”的创造性转型与发展,乃是目前我国佛教学术研究领域一大最具前沿价值的重要课题。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该成果正是基于如上所述国际、国内学界的整体背景以及佛教量论研究的深层诉求而展开对研究计划的具体实施,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宏观向度对古典量论到现代量论内在转变的深度把握,以及通过微观向度对量论文本的精确解读,全面梳理量论史以及量论研究史,核心目的是要真正揭示佛教量论作为独立性学术体系的内在构造,由此展示作为大乘佛教知识总汇之精华的内在学理建构以及其在人类认知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该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具有极强的未来学术的愿景,亦即其将为未来建构汉传量论体系提供基础理论方面的借鉴,对拓展汉传佛教研究领地,提高国内学界比较认识论与比较逻辑学的研究水平亦将提供极好的研究基础与启迪,特别是对推动佛教逻辑高层次人才培养、拓展其研究领域将具真正的促进作用。

三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是基于宗教哲学、逻辑哲学之向度,以认识意动性发生与判断溯源性呈现为本位,对继中观宗、唯识宗之后,由陈那所根本奠基、法称所集其大成,由是而结印土大乘显学之终的佛教量论学术体系的综合研究。课题严密依据现代学术规范,首先阐释佛教量论作为独立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的学术价值以及其作为人类认知基础性方法论范式的哲学意蕴与宗教意蕴,进而展开对相关核心论域及基本问题的宏观梳理、微观阐释。

第一章基于现代学术视野,对近代以来国际、国内百余年来的佛教量论研究作一鸟瞰,对国际学界叁大学派的前后转变、对我国汉传与藏传两路研究的具体变迁做出了系统性的梳理,进而基于对主流方法论的质疑,通过对陈那、法称与康德文本的直接对比,基本厘清“据西释中”方法论的多重困境,由是倡导文本田野与量论哲学相结合的方法论模式,为随后的研究奠定理论理性的坚实基础。

第二章对古典量论、现代量论所关基本概念从词源本然与历史演变的向度出发,界定出其在量论研究中应有的确切意涵,既弄清了古典与现代在学科用语上的根本差别,也厘清了古典量论前后演进在基本概念方面之不同的必然性诉求,就中可以弄通百余年来基于西方视野所形成的“佛教逻辑”这一学术分野所潜含的用语混淆以及内中所显不同的方法论、价值论之取向的一般表征,进而阐释量论研究理应以量论本身为本位的学理要求。

第叁章以基本问题为核心骨架,凝缩梳理从佛陀遍智到中观破立、唯识因明,再到陈那与法称量论、法称后学量论,以及传承至今而日盛的藏传量论的学理演变史,从古典量论思想精要通史之向度,概括并总结出作为大乘慧学在不同阶段的基本风貌,尤其展示印藏量论作为无上慧学在大乘佛教整体进程中突破性进展与方法论突破性建构的独特特征,进而阐明量论在大乘佛教知识总汇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价值。

第四章与第五章是该成果研究的难点与重点之所在,根据近期最新突破性的学理领悟与进展,将佛教量论的内在构造划分为两大层阶:首先是基于“自相论”的第一层阶,内含从“成量论”到“现量论”的内在次第,由此呈现陈那、法称建构量论体系的学理根基、实践依据、价值取向、

终极目的,就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认识论、实践论、道德论、幸福论、解脱道等方面的意涵,可以看到陈那尤其是法称其对人类认知发生与展开的具体研究已经达到洁净精微的程度,其对当代社会基于认知理性重塑道德观念、拓展人生幸福、推进生命价值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其次是基于“共相论”的第二层阶,内含从“因论论”到“遣他论”进而形成“比量论”的内在次第,由此呈现陈那、法称量论体系在人类第二符号认知系统领域的内在构造、呈现次第、终极归宿等诸多意涵,尤其展示了陈那、法称在人类认知、逻辑论证等方面原创性的量论建构,诸如证因论、正因论、系属论、语言哲学论等,特别是在真正完成对于取消圣言量的理论论证之基础上,对立宗命题之本质所透显出的思想开放、生命自由的崭新阐释,表征着佛教量论在印度思想史上无与伦比的原创性贡献与巨大的学理价值。

第六章是基于当代佛教研究之前沿,对一些争议较大、未来性较强的专门问题通过专题论文的形式给予展示,涉及量论比量智的性质、量论与佛教判教,尤其是以佛教量论为基准,基于必须具有可比性这一基本学术原则所确立的东西方逻辑与认知比较研究、东方古典文化内部的中印逻辑与认知比较研究等,在研期间相关研究成果的公布,已经在学界产生一定学术影响,引起同行专家们的高度关注与参与。

四 成果的创新之处

第一,较完备性地建立起汉语系大乘佛教量论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基础性体系。第二,首次基于断代史研究向度系统性展示百余年来学界对于佛教量论研究的历史进程。第叁,依据“自相论”与“共相论”为上位概念,真正揭示出了大乘量论结构的内在奥秘。第四,依据具有真正可比性原则,初步建立起基于量论视野的东西方逻辑与认知的比较研究系统。第五,创造性地运用佛教量论自义比量叁支论式以及藏传量论摄类学辩经系统,首次在学界真正揭示出许慎《说文解字》的逻辑—认知构造。一方面为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论提供了文字哲学层面的学理支撑,另一方面为未来建立汉语“说文辩经”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五 成果的重要观点

该成果形成了如下较为重要的学术观点:第一,从古典量论到现代量论虽然经历了千余年的内在转变,但量论研究的学派风格却有着难以逾越的域限,法称后学所形成的阐义派、释义派、教义派,其与现当代列宁格勒学派、维也纳学派、弗吉尼亚学派有着惊人的相似。第二,陈那、法称的量论之学是“直呈唯识、上达中观、涵盖小乘、开启密教、归宗佛陀”的大乘慧学系统。第叁,佛教量论内在性理论构造的两块基石乃是“自相论”与“共相论”,亦即佛教量论体系得以建立起来的根基乃是量论存在论;从“自相论”到“共相论”的核心是对“分别”(办补濒辫补苍补)这一概念的系统阐释,而其奥义又必须要在佛陀教典如《楞伽经》等中寻得答案,故量论因明“源为佛说”不可撼摇。第四,通过陈那、法称与笛卡儿、布伦塔诺的对比以及量论论式、摄类辩经对《说文解字》内在结构的破译,可以证明虽然不同的民族各有一套说理的方式,但若从认知与逻辑的整体诉求来看,东西方文化的深层确实具有共通性的认知结构与逻辑结构,其差异是表面的而相同是本在的。

(责编:王小林、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