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郑贤章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文佛典与历代字韵书疑难字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叠驰驰08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吴萍、叶桂郴、袁庆述。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佛教源于印度,其最初的经文主要用梵文记录,随着对外的传播,各种语言翻译的佛经出现,记载佛教内容的文本形式多样化,有用巴利文写的南传佛教典籍,有用汉文、藏文、西夏文、契丹文、高丽文、日文、蒙文、满文等书写的北传佛教典籍,其中汉文书写的佛教典籍最为丰富,最为完备,影响也最广。汉文佛典,有历代传承的刻本,也有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写本,数量庞大,浩如烟海,所跨时间长,流传地域广,种类繁多,版本复杂,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近十年来汉语研究的热门语料。学界利用它从事汉语音韵、词汇、语法、俗文字研究,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汉文佛教文献在中国历代字韵书中常被称为“释藏”“释典”“藏经”“内典”“佛藏”“佛书”“梵书”“释书”“一切经”等。佛经的翻译与传抄产生了大量的异体字、译音字、切身字、新造字,不少为历代字韵书收录。但字韵书中到底哪些字源自佛典,佛典中还有哪些字没有被字韵书收录,学界对此还没有深入研究过。
我们都知道历代字韵书不断在增加字。《说文》收字9353个,《字林》收字12824个,原本《玉篇》收字16917个,《龙龛手镜》收字26430个,《广韵》收字26194个,《类篇》收字31319个,《集韵》收字53525个,《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收字56000多个,《字汇》收字33179个,《字汇补》收字12371个,《古俗字略》收字25465个,《正字通》收字33549个,《直音篇》收字43000个左右,《韵学集成》收字43000多个,《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中华大字典》收字48000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新版《汉语大字典》收字60370个,《中华字海》收字85568个,中国台湾《异体字字典》收字106230个。这些新增的字从哪里来呢?这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汉文佛典。从东汉末年至宋代是佛教文献翻译传抄十分频繁的时期,字韵书在这一段时期增字比较多,从《字林》12824个字到《集韵》53525个字,增加的字多达4万个,有很大一部分源于汉文佛教文献。
历代汉文佛典与历代字韵书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汉文佛典及历代字韵书的研究,弄清汉文佛典文字在历代字韵书中传承、演变的情况,总结出汉文佛典文字在历代字韵书中传承的途径、类型及规律,同时,利用汉文佛典进一步考证历代字韵书中的疑难字形、注音、释义、引书,为今字韵书的整理、汉文佛典的整理、汉语俗字研究以及大型字典的编撰修订提供更多的可利用或参考的成果。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首次将汉文佛典与中国古代字韵书放置在一起做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学术界研究历代汉文佛典、历代字韵书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丰富,对汉文佛典与历代字韵书疑难字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上下两篇。
上篇为汉文佛典与历代字韵书疑难字研究,分十章,包括汉文佛典与历代字韵书疑难字研究概述、汉文佛典与《玉篇》《广韵》疑难字研究、汉文佛典与《龙龛手镜》疑难字研究、汉文佛典与《集韵》疑难字研究、汉文佛典与《古俗字略》疑难字研究、汉文佛典与《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疑难字研究、汉文佛典与《字汇》疑难字研究、汉文佛典与《字汇补》疑难字研究、汉文佛典与《正字通》疑难字研究、汉文佛典与《康熙字典》疑难字研究等。
我们在上篇对汉文佛典的范围、内涵、类型进行了论述,对疑难字的汉文佛典与历代字韵书疑难字研究含义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历代大藏经,如《开宝藏》《赵城金藏》《毗庐藏》《崇宁万寿藏》《思溪圆觉藏》《思溪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弘法藏》《洪武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乾隆大藏经》《频加藏》《中华大藏经》《高丽大藏经》《天海藏》《黄蘗藏》《弘教藏》《卍正藏经》《卍续藏经》《大正修新大藏经》《圣语藏》《房山石经》等的成书年代、体例及学术价值做了介绍,对历代字韵书,如《说文解字》《声类》《韵集》《字林》《原本玉篇》《切韵》《唐韵》《王韵》《龙龛手镜》《广韵》《大广益会玉篇》《礼部韵略》《集韵》《类编》《增广类玉篇海》《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五音集韵》《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中原音韵》《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韵书集成》《新校经史海篇直音》《重订直音篇》《重刊详校篇海》《古俗字略》《五侯鲭字海》《字汇》《篇海类编》《字汇补》《正字通》《康熙字典》《音韵阐微》《中华大字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等的成书年代、体例及学术价值做了介绍。
我们在上篇还研究了汉文佛典文字在历代字韵书中的收录、传承、演变等情况,探讨了汉文佛典对历代字韵书疑难字研究的作用、价值,探究了历代字韵书与汉文佛典的关系及明引佛典的情况,探讨了汉文佛典在考证历代字韵书收录的疑难字形、注音、释义、引例上的作用。我们从《玉篇》《广韵》《龙龛手镜》《集韵》《古俗字略》《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字汇》《字汇补》《正字通》《康熙字典》等10部字韵书中辑录出2574条明引佛典的内容。《玉篇》提到释典、梵音、陀罗尼8处,《广韵》提到释典、梵音14处,《龙龛手镜》提到《经音义》39次、《音义》3次、《经音》3次、《江西经音》3次、《江西随函》14次、《西川经音》1次、《西川随函》2次、《随函》32次、《郭迻经音》55次、旧藏204次、新藏61次、香严70次、应法师4次、琳法师1次、《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提到“释典”2次、“新藏”5次、“旧藏”29次、“随函”11次、“经音义”9次、“应法师”2次、“郭氏”2次、“郭迻”1次、“陀罗尼”2次、《字汇》提到“释典”60次、“佛书”1次、“《龙龛手镜》”1次、“佛经”1次、“梵书”1次、“梵音”1次、“诸经音义”1次,《字汇补》提到“释典”108次、“释藏”30次、“藏经”29次、“佛藏”4次、“内典”10次、“佛书”2次、“《龙龛手鉴》”3次、“佛经”22次、“梵音”5次、“佛经音义”4次、“藏经音义”1次、“梵书音义”1次、“随函”7次、“《江西随函》”4次、“《西川随函》”1次,《正字通》提到“释典”71次、“释藏”26次、“佛书”11次、“《龙龛手镜》”2次、“佛经”7次、“释书”5次、梵书130次、“内典”3次、“梵音”13次、“玄应”2次、“经音义”9次,《康熙字典》提到“释典”118次、“释藏”29次、“佛书”7次、“《龙龛手镜》”1348次、“佛经”14次、“释书”3次、“梵音”6次、“玄应《众经音义》”1次、“佛经音义”1次、“诸经音义”1次。
下篇为历代字韵书明引佛典汇考,我们对394条历代字韵书明引汉文佛典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考释出了一批疑难字,纠正了一批字韵书在注音、释义、引例上的讹误,为一批疑难字形、注音、释义补充了例证。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历代字韵书收录的汉文佛典俗字大致有两个来源:一是直接来源写刻本佛经,二是转抄自各种佛经音义类书。由于古人编写字韵书是很少给收的字表明出处的,哪些字是直接来源写刻本佛经已经不好辨别。字韵书转抄各种佛经音义类书的字比较好辨别。在所有的佛经音义类书中,《龙龛手镜》最为其后的字韵书所重视,其所收疑难字多被其后的字韵书增添在文中,如《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韵书集成》《新校经史海篇直音》《重订直音篇》《五侯鲭字海》《字汇》《字汇补》《正字通》《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异体字字典》等就收录了大量的《龙龛手镜》中的字。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汉文佛典作为一种语料,具有时间跨度长、数量巨大、版本众多、字体多样、异体丰富等特点,对研究历代字韵书存在的疑难字具有重要的作用:1.有助于弄清字韵书疑难字的来源;2.有助于考释字韵书疑难字的正体;3.有助于纠正字韵书在疑难字上的缺失。
三 成果的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该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1)考释出了一批字韵书中的疑难字。(2)纠正了一批字韵书在辨形、注音、释义上的讹误。(3)首次全面研究了汉文佛典文字在历代字韵书中收录、传承、演变的情况,归纳了历代字韵书收录汉文佛典文字的途径,总结了汉文佛典在考释历代字韵书疑难字上的作用与价值。(4)成果将有助于大型字典的编撰与修订、历代字韵书的整理、历代汉文佛典的整理、汉字演变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