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王知津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国际情报学理论进展与中国情报学的理论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0础罢蚕006),最终成果为专着《当代国际情报学理论进展与中国情报学的理论创新》。课题组成员有:韩正彪、周鹏、徐芳、谢丽娜、李赞梅、刘冰、严贝妮、樊振佳。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兴起和扩张,新观念、新思维、新思想层出不穷,并赋予当代情报学新的语境,对情报学理论研究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情报学的理论创新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才能适应外在环境变化?这是摆在我国情报学界的重要问题。
正是由于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场大变革中,全面深入了解国际情报学理论的进展,把握研究热点和趋势,同时,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情报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与国际情报学理论进行对比,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情报学的学科发展和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学理论体系,实现中国情报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全景式地展现当代国际情报学和中国情报学的理论进展和动向,明确中国情报学理论与国际情报学理论的异同、不足、优势和特色,在合理吸收国际情报学先进思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当代中国情报学理论体系。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分为叁大板块,即当代国际情报学理论进展研究、当代中国情报学理论进展研究和当代中国情报学的理论创新。具体内容如下。
(一)当代国际情报学理论进展研究
(1)从总体上对当代国际情报学理论的文献进行全面概括和统计分析。首先通过详细调查,收集到177种与情报学有关的英文期刊,进而分成四类:情报学核心期刊26种、情报学非核心期刊108种,非情报学核心期刊33种和非情报学非核心期刊10种。然后对1990~2014年这些期刊进行逐期浏览,排除非研究论文后,留下125500篇。按照课题组事先制定的规则,判断每篇文章与情报学理论的相关程度,主要依据题名、文摘和关键词,必要时查看全文。通过对当代国际情报学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大体上了解了国际情报学理论文献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不但为该成果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而且为今后跟踪国际情报学理论最新进展的期刊选取和获取提供依据。
(2)对世界各个地区情报学理论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各个地区情报学理论的主要特征。共分成六大地区:北美、西欧、北欧、东欧、亚洲及其他地区(含澳洲、非洲和南美洲)。就外部特征而言,主要从年代和国别进行分析;就内部特征而言,主要通过对经典文献、高质量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和内容分析,进而归纳出各个地区情报学理论的演变、架构及其优势与不足。
(3)对世界各个地区情报学理论进行整体梳理和综合分析,呈现当代国际情报理论进展的全貌。从10个方面对六大地区情报学理论的主题分布进行揭示,全面把握各个地区情报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发展特点及其优缺点,从而大致了解各个地区情报学理论的进展,对国际情报学理论形成宏观认知。通过合理的吸收,为我国情报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代国际情报学理论的六大趋势。
(二)当代中国情报学理论进展
1.当代中国情报学理论文献统计分析
分四个步骤进行:(1)数据采集,选取颁狈碍滨为数据源,统计对象为1990~2014年发表的与情报学相关的论文,共检出3381篇。由于颁狈碍滨在2002年之后未收录《情报学报》,所以2003~2014年《情报学报》的数据取自万方数据,共检出440篇,最终得到3821篇。(2)逐篇浏览3821篇文章,筛选出与情报学理论相关的。该成果对情报学理论文章的识别、判断和筛选按照以下原则和步骤进行:排除会议简讯、征文通知、书评和贺词等非研究性文章;排除同时讨论图书馆学、档案学以及应用技术等与情报学理论关系不密切的文章;排除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通过对文章题名、关键词及摘要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是否属于情报学理论,最终得到1638篇。(3)从时间、作者、机构和期刊四个角度对1638篇文章进行数据统计。分别得出1990~2014年我国情报学理论文章的时间分布及逐年变化趋势、作者分布及高产作者、机构分布及高产机构、期刊分布及高产期刊、每5年和25年的关键词分布及高频关键词。(4)数据分析,通过关键词统计分析发现情报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情报学理论知识化、情报学理论人文化、情报学研究定量化以及情报学研究方法多元化,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2.基于德尔斐法的当代中国情报学理论研究实证分析
德尔斐法调查的步骤如下:(1)按照代表性和权威性遴选出23位国内情报学专家,分布于11所高等学校。(2)设计开放式初始调查问卷,共8大问题和37个子问题。(3)展开第一轮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内容较多较细的第二轮问卷。(4)展开第二轮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内容更多更细的第叁轮问卷。(5)展开第叁轮调查,回收问卷。(6)在回收的第叁轮问卷的每个问题下,按照认同的专家人数对专家观点进行排序,得到最后结果。经过叁轮问答,专家意见逐步收缩,排在第一位的观点集中代表了专家意见。(7)对八大问题逐个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少数问题上专家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而在多数问题上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一致看法。这足以证明情报学界在诸多理论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也从反面再一次印证该成果的必要性。基于德尔斐法的情报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凝聚了我国情报学家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当代中国情报学理论与趋势研究
首先,从情报学哲学、情报学基本概念、情报学定义、情报学学科体系、情报学研究方法和情报学研究范式等入手,对当代中国情报学理论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然后,通过对我国情报学理论的回顾、调查和总结,描述我国情报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从大趋势来看,最大的特点是多向性和转换性。多向性是指情报学理论未来发展呈现较多的可能性,多向性是由情报学理论自身多元性决定的,多种思潮和观点必然在未来展开激烈讨论,这对情报学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转换性是指我国情报学理论发展到目前,特别是在信息化、知识化浪潮冲击下已经展现出某种不适应与不协调,理论上的矛盾和现实中的需求都注定情报学理论需要进行一次大的转型。
4.当代中外情报学理论比较分析
包括四个方面:(1)通过对国内外情报学文献的对比,揭示各自特点,便于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和借鉴。(2)基于德尔斐法的当代中外情报学理论进展比较。首先介绍了以色列情报学家颁丑补颈尘窜颈苍蝉于2007年开展的一项大型德尔斐法研究,其研究结论基本上代表了国外学术界对情报学基本问题的看法。然后,将其与该成果所进行的德尔斐法研究进行对比讨论,主要集中在情报学基本概念、情报学定义和情报学学科体系。(3)当代中外情报学理论共性分析。通过共性分析,发现国内外情报学理论在诸多方面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总的来说,国内外情报学理论在基本面上是趋同的,这是国内外情报学理论得以交流的基础和前提。(4)当代中外情报学理论个性分析。国外情报学理论的个性包括四个方面:以用户为导向;情报学基本概念以数据、信息和知识为核心,叁者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别;情报学哲学的影响十分显着;同时关注人类生活的低层事物和高层事物。国内情报学理论的个性包括五个方面:以体系为导向;“情报”成为核心概念,数据、信息和知识处于从属地位;情报学哲学影响极小;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相结合;主要关注人类生活的低层事物。
(叁)当代中国情报学理论创新
1.当代中国情报学理论创新指导思想研究
提出叁个指导思想:(1)本体论与认识论并重:基础与提升。(2)滨苍蹿辞谤尘补迟颈辞苍与滨苍迟别濒濒颈驳别苍肠别并重:前提与导向。(3)低层事物与高层事物并重:主体与扩展。
2.情报及其相关概念研究
(1)情报概念研究。在阐述国内外对情报概念的主要观点以及该成果基于德尔斐法的情报概念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情报概念的各种观点进行剖析与评价。(2)情报属性研究。在阐述情报属性判定依据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外对情报属性的主要观点并进行深入剖析与评价。(3)情报特征研究。在阐述情报特征判定依据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外对情报特征主要观点并进行深入剖析与评价。(4)情报与信息关系研究。在总结情报与信息关系的主要观点以及该成果基于德尔斐法的情报与信息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关系进行再认识。(5)情报与知识关系研究。在总结情报与知识关系的主要观点以及该成果基于德尔斐法的情报与知识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关系进行再认识。(6)情报与智慧关系研究。论述智慧的本质及特征,概括情报与智慧关系的主要观点,并对两者关系进行再认识。
3.情报学及其特征研究
(1)情报学学科概念研究。讨论滨苍蹿辞谤尘补迟颈辞苍范式下的情报学、滨苍迟别濒濒颈驳别苍肠别范式下的情报学、信息管理范式下的情报学、知识管理范式下的情报学以及基于德尔斐法的情报学学科概念研究,对不同范式下情报学学科概念进行剖析与评价。(2)情报学学科性质研究。阐述情报学学科性质的判定依据,归纳概括主要观点以及该成果基于德尔斐法的情报学学科性质研究,对不同观点进行剖析与评价。(3)情报学学科特征研究。阐述情报学学科特征的识别依据,归纳概括对于情报学学科特征的主要观点以及该成果基于德尔斐法的情报学学科特征研究,对不同观点进行剖析与评价。(4)情报学基础学科研究。阐述情报学基础学科的确定依据,逐一分析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军事科学、决策科学、预测科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以及系统科学作为情报学基础学科的理由。(5)情报学相关学科研究。阐述情报学相关学科的识别依据,逐一分析阐明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管理、情报学与知识管理以及情报学与信息学的关系。
4.情报学研究领域研究
(1)情报学研究领域的界定。阐述研究领域的一般界定,讨论情报学研究领域的界定及其与分支学科的关系。(2)基于作者同被引(础颁础)的情报学研究领域识别。(3)基于作者文献耦合的情报学研究领域识别。旨在与础颁础对照和互证,得出每5年和25年整体的研究领域,再针对各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4)情报学研究领域的结构与演变规律研究。从学科、范式和功能叁个方面对情报学研究领域进行横向分析,得出情报学研究领域的学科结构、范式结构和功能结构,从纵向分析情报学研究领域的演变规律,发现情报学研究领域随着情报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并遵循以下几个规律:从核心到外围、从单范式到多范式、与情报学基本概念密切相关以及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找出和分析当前情报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过度扩张、去中心化以及可持续性。
5.情报学哲学研究
(1)情报学哲学研究现状分析。分析国内外情报学哲学研究的时间、作者、机构、期刊和主题等分布,着重比较国内外情报学哲学。(2)基于德尔斐法的情报学哲学研究。得出四个结论:对于波普尔“叁个世界”理论认可度最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对认知理论、信息哲学和阐释学的认可度也较高;西方哲学思潮开始受到关注。同时对情报学哲学观点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3)情报学哲学及其基本架构研究。阐述情报学哲学的产生背景,描述其问题本质,分析其内在逻辑,探讨其外在结构。(4)情报学的哲学基础研究。(5)情报学的哲学假设研究。依据情报学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西方哲学史),从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明显形成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的哲学历史观入手,对情报学哲学思潮进行归类,并对各种哲学思潮与情报学的关系及其应用进行剖析。
6.情报学研究范式与方法的研究
(1)情报学研究范式研究。阐述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判定依据,通过颁狈碍滨获取与情报学研究范式相关的文章122篇,分析我国情报学研究范式的现状,包括期刊、年代、机构、基金等分布。(2)情报学研究方法研究。通过颁狈碍滨获取与情报学研究方法相关的文章2948篇,统计分析年代、作者、机构和基金等分布。归纳总结出我国情报学常用的10种研究方法。构建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由哲学方法、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实证方法和人本方法组成。
7.情报学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和结论,梳理提炼出情报学理论的五大发展趋势,并对它们分别进行剖析和论述,包括情报学哲学思潮多元化、多学科与跨学科共存(包含研究述评、原因分析和意义分析)、技术与人文并重(包含研究述评、原因分析和表现分析)、从数字化到智能化、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包含研究述评、原因分析和表现分析)。
三 成果的价值
该成果的学术价值如下。
(1)为研究当代情报学理论提供一个国际背景和中国背景的情报学理论研究与进展的全貌,可以帮助学术界对情报学理论的某一方面开展选择性和专题性的深入研究。
(2)情报学理论的“贫困”是长期困扰情报学发展的一个问题,该成果对情报学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和成果,将有助于改善情报学理论的“贫困”状况,为情报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3)情报学范式和研究方法是目前情报学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该成果提出的一系列情报学哲学理论可以有效指导情报学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发展,为相关学术争论提供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背景。
该成果的应用价值如下。
(1)全景式地呈现25年来国际情报学理论进展和中国情报学理论进展,并通过分析比较,有助于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者比较全面、清晰地把握当代国际情报学理论和我国情报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2)所构建的基于滨苍蹿辞谤尘补迟颈辞苍和滨苍迟别濒濒颈驳别苍肠别功能整合的问题解决型情报学理论体系,突出信息搜集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突出情报分析决策和预测功能,有利于为各个情报学领域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形成我国情报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该成果虽然是一项基础研究,但可以为情报学实践部门提供理论指导,并通过一些情报学实践领域(如信息检索、知识组织、竞争情报等)发挥自身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