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小洋,系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者、东南大学教授
宗教美术考古在世界学术界是显学,这个领域产生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和名家。中国有数千个宗教美术遗存,叙事生动,造型丰富,并且文脉沿革的连贯性极强。可以说,从完整性层面上认识这个大样本应当是中国宗教美术考古在体系建构上的一个逻辑起点。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选择儒、释、道叁种主要美术类型,力求完整收集新中国成立以来70余年间的所有宗教美术考古报告,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写作过程中,材料与理论的平衡一直是一个挑战。我们选择以穷尽性的方式来梳理考古材料,设计尽可能大的材料结构和理论结构,并落实两个结构之间的转化。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尽管对考古信息的梳理不可能做到穷尽,但穷尽性的态度应当明确。海量的基础性工作随之而来,其中,指标体系的设计就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为此,编年史体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也因此专门设计了关注度体系和全覆盖的年表,尽可能多地保留并呈现考古信息。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一体系比较完整的书稿。
本成果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叁方面:
第一,要求材料全覆盖的理论体系。一是以编年史体例建立信息全覆盖体系。编年史的体例特征是全面收集和呈现信息,从而避免了一些小型遗存信息的遗漏。以往,文献领域编年史运用多,美术考古领域的编年史则比较少,甚至缺乏。比如,墓室壁画是学术界耳熟能详的美术现象,但完整的编年史材料始终缺乏,而本成果运用编年史体例做到了全覆盖。二是以考古报告指标确定考古材料边界。百年考古历程,考古材料已是体量巨大,由此常常边界不清晰。我们建立了考古报告指标体系,可以保证边界清晰,完整呈现。叁是以关注度指标群提高信息有效性。在大数据语境下,考古材料获得量化优势,但也容易流于为数据而数据,数据的有效性降低,边际效应日益突出。本成果建立关注度指标群,强调针对性分析,提高有效量化。
第二,首次制作全覆盖年表和关注度体系。一是制作考古报告年表体系,将这一时期公开发表的叁类美术考古报告信息全部收集,这是目前中国第一份完整的考古报告年表。二是制作考古评论年表体系,将这一时期公开发表的叁类美术考古报告所产生的评论信息全部收集,这是目前中国第一份完整的考古评论年表。叁是制作宏观及微观关注度指标群。比如,以美术考古类型、发展阶段、地域分布等指标展开统计,获得一些对应的新发现、新认识。又比如,精心设计统计研究文献数量分布表、研究内容分布表、研究者分布表等指标群,提高信息有效性,获得研究新空间。
第叁,特殊领域的创新与价值。一是考古评论的学者群与地区分布。这方面研究几乎没有系统成果,本成果从关注度出发,划分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等四个地区,从学者群维度考察考古报告产生的影响,并因此判断各地域的研究水准。二是海洋考古与宗教美术的学术考察。这是一个学术界近期关注的领域,我们按远洋材料、近海材料和沿岸材料叁个类型予以系统化,从而获得创新路径。叁是考古报告与文化遗存保护的关联性。我们明确文化遗产对美术考古的依赖,但努力从关注度分析路径出发,降低依赖性,以二次考古减轻遗存保护压力。同时,考古材料是世界学术界通行材料,本成果强调中国宗教美术考古成果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促进中国学术进入世界前沿。
二十年前,我们团队在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起步,出版《中国墓室绘画研究》,制作了第一份完整的“中国墓室绘画年表”;出版《中国宗教美术史料辑要》,编撰了第一份中国宗教美术文献汇编。十年前,我们团队在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继续努力,先后编写“汉墓壁画年表”和“中国墓室壁画遗存年表”,以及“中国宗教美术考古报告年表”和“中国宗教美术评论年表”。
我们期待更多同仁协同努力,补齐史前美术考古、建筑美术考古等其他类型,以完整的考古链来描述中华文明史,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