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23)》发布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大楼14层1447室举行。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王碧珺副研究员主持发布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长、首席专家张宇燕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研究员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周学智博士及国家风险评级团队对《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23)》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张宇燕研究员在致辞中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会媒体及公司代表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十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张宇燕研究员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世界经济面临较大挑战。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和银行业危机诱发潜在风险,大国博弈在波动中不断加剧。风险是真实的,如何应对风险是各国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风险评级报告可以从多个维度为应对风险、将风险转化为机遇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杨志勇总编辑在致辞中对《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的意义和价值表示赞赏。杨志勇总编辑指出,目前中国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要求更精准的风险评估、更有力的风险防控。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本报告在对外投资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层面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本报告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服务党和国家“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工作的重要举措。最后,杨志勇总编辑对《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23)》及其他智库成果的出版、发行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继续深化合作的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周学智博士随后进行《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23)》主报告的发布。本年度的报告涵盖了120个样本国家,从中国公司和主权财富的海外投资视角出发,构建了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五大指标共43个子指标的评级体系,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公司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国别风险。2023年的风险评级结果中,评级最高的国家是新加坡,且发达国家评级结果普遍高于新兴经济体。排名上升较多的国家如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和几内亚,排名分别上升27位、23位和18位,主要是因为对华关系良好、偿债能力改善和政治状况稳定等因素。排名下降较明显的国家如摩尔多瓦、突尼斯,排名分别下降25位、19位,主要因地缘政治冲突诱发的能源与粮食危机、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经济问题诱发的政治、社会等一系列问题所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陈逸豪博士进行《中国海外投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风险评级子报告》的发布。本年度评级中,“一带一路”倡议对参与各方和平与稳定发展的积极效应得以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平均风险略低于整体样本平均水平。地缘政治冲突、债务风险、政治动荡风险、粮食安全风险和经济复苏速度不及预期使得个别国家的投资风险值得注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对华关系和社会弹性得分高于整体水平。伴随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沿线国家间的长期互信将不断增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年鉴》编辑部臧成伟博士进行《中国海外投资搁颁贰笔成员国风险评级子报告》的发布。本年度评级中,搁颁贰笔成员国的国家风险评级得分好于整体水平,主要在于其拥有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较强的偿债能力、良好的对华关系和稳定的社会弹性。但是搁颁贰笔成员国的整体投资风险小幅上升,不同国家的投资风险变动分化明显。政治风险是公司进行海外投资决策时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部分发达经济体对华政策的变动,以及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将构成海外投资的潜在风险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潘圆圆副研究员就对外投资安全审查新趋势进行介绍。潘圆圆副研究员指出,美国的安全审查制度非常有代表性,其发展趋势值得关注。传统的美国的安全审查关注外国并购美国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并经历了多次法律改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监管模式。最新的法律改革是2020年生效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通过这次改革,CFIUS的管辖范围有所扩大,需要“强制申报”的范围得到了扩展,同时有特定类型的投资者享受例外待遇,法案也将一些国家列入白名单,并促使更多国家建立与美国类似的审查机制。美国拟进行的对外投资审查不是全新的概念,《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的早期版本中,已经提出要审查对外投资。2022 年2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美国竞争法案》中包含了《国家关键能力防御法案》(NCCDA)的文本。NCCDA 旨在建立对外投资的安全审查框架。这个法案并未通过,但对这个法案的分析可以了解美国的关注点所在。NCCDA 拟建立的对外投资审查框架包括管理部门、审查对象、审查要素、审查过程、提交报告、建立多边合作等方面的内容。对外投资审查框架在美国国内面临较大的争议,美国工商界认为这将削弱美国和美国公司的竞争力,因此未来的前景不确定强。即使真正建立对外投资审查框架也可能与早期的版本有较大差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王碧珺副研究员分享对外投资的收益考量与国际比较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问题是涉及一国海外资产的安全与收益、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成败的核心问题。强调市场原则的重要性对于消除误判、建立互信也是至关重要的。王碧珺副研究员的研究发现,中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整体而言是盈利的,但如果进行国际比较,中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绩效堪忧,比大部分主要对外直接投资国都显着更低。公司在资源限定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哪些因素来提高海外子公司绩效?第一、央企需要更加关注所投资的行业相关信息,全面地了解行业的市场结构、竞争对手、周期特征、不同品类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因素等。第二、地方国有公司、进行海外服务业投资的公司尤其需要注意提高海外子公司自身的竞争力,帮助其更好地嵌入当地的制度环境之中,建立与当地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并进行积极互动。第叁、民营公司、进行海外制造业投资的公司则应遵循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重点将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与行业特征有机结合,充分获取国别的产业聚集优势。第四、进行海外初级产业投资的公司则应重点关注东道国的相关信息,探明当地的资源储量、可开采性、配套的基础设施状况,防范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等。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研究员李鼎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梁昊光和国网能源院公司战略研究所主任经济师高国伟分别进行点评。各位专家对《中国海外投资风险评级报告(2023)》的成果质量表示认可,对其实践价值表示肯定。与会专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迅速,风险逐渐累积,全球化、一体化市场面临分化风险,中国海外投资面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维度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期待《中国海外投资风险评级报告》未来能够在时效性、指标多元性等方面继续进步和发展,期待项目组未来能够就中国公司“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新对策、新建议。
发布会最后,王碧珺在总结发言中对与会的专家、公司和媒体表示感谢,并希望未来加深同各方的信息沟通,不断完善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体系,切实、准确、及时地向各界提供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变化的警示,更好服务中国公司“走出去”的深入发展。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