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志华,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经过35年的传承接力,“四下基层”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形式上不断创新,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在八闽大地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四下基层”兴于福建,又反哺于福建,对于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1.“四下基层”取得突出成效
“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在福建生根发芽并蔚然成风,使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党的方针政策有效落地基层、民生福祉得到切实改善,已成为福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干部作风得以有效提升。干部的工作作风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四下基层”强调从观念上、行动上着手,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为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做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多年以来,福建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工作作风,倡导领导干部“沉下身”去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办公,从2004年开始连续选派6批2.1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到乡村基层任职,并出台了《对于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的意见》《对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的意见》等制度,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一线办公法”,以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推动福建省各级领导干部扎根基层,拉近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涌现出廖俊波、潘东升、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等一批“时代楷模”。
政策方针扎实落地基层。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和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效的根本标准。“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强调要重视宣传工作,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基层。为此福建以“四下基层”为着眼点,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以生动鲜活的面对面讲解和集中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组建了理论宣讲轻骑兵“福小团”,深入基层采用当地方言或其他接地气的方式进行理论宣讲、解说政策形势。除此之外,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联合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推出“学习强国时间”音频节目,用充满人情味、泥土味的语言全年无休播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范围、生动性的宣讲使党的创新理论在福建八闽大地生根发芽,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推动人民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自觉行动。
民生福祉得到切实改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强调以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在改善民生方面狠下功夫。福建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坚持人民至上、为民造福,已连续30多年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解决了一批又一批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2019年底实现了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新探索“民呼我为”“接诉即办”“信访评理”等机制,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资源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业创业服务等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提升。
2.把握好“四下基层”的精髓要义
“四下基层”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做好群众工作”“怎样把群众工作做好”等重大问题。35年来,“四下基层”不仅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薪火相传,构筑起一座座干群“连心桥”,其所坚守的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所凸显的实干兴邦的鲜明品格、所贯穿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意诉求通道、更好服务基层群众,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人民群众是历史实践的主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强调,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坚持人民至上是“六个必须坚持”中的重要要求,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四下基层”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做到聚力于民、问计于民、心系于民、取信于民。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生动体现。领导干部只有积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意愿、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才能在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中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凸显实干兴邦的鲜明品格。反对空谈、崇尚实干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关键所在。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强调,要与民相知心,切实改进领导作风,深入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号召全党“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四下基层”的实质是向群众学习、求真务实,发现与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到基层,根本要求是转变作风,为民办实事。到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注重实效,能办的立即办,不能立即解决的,要仔细研究,无法完成的,要做好说明,做到件件有回音、桩桩有着落。只有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基层开展治理实践,以此深化对现实的认识,才能顺应实践发展、人民期盼,做到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对实践产生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出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贯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现象中发现事物内在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坚持先调研后决策,提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决策前的调查、分析、论证上,以寻找和选择最佳决策方案。“四下基层”是大兴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生动典范。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全面的“实际”和全过程的“是”,是避免在实践中犯教条主义错误的关键。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以深入调查研究为基础,实事求是分析了宁德发展道路,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重要理念,逐步探索建立起“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为闽东摆脱贫困提供了科学指引和重要遵循。“四下基层”对推进基层治理、大兴调查研究、科学民主决策以及凝聚党心民心起到重要作用。领导干部要从“四下基层”中用心体悟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增进人民福祉根本目标、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方法、直面矛盾问题鲜明品格,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3.“四下基层”对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启示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深耕基层、苦干实干而得到的经验总结,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对新时代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具有重要启示。
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四下基层”是福建各级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架起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凝聚了党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澎湃力量。新征程上,必须推动党员干部把“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科学思想方法。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四下基层”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与民众达成思想共识的重要前提,调查研究和信访制度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有效路径,现场办公是解决民众之困的具体落实,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形成对政策的补充与完善,如此循环反复、不断上升。这就启示我们,新时代走好群众路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满足人民需求、凝聚人民力量。新征程上,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必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各项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动群众路线常走常新。
把坚持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新征程上,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心贴近群众,才能充分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感受、体会老百姓的安危冷暖,进而有的放矢地增进民生福祉,才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首先,要“站得对位”,人民立场不是思想上的抽象,而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保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清醒态度。其次,要“弯得下腰”,变群众“上访”为干部“问访”,主动到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开展调研和信访工作,切实了解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意见。最后,要“讲得好话”,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传达党中央政策思想,进一步畅通与基层群众的交流沟通。
把坚持实践导向作为评价标准。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标识。“四下基层”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高度契合群众路线的实干要求。新征程上,要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把实践成效作为评价标准,在解决民生之困中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通过信访制度下基层让人民群众“多讲话”“讲真话”,在此基础上结合调查研究明确问题所在、生成解决办法,以“马上就办”确保工作效率,以“办就办好”保障工作实效,增强政策的协同性有效性,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四下基层”的内涵。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要推广落实工作制度,推动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问题,让“四下基层”不断彰显其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