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苏区乡村社会改造及历史经验研究

2024年01月23日10:53来源: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吴晓荣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区乡村社会改造及历史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颁顿闯00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彭庆鸿、卫平光。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五四以来,各种救国方案和道路涌现。先进的知识分子将改造中国的基本路径定位于农村,将中国农民的解放落实于中华民族解放的这一认识,在20世纪20年代末已取得广泛共识,并由此引发了“改造乡村、复兴乡村”的社会运动,来寻找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南京国民政府和乡村建设派主导下的乡村改造运动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革命作为改造中国和乡村社会的一种道路和路径选择的成果,却不常见。苏区革命将中国共产党改造中国、建立新社会的革命理想付诸实施。在革命过程中,共产党通过社会的重组来实现社会的再造,因此,苏区革命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行改造的过程。把苏区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改造国家社会的路径选择,放在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去思考,为探究革命与乡村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对深化苏区革命研究、深化中国乡村现代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从现实价值来讲,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改造中国,对乡村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故鼎新,使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苏区的乡村社会面貌一新。在对乡村社会改造的过程中,中共形成了一系列促进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经验,同时也有一些惨痛的教训。该成果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共领导的社会改造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苏区乡村社会改造历史经验的梳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中国革命进程和社会进步的深刻内涵,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致力社会改造的思考与贡献,总结富有久远价值的精神财富,探讨农村社会改造与治理的路径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乡村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该成果把苏区乡村社会改造,放在中国共产党人寻求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和民族复兴而探寻中国道路的进程中进行综合考察。首先,从中国共产党乡村改造思想的理论渊源、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影响及苏维埃在中国的兴起,由此引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为中心的乡村改造思想和实践。然后,全面阐述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的改造运动。因为社会改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该成果主要以苏区一系列重大事件来探讨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深入乡村改造乡村并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从土地革命、社会秩序重建、思想重塑叁个方面对苏区乡村社会改造进行阐述,并与民国时期其他派别的乡村建设运动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共产党这一时期在苏区社会改造方面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是苏区乡村社会改造的理论来源。论述“社会改造”的渊源与流变,它来源于马列主义的阶级理论和社会革命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和传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和平等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成长过程中对这些理论进行领会、接受并重新阐述,以形成自己的改造中国和社会的理论与思想。

二是苏区乡村社会改造的社会背景。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苏区乡村社会改造的地缘生态和政治大背景,勾勒出苏区革命前乡村社会的基本图景,尤其是重点梳理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工农运动的革命实践以及由此导致的农民革命意识的觉醒,国共两党因意识形态的不同和选择的革命路径的分歧而导致联合战线破裂后,中国共产党被迫将革命重心转入乡村,也由此开始了其领导的苏维埃运动和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乡村社会改造实践。

叁是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苏维埃革命最重要的乡村社会改造运动,是国家强势主导下乡村经济社会的重大革命。该成果将打土豪分田地看作土地革命的准备,主要通过梳理土地革命具体的过程,对其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并论述土地革命后乡村经济关系的变化,进而分析它对乡村土地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冲击,以及它对农民经济和农村生产方式的影响,探讨土地革命后新的阶级关系与苏维埃革命的相互关系。

四是秩序重建。包括乡村宗族的瓦解、乡村政权的建设、社会组织的重构等方面。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考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动下层民众掀起一场针对传统乡村上层权力系统的阶级革命,推翻国民党基层政权,破坏豪绅和宗族的权力文化网络;以及形成了具有独特形态的苏维埃政权结构和更具效率的基层苏维埃政权,实现国家与社会的一体化运作机制,从而为乡村社会的进一步改造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组织保证。

五是思想重塑。主要考察文化建设、传统社会习俗的变革以及社会风气的重塑、妇女角色的重构和儿童的政治社会化,以说明苏区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开展的社会改造是全方位的;中国共产党利用文化—教育—政治社会化途径,利用和改造乡村原有的象征性符号,对苏区农民灌输革命话语体系,以塑造新农民。虽然在文化重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长远地看,这些社会改造的措施奠定了此后中国乡村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在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传统观念形态与文化习俗的变革是一个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步变化的过程,不是通过一场运动就能改变的。历史地看,苏区社会改造运动除了在政治信仰和政治意识形态上实现了转变外,传统的观念形态和习俗等文化根基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思想重塑任重道远。

六是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比较。在中共对苏区进行社会改造的同时,国民党政府、地方实力派以及乡村建设派也在纷纷进行社会改造性的实践活动,试图形成一种变革农村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这些活动虽风靡一时,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无不中途夭折。国民政府以及地方实力派们,它们不愿意触及封建地主经济,更不愿意触及自身政权,去对旧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进行改造。而乡村建设派们则是没有能力去触及封建地主经济和地主政权,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

七是总结苏区时期中共乡村改造的基本经验及历史启示。苏区乡村社会改造的历史经验,概括如下。(1)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是苏区乡村社会改造成功的根本保证;(2)彻底变革以土地为中心的封建旧制是苏区乡村社会改造的根本举措;(3)群众参与是苏区乡村社会改造的有力手段;(4)维护和实现人民权益是苏区乡村社会改造得以开展的动力源泉。苏区乡村社会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体现在错误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照搬苏联模式不顾其错误政策,等等。苏区乡村社会改造的历史启示:(1)社会改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2)社会改造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3)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二)重要观点

(1)苏区乡村社会改造是中国第一代从事社会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基于国际形势、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价值所进行的选择与创造。

(2)共产国际、联共(布)始终关注苏维埃运动的发展,在土地政策、阶级分析、教育事业、妇女问题等方面提供政策与实践的指导,对苏区的社会改造产生极大的影响。

(3)苏区的社会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的社会改造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苏区乡村社会得以改造的根本保证。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领导下,苏区实行了全面的社会改造,并能在十分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得以发展。

(5)苏区乡村社会改造,涉及农村社会的所有领域和全体民众,致力于全面重建社会新结构、新秩序和新观念,实现了对传统农村社会的彻底改造,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体性社会变革的重要起点。

(6)以切实维护和实现农民土地权益为核心开展土地革命和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和领导广大农民参与革命运动和开展社会改造的动力源泉。

(7)苏区社会的运作是在群众团体和苏维埃政权纵横交织的网络中进行的。群众团体和苏维埃政权相互配合,猛烈地冲击封建势力对农民的束缚,推进了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建设,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也开始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型和发展。

(8)苏区乡村社会改造是在严酷激烈的战争环境下进行的,是在蒋介石国民党南京政府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背景下进行的,是深深烙上苏俄模式印记的,是在广大工农民众拥戴和支持下的社会改造,这就决定了苏区乡村社会改造的艰巨性、复杂性、依附性和合理性。

(9)中共苏区乡村社会改造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增添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成果、党的指导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架构和科学内涵。

(10)与同时期国民政府、地方实力派、乡村建设派们的社会改良相比较,苏区的社会改造更显全面、更具可行性。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社会改造,初步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改造中国的基本理念、道义追求、社会目标和实际努力,开辟了变革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实现人民解放的新路,为之后更为广大的社会重建进行了预演,推动着农村社会向着现代化转型和发展。

(12)苏区社会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

三 创新之处

一是在研究视角上,该成果不仅将苏区社会改造放在苏区史、革命史视野里进行研究,还将其放在民国史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与同时期的乡村建设派运动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苏区乡村社会改造在整个中国大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影响。

二是在研究内容上,该成果在关注政策、制度的同时,更多是采取专题的形式,以点为中心,或以点带面,研究党和苏维埃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更要关注乡村社会对此的落实与执行。

叁是在研究方法上,该成果在遵循革命史研究基本规律的同时,借助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在国家与社会的理论框架下,从革命和社会、国家政权和民间社会双重互动的视角,并将其与乡村史结合起来,研究苏区社会改造,关注国家与社会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责编:皮博、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