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基于文本探究马克思复杂的思想世界

2024年01月23日14:15来源: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北京大学聂锦芳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最新文献的马克思重要文本再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础窜齿002),最终成果为论文集《基于文本探究马克思复杂的思想世界》。

“熟知未必是真知。”马克思的名字人人皆知,但真正能进入其心灵和思想的世界却绝非易事;20世纪以来跌宕起伏的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变迁和全球化态势,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毁誉不一的评论,表明“重新理解马克思”仍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该项目在申请人长期专注于马克思文本、文献及其思想研究的基础上,从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一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式的回顾与反思

置身于21世纪新的时代境遇,重新观照和解读马克思在19世纪所写作的文本,显然绕不开20世纪所奠定的基础和积累。然而,我们今天仍感到有重新研究这些文本的必要,暗含的一个前提是,过去的文本研究方式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能完全令我们满意。鉴于过去的特殊情形,今天的重新解读必须突出强调如下几点:回到学术层面进行探讨;尽可能详尽地占有文献资料,填补研究空白;甄别属于马克思自己的问题、思路、论证方式和理论架构,准确把握其思想;客观而公正地评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为其合理定位。

该成果分析了目前构成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内在阻碍,说明在历史性与现实性、学术性与思想性、本真性与主体性、公度性与个性化等矛盾之间既应保持融同与提升,又当有合理的区分与“必要的张力”;当过分强调现实性、思想性、主体性、个性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为矫枉过正,我们何妨呼唤对历史性、学术性、本真性与公度性的重视。

同时认为,在新的时代境遇下进行的马克思研究,要真正超越过去的工作,就需要把其文本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渐次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文本研究的前提性工作,即学术基础清理与方法论省思;二是重要文本的具体解读,包括文本的个案研究、微观研究和整体研究、宏观研究;叁是对马克思思想的重新阐释和评价。同时需要以文本为本位、从文本出发,先对其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渊流、文体结构、思想内容、理论体系、研究历史与最新动态等多个方面一一进行翔实的梳理、考证、分析和阐发。在此基础上再从文本中抽象、提炼出重要思想与问题,呈现马克思经典作家思想的原初状况和整体面貌,只有这样,才能厘清马克思主义现实价值,更好地指导并且参与对现时代的“塑造”。

二 马克思重要文本、文献的考证和解读

按照以上的方法论思考,课题组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一系列重要文献重新展开详尽的文献考证、内容解读和思想阐释,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均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诸如,课题组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甄别出马克思中学时期9份相关文献,梳理了它们的主要内容及其刊布情况,特别是对迄今为止马克思最早的作品进行了考证和推断,探讨了其成长的宗教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对人生职业的考虑和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分析了当时德国中学教育体系的发达和完善状况、马克思身上开始显现的作为一个思想家所具有的基资、意向和思路以及以少年之眼看世界所达及的有限程度。

还比如,“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登上德国思想论坛的“亮相之作”,在其献词中有一句话“滨诲别补濒颈蝉尘耻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其中的滨诲别补濒颈蝉尘耻蝉,贺麟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译为“理想主义”,第二版改为“唯心主义”。尽管在中文语境中这两个概念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但在德文中其含义确实是相通或者一致的。作者认为,过去我们对滨诲别补濒颈蝉尘耻蝉的解释加入了十分复杂的考量,乃至于将其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甚至与政治上的落后和反动相联系,实际上,在马克思那里,它与“唯物主义”一样,只是思考世界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凸显了人的自我意识,在对客体的认识、解释甚至改变中来发挥作为主体的意志、功能、力量和特质。“幻想”“真理”云云,不是认识论层面的,而是价值论和人性论意义上的;举凡在观照和理解世界的诸多思维方式中,只有滨诲别补濒颈蝉尘耻蝉在与物的对立和纠结中把人的价值和意义彰显出来了。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中,“犹太人问题”是解构其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因缘关系的导火索。但长期以来,由于不注重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翻译和辨析,我们对这一复杂的思想纠葛的了解和把握,基本上都是单纯根据马克思的概括和论述来推测其批判对象乃至当时的理论图景的。作者根据新挖掘的文献资料,“复原”了170年前那场“有关犹太人的问题的讨论”的复杂情形,重新梳理和审视了作为这场讨论主角的鲍威尔与马克思的观点、思路及其论证逻辑,探究了二者的差异、得失与互补和融通的可能性,同时,凭借犹太人问题这面“棱镜”探究了认识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的方法、重新思考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意义和界域。

过去由于过于功利的“现实”考量,再加上原始文献资料的欠缺,影响了对马克思旅居“巴黎时期”复杂思想的全面性、客观性的理解;现在需要重新根据写作方式、思想表述的差异,重新划分马克思当时的着述、厘清其复杂的关系并进行内容释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把握当时刚刚由对“副本”的批判转向对“正本”的批判的马克思的原始思想状况、进展和走向。与单纯摘录和抄写同时代人以及前人着作的“巴黎笔记”相区别的是,该成果将大量正面阐述和论证其思想的着述称谓为“巴黎手稿”,它包括通常被称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叁个笔记本”和《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并提出将其作为一个文本个案进行深度研究,从文献疏证、内容释读、专题探究、历史定位等方面给予悉心研读和分析,再现其手稿原貌、深邃意蕴和思想史价值,勾勒了一幅由上述环节组成的重新研究“巴黎手稿”的“路线图”。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表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但长期以来它并没有被归入“经典”之列,受到与其思想分量相匹配的关注和重视。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部全面解读这一论着的书问世,因而本成果的出版具有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空白的意义。课题组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原始手稿、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惭贰骋础2)编辑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这一文本的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源流进行了翔实的梳理和考证;按照原书写作的先后顺序,对其各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学界研究非常薄弱而又占全书绝大部分篇幅的第一卷中的《圣麦克斯》《圣布鲁诺》部分以及第二卷进行了详尽的释读,对过去相对来说较为熟悉的“费尔巴哈”章的内容重新进行了认真的辨析;根据作者自己的理解,对其中各章节关涉的重要问题和思想一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总体上重构了整部文本的理论视界和逻辑架构,勾勒出马克思透过观念世界和意识形态的层层迷雾,“从现实出发”观照和理解人、社会和历史的致思路向,并将其置于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和当代社会实践的图景中,阐明其现实价值与意义,对其予以客观的历史定位。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着述,是诠释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据。在当代新的境遇下要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层次,仍然绕不开这座“思想高峰”。第一,必须站在世界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以权威、完整和准确的文献资料、版本作为重新研究《资本论》的基础。第二,必须突破把《资本论》仅仅看作是单纯的政治经济学着作和哲学上只是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检验的传统而狭窄的研究思路,而要在扎实的文本、文献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其宽广的思想视野、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深刻的哲学蕴涵全面地展示、提炼出来。第叁,必须结合对20世纪资本批判史的梳理、结合目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来重新理解和评价《资本论》中的资本理论及其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确立其思想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三 马克思重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辨析

该成果不是纯粹的文献学考证,不是“为文本而文本”“为学术而学术”,而是有强烈的现实旨归和元理论的自觉。作者试图“回到马克思”寻找思想资源,在对文本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做出客观的梳理、解读和阐释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思想内涵的历史变迁及其在当代实践中的表征和效应。

比如,由于特殊的时代境遇、实践发展和学科分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不在少数的论者倾向于把马克思的思想从西方文化传统中剥离出来,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建构和价值取向予以理解和阐释。该成果悉心梳理了马克思思想起源期西方文化传统因子的渗透和影响,进而阐明马克思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关系不是弃之不顾、彻底打碎、颠覆重来,而是在对西方文化传统进行深刻剖析、反思基础上的扬弃和超越。

还比如,观照和思考世界必须有与对象相匹配的认识框架和能够透视本质的认识能力。作者认为,马克思早期对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研究,呈现出从实体性思维到“实体的观念性转化”再到主体精神的嬗变轨迹,体现了人类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趋势,同时也昭示出主体自身永恒的矛盾和“纠结”。现实世界的真正存在不是实体、物质和生命体,而是人的应有、愿望、观念在其中的实现和落实;将两者连接起来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哲学思维就是在从观念与实体、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实践、内在与外化的关联中观照和思考世界,在矛盾总体的结构和运动中把握现实。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上述思考,奠定了他以后思想变革的方向、价值和基本架构,两者之间不是“断裂”和否定的关系,而是一种传承、延展、深化和超越。

“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已经成为当代思想界讨论最多、分歧最大,甚至可以说表述最混乱的议题之一,在相当多的论者那里,它已经脱离了其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和其阐释载体——那些蕴涵深邃但非常散乱的文本,独立而抽象地成为一种可以随意掺杂、涵摄和剔除任何内容的“大口袋”或“大熔炉”。鉴于此,该成果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序列中追溯其不同阶段的思想运演、具体阐发和论证逻辑,详细地梳理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两个誊清稿”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从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意义和基础上推进唯物主义,又是怎样扬弃和超越唯心主义的。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证“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论据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未誊清稿Ⅲ”开头的两个片段中,他们详尽地描述了由城乡分离→行会制度的建立→商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的出现→工场手工业的产生→人口跨国度的迁徙和“流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集中于一个国家的现象”→大工业的发展与垄断等各个环节次第过渡的历史进程。正是对这些细节的描摹和勾勒昭示出“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主线、思考重点、擅长领域和诠释界域。因此,不应该把“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的解释简单化、极端化。

“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的重要问题,在其以后的思想发展中也没有停止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近年文献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在被组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章节的各个单元并不是连续写作的。因此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也要打破笼统而不涉及细节的研究方式,必须深入微观和细节,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论证思路和逻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其思想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基于此,该成果试图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对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核心范畴“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为线索,重点解读“费尔巴哈”章最后一部分的18个段落,试图运用文献学研究的丰富成果重组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问题的论证层次和逻辑结构。

(责编:皮博、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