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心身关系问题研究

2024年02月08日11:29来源: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山西大学费多益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心身关系的哲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础窜齿008),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心身关系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有:孙岩、郭欣恺、蔡立庆、孟彦文、李晶。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心身关系是始终伴随着人类、深入探讨人类自身存在的一个古老而基本的命题。两千多年来,心灵的本质一直困扰着人们,时至今日,它仍然吸引着一代代的哲人们不断地探讨。对心身关系的体察显现了人的本性之谜。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别出不同学者的哲学倾向。尽管当代对于心身关系的讨论仍然处于“众说纷纭”的阶段,但是旧的问题已注入了新的内容。最近30年来,生命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为重新理解心灵与肉体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心身问题研究受到先进技术的直接促动,其重心也发生了一系列新的转向及变化。现代科学为解释心身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也对因袭多年的、传统的对于心身关系的看法产生了剧烈的冲击。21世纪的科学发现给身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实证基础,也给心灵与身体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回顾当代心身问题的演变历程、总结其成败得失、把握其演进趋向,研究总结身心关系问题研究的焦点、主题及其新趋向,既是推动心智哲学进步的基础性工作,也对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展开的心智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汇集了笔者15年来对心身关系的心得,立足当代哲学重新审视心身难题,从本体论、认识论与知识论、价值论叁个方面探讨了相关的纷争与实质。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时下时髦的以神经科学或认知科学方式讨论问题的途径,该成果注重形而上学层面的追问、考查和剖析,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厚重的古典气质。

(1)在本体论层面,该成果探讨了心身难题的概念羁绊,认为:我们遭遇心身关系问题的症结,源自作为基础的本体论层面的困境——从概念的种类来看,用以把握心灵的主观层面的形式与用来了解大脑的客观层面的形式似乎是不可通约的,体现为:经验表述受到语言限制,心理事件无法纳入严格的规律,主体对于自己的心智状态拥有某种与别人不可分享的通路。为了在心身难题上有所进展,笔者试图摆脱这样的假设,即“心理”和“物理”具有相互排斥性,二者是互不相容的存在论范畴。“心”与“身”被看作互换而不共存的两种视角,身体中的事件以心灵中的观念来表现,并且具有表现性的对应关系,而实现这种对应的途径已经包含在实体之中——机体进行目的性活动的能力构成它们内在活动的源泉,通过生命范畴的联结,心灵与身体保持了可共同实现的机制。同时对意识何以成为“有意识的”进行了深入探索,即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试图寻找心理状态中的“主动意识”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作者对其核心观点和主张进行阐释,呈现并分析了它所遭遇的困境与反驳,进而针对最为棘手的无目标状况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加以解析并给予回应,以期为进一步探索“通达意识”提供可能的视角与思路。

(2)在认识论与知识论层面,该成果探讨了他心感知问题,认为:推测他人心理状态与知觉自我具有内在的联系,借助自动的、无意识的模仿,我们可能直接体验到他人的内心状态,这得益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相似的神经通路。这一发现揭示了感知他人动作意图的关联机制。笔者在分析由此带来的启示的同时,通过因果性考察谨慎指出,(神经)相关性并未提供对于他心理解的完备解释,并且它们仅仅在最低限度发挥作用。笔者由此进一步探讨了他心知识的知识论特征,即作为一种具有私人性质的知识,他心经验能够通过公共的表达方式以及对各自心灵状态性质的描述,达成相对一致的体认和交流。然而,从根本上读懂他心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意识经验存在于其严格意义下的拥有者,经验主体内部呈现出来的独特的感受质无法从第叁人称角度得到测量。就此而言,所谓的感知他心不是寻求对他人行动方式的因果性说明,而是阅读他人特定情境中的意义表达。另外,探索了个人同一性。神经科技的发展使得直接人为地操控大脑和心智变得可能,这对个人同一性的判定构成挑战。笔者以情感为进路,探讨了同一性遭受干预的可能途径,分别从自我认同中的情感标准、真实的自我感受、自我的客体化、选择的潜能与选择的独立性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同一性并非仅仅借助大脑就能得到解释,而必须依赖于它与主体所拥有的经验之间的关系;身份的认同不是单独个体主观的选择和决定,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的确认与肯定;作为法则使意志得到服从的意识源于,行动不仅仅是在快乐舒适的基础上合乎义务地发生,而且在根本上就是出自义务而发生的。

在当代知识论中,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一直被视为两个重要而又对立的范畴,本研究从心灵哲学的视角分析了二者的理论困境及其破产症结,即无论知识的确证取决于使其为真的外部世界还是主体的内在状态,都暗含了一个预设——它们是先天预成的,其特性不会随着信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于是似乎我们只能在两者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但这个预设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它静态地看待认知的某些结果,而完整的知识确证需要从原初形式的认识开始,考察它们的起源并追踪它们的发展层次和趋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于外界的感知是一种始于内心信念的世界模型,但模型会根据预测状况与实际情形的偏差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经验是对我们的感觉的自然的现实化,而概念性能力不可或缺地包含在我们的感觉的自然中。按照这样的思路,如果我们找出内/外在论在认知过程的不同层级和脉络里得以运作的那些方式,那么它们在很多方面不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实现融合或达成一致。

(3)在价值论层面,该成果探讨了意义的来源:在洛克的意义理论中,意义是心中观念的标记,语词通过对观念的表达而获得意义。这一理论明确了人对意识中的那个被建构起来的表象的可感性的特征的语言陈述及逻辑演绎,然而它也预设了那些恰恰需要我们对之进行解释的心理意象。20世纪对此进路的质疑与反思显示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语言使用者所诉诸的所有证据的联合产物,并由制约着各种表达式的共同规则所给予。尽管如此,语言借助意向传达出意义,而意向是被众多心理状态以及非表征能力共同决定的;言说的意义与“理解”和“解释”能力紧密相连,而解释又是一种信念赋予。

理性思考与情绪感觉(情感体验)相互交织,有限理性产生的结果比按逻辑和计算方法行动更加合理。作为进化遗产的一部分,情绪优化了人的互动方式,并起到动机和知觉的作用。情绪在心理功能与神经机制两个层面影响推理:在心理功能层面,情绪把人引向需优先关注的问题,从而使记忆、注意、言语、决策等认知过程变得更具选择性,并规定了认知的策略与风格;在神经机制层面,认知脑与情绪脑分离的假设被大量研究证据所否定,即使被视为情感中心的“边缘系统”也参与认知加工过程。情感经验具有非概念的内容,其作用在于填补纯粹理性决定行为和信念所留下的空隙。作为一种评价式的诠释,情绪引导着经验模式或场景。情绪的判断系统本身并不构成观点或观察的框架,它作为一种景象或情境,使事物在其中以某种方式被看作或想象为某个样子。

现代神经科学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我们意识到行动之前,大脑已经做出行动的决定。这无疑向常识和传统的哲学提出挑战:所谓的自由只是一种幻觉。面对由此引发的激烈争议,我们需要对相关概念的误读进行剖析,并澄清自由意志的内涵及其本质性规定。事实上,由于未对个体层面的经验与亚个体层面的神经活动做出根本区分,一些认知神经科学家在概念层次间做了不恰当的跨越。而实验中违反日常直觉的现象蕴含了意识经验近年来被发现并越来越得到关注的重要特质——事后阐释与建构整合,意识的这种改写无意识心灵预置行为的能力,正是意志自由的心灵根基;这启发人们对自由意志的开启和运行机理重新反思,并在新的起点上理解统一的理性主体的独特行为品质。作为进化道路上选择出来的精神力量,自由意志的心灵基础事关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并构成其人生中一个有意义的部分,同时,也成为人类一切争端和矛盾的源头,理解这一点,对于不同价值体系的人们和睦相处尤为关键。

(责编:皮博、韩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