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李树新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叁少民族’谚语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5叠惭窜01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边疆地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亦分布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嫩江流域、新疆塔城地区、黑龙江省黑河等地。这叁个民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俗称“叁少民族”。内蒙古自治区的“叁少民族”是指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他们是内蒙古自治区内叁个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叁少民族”人民依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总结、提炼出了大量具有较强哲理性、科学性、实用性的谚语,“叁少民族”谚语作为“叁少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叁少民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他们社会历史、民俗事项、伦理道德观念的智慧结晶,是一份难得的精神财富,其中闪烁着该民族智慧的火花,对“叁少民族”人民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成果以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谚语为载体,探寻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谚语与民族起源、社会发展、环境资源、宗教文化和生产生活问题,揭示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历史变迁状况和社会发展信息、宗教信仰印记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风俗体系。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载体谚语的归纳分析,对深藏于文化血脉中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谚语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总结探究,寻找和挖掘谚语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同时,从语言学角度,对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谚语表义和修辞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较为详尽清晰地呈现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谚语的美学魅力。
该成果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第一,以“叁少民族”谚语为主要材料,辅以起源传说为佐证,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角度自然真实地揭示“叁少民族”的历史变迁,可为探讨“叁少民族”族源问题及社会发展状况提供参考和借鉴;“叁少民族”谚语记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环境与植物资源,通过对这些谚语的分析,有利于了解“叁少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直至今日,“叁少民族”仍然保持着对自然、天体、动植物以及对祖先的崇拜,通过对“叁少民族”谚语中的宗教信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存活在“叁少民族”口头文学样式中的民族宗教价值观。此外,通过对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谚语文化价值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对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进行概括总结,深入探究,寻找这些少数民族谚语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第二,在“叁少民族”谚语整理分类的基础上,从语言学角度,对其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析其表义和修辞特征,较为详尽清晰地呈现“叁少民族”谚语的基本面貌。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的主要内容有:“叁少民族”谚语与民族起源及社会发展、“叁少民族”谚语与环境资源、“叁少民族”谚语与宗教文化、“叁少民族”谚语与生产生活、“叁少民族”谚语与文化价值观、“叁少民族”谚语的表义与修辞特征。
(一)“叁少民族”谚语与民族起源及社会发展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与其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叁少民族”谚语是“叁少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体现出“叁少民族”的历史变迁状况和社会发展信息。留存于口头的“叁少民族”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的起源、演化及与相邻民族的关系,在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叁少民族”形成了丰富的口传文学,其中谚语里提到的诸如“鄂伦春人从哈喇木伦迁来,鄂伦春人世代居住在兴安岭”(鄂伦春)等,或多或少可以使我们窥探到“叁少民族”各自对于发源和族群构成的某些信息。在封建时期,“叁少民族”社会组织系统是长期在氏族社会血缘关系基础上,依附于中央王朝的政权管理,因此“叁少民族”人民历经从原始时期的母系、父系氏族,转变为带有封建色彩的社会面貌,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政治生活状态。随着民主政治前进步伐的不断加快,“叁少民族”的社会生活也逐步向着更加现代化、民主化、理性而又客观的方向发展,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叁少民族”的诸多谚语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前后及改革开放时期的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
(二)“叁少民族”谚语与环境资源
“叁少民族”居住的地方,素有林海之称,山林连绵逶迤,漫山遍野,蓊郁的原始森林,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叁少民族”人民对其所居住的地理环境——高山、森林等饱含着深厚的感情,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谚语反映出他们对大自然有着多样化的体验;“叁少民族”人民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对晴、雨、雪、风、云雾等气候天象的感知更为敏锐,对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认识相对深刻,多姿多彩的气象谚语体现出“叁少民族”人民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热爱;在“叁少民族”居住之地,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白桦、樟子松等树木遍布山林,乌拉草、柳蒿芽等野草应有尽有,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叁少民族”的诸多谚语均与此类野生植物相关;除此之外,“叁少民族”人民从事农耕活动,燕麦、荞麦等粮食作物以及黄烟类经济作物在其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与之相应,“叁少民族”的诸多谚语记录了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作物。
(叁)“叁少民族”谚语与宗教文化
内蒙古“叁少民族”谚语保留着“叁少民族”的宗教信仰的印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叁少民族”在“自然崇拜”的指引下形成了自然诸神及萨满教两大信仰主体,后受时代变迁、文化交融等因素影响,以佛教为代表的其他宗教对“叁少民族”的生活也产生一定影响,凡此种种,均可在“叁少民族”谚语得以显现。“叁少民族”在依赖大自然从事具有原始特征的狩猎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了狩猎者与大自然之间不可分割的生存依赖的有机联系,他们对大自然产生了种种崇信、畏惧、寄托、依赖的文化心理,逐步形成了“叁少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万物有灵”的意识观念,这种宗教信仰观念自然地体现在谚语之中,形成了大量流传民间的谚语,如“白那查是鄂温克的山神,敬山神的人丰衣足食”等。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宗教文化,萨满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巨大影响。迄今为止,萨满文化依然影响着“叁少民族”的日常生活,“叁少民族”中的一些谚语高度概括了萨满在“叁少民族”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如萨满跳神、萨满治病等,部分谚语也体现出“叁少民族”人民对萨满的尊敬、反映出萨满性别与氏族历史的关系等内容。现阶段,“叁少民族”除信仰萨满教外,还有喇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以及杂糅北方汉族信仰的民间宗教等。我们能从大家口耳相传的谚语中体味到“叁少民族”的生活百态,亦可以从中窥探“叁少民族”的宗教信仰状况。
(四)“叁少民族”谚语与生产生活
“叁少民族”谚语中蕴含着大量反映其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体系,包括狩猎、其他生产行业、日常生活、娱乐、风俗等内容。这些谚语是研究“叁少民族”生活文化及其风俗的重要依据,也体现了“叁少民族”的民族特色。
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长白山、大小兴安岭,茂密的森林草原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优质的狩猎条件,同时产生了一些短小精悍的谚语,形象生动地传达着他们世代累积的经验。产生如“进山缺不得火和刀,打猎缺不得马和枪”等反映“叁少民族”狩猎生产的谚语。
除狩猎活动之外,农副业等其他生产行业在“叁少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渔业、放排业和农业是“叁少民族”不可或缺的生产方式。对“叁少民族”人民来说,渔业是狩猎经济的重要补充,因此,他们创造出一定数量的有关渔民生活、鱼类资源、捕鱼工具以及鱼类生存环境方面的谚语。放排业也是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叁少民族”重要的生产方式,放排谚语体现着“叁少民族”人民的勇气和智慧。“叁少民族”人民根据其所居住的地理环境,从事相应的农耕活动,一大批反映农民、农具、籽种、耕作经验以及经济作物的谚语随之产生。
“叁少民族”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日常生活,都鲜明地体现了其民族特点,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叁少民族”对于日常生活的谚语在整个“叁少民族”谚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娱乐是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概括和体现。它既可以是个人精神生活的体现,也可以是群体性的娱乐活动。“叁少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衍生出很多歌舞谚语,还有诗词谚语也可以反映出“叁少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除此之外,曲棍球也是受达斡尔族欢迎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对于曲棍球的谚语也有很多。例如:“弹口弦琴音小拨动心”记录了鄂伦春族特殊的乐器口弦琴,“山美引飞禽,歌美招贵客”反映了鄂伦春族人民对歌舞的推崇与热爱。
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风俗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色。纵观“叁少民族”的风俗谚语,无论是关乎春节(鄂温克语、达斡尔语均称其为“阿涅”),抑或是关乎婚俗,都极富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五)“叁少民族”谚语与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深藏于文化血脉中的信条,是弥布于民族文化之中的普遍价值观念。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谚语是“叁少民族”历史经验的总结,蕴含着叁个少数民族朴素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长期的山林生活中,“叁少民族”养成了自己特殊的民族气质——勤劳、正直、善良、勇毅……这些民族精神通过谚语直观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叁少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即崇尚自然、英雄主义、恪守信义、团结友爱、自由个性、坚忍不拔、朴直公正、褒善贬恶、谦逊好学、真挚情感等。这些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通过谚语代代流传,成为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文化血脉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养分。形成谚语如“怕死别去放排,放排就得不怕死”“要说出来的话不能咽进肚子里,要做的事不能拖到黑夜里”(鄂伦春),“品格性格是忠诚的好,牛马羊群是肥壮的好”“任你恶狗有几条,不误骆驼走大道”(鄂温克),等等。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谚语蕴含着“叁少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反映出丰富的民族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体现了“叁少民族”的心理、伦理、精神、价值、审美情趣等精神样式。
(六)“叁少民族”谚语的表义与修辞特征
“清洁的水是泉水,好的语言是谚语”,谚语是人们“好的语言”的集合。作为“叁少民族”智慧精华的民族谚语,是研究“叁少民族”风貌的一面镜子,而探索谚语自身展现出来的内容特征也是谚语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叁少民族”谚语的语义内容特征集中在广泛性、经验性、民族性、哲理性等四个方面。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第一,该成果第一次对“叁少民族”谚语语料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将“叁少民族”谚语进行系统的对比和关联研究,避免了单一、零散的局限性。
目前对于汉语谚语研究和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语谚语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而对人口较少的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谚语一直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该成果第一次对“叁少民族”谚语语料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将“叁少民族”谚语与文化进行系统的对比和关联,从中国地域文化和文学、语言关系的角度,研究独具地域文化特征的谚语在传承和弘扬民族区域文化中的作用和价值,确立了“叁少民族”谚语在中华多民族谚语中的地位,为确立“中国谚语学”或“中华谚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和范式,具有创新价值。
第二,通过谚语提炼出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民族文化认知价值。谚语是人类于各时代所积累下来的实际观察以及日常经验的成果。谚语具有知识性,它既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有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本研究立足丰富多样的民族谚语语料,全方位展示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文娱活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心态、情感、观念、审美、道德、理想、教育、理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对全面了解和认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了解认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好的认知价值。
第叁,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固有的精神文化遗产,谚语中往往集中体现着该民族的精神世界,蕴含着民众所总结的深刻哲理或科学知识,它反映着民族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重点研究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谚语的文化类型系统,挖掘这一系统的谚语文化特质,揭示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谚语中蕴含着的最持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审美情趣等精神样式和文化生命力,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第四,该成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叁少民族”谚语,共搜集达斡尔族谚语2000条,鄂温克族谚语350条,鄂伦春族谚语500条,并进行了语义分类和国际音标标注,不单为本民族人民提供了谚语样本,也为其他民族人民提供了认知和了解“叁少民族”的语言信息和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