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建晓 陈爱丽,分别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福建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县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空间载体。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布局县域产业链并不断提升其发展水平,可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1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学谋划县域产业链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生产力新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能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抢占先机,直接关系到未来发展态势。
因地制宜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一刀切、齐步走,不能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就发展县域经济而言,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方向和突破口,打造县域特色产业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明确主攻方向、精准发力,择优确定主导产业链,积极建设一批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叁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持续做优做大做强县域重点产业链。着眼长远、分类施策,鼓励经济强县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引领,推动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式改造升级。
集聚融合推动县域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促进产业延链强链补链是建成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精准定位县域产业链发展方向,以重点产业链为主体,推进县域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强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冠公司”,推动以专破局、以精立业、以特求强、以新赋能,助力县域产业链提质增效。
协同发展优化县域产业链分工布局。分工协作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县域产业链发展应注重内外联动、强化区域协同,凝聚多元化发展合力。优化县域生产力布局,深入推进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乡村振兴建设,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与联动机制,融入“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积极承接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产能对接合作。以产业链串联带动跨县域产业优势互补,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县域产业向高端化、深加工方向发展,带动其他县域协同发展。优化县域产业空间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和龙头公司向园区集中、中小微公司向中心镇集聚、乡村作坊和家庭工场向重点村汇聚,避免“盲目扎堆”。打通县域城乡产业连接通道,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促进城乡产业合作与耦合发展。
2 有效激活县域产业链,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需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同时,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县域产业链发展动能。新质生产力依托于科技创新发展。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神经末梢”,县域应从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平台等维度发力,综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推进科技强县示范建设,全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县域科技创新策源地。瞄准县域产业集群重大科技需求,加强应用型研究,着力解决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公司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县域科技型中小公司成长计划和高新技术公司提升计划,通过孵化培育、引进创办、转型升级等方式,构建“创新雁形方阵”。着力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促进县域公司、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联合攻关、共享资源、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共享创新平台,引导县域积极完善产业园区建设,融合运用“科创飞地”“人才飞地”等新模式,促进创新资源集聚。鼓励县域创新主体、科技社团、行业协会等组建科技创新联盟,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县域产业链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在于新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方面,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任何传统产业一经科技赋能,就有可能升链转化为现代产业。以智能化改造和技术升级为抓手,通过设备更新、工艺升级、管理创新等方式,推动县域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淘汰落后和低端低效产能。以数字赋能为引擎,加快县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深度连接,做优做强一批新制造、新服务、新农业,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根基。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优化县域基础设施布局与结构,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5骋基站、数据中心等设施建设,搭建高速、融合、先进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结合县域产业发展特色与优势,科学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地图,重点有序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与当地主导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梯度化开发。探索实施“灯塔公司”培育工程,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孵化地,着力推动县域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县域未来竞争优势。
3 围绕县域产业链重塑,推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推动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要素更新以及新要素的加入,并提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内在地要求推进生产关系的完善和发展,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的各要素也必然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发展障碍。深化重点领域的深层次变革,有助于提高县域产业链竞争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推进县域“放管服”改革,创优“互联网+”服务供给方式,建立高效、便捷、规范的县级政务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引导县域土地、人才、资金、数据等优质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领域集聚。创新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国资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投融资体系,提高县域优势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聚力加强县域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人才链一体化联动机制建设,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优化提升县域营商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良好的、可持续的营商环境是开放包容、统一有序的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产业链的提升,推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持续推进构建公平、合理、诚信的县域营商氛围,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共建共享良好信用环境,激发实体经济和要素发展活力。完善县域市场监督管理机制,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保障中小公司平等获取生产要素的权利,构建规范有序的县域营商环境。加快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围绕招商链、人才链构建服务链,在县域范围内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常态化沟通反馈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和民营公司发展壮大。加大县域减税降费政策的倾斜支持力度,通过优化招商条件、完善收费政策、增加税收优惠等方式,推动县域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县域本土公司和外来公司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强化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人才是推动县域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赋能要素。畅通人才引进渠道,以县域公司和产业链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建立招才引智“绿色通道”,打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完善县域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重点培养服务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优质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技能人才发展机制,根据县域重点产业链人才发展的规律和成长特点,通过职业培训、专项技能人才培养等方式促进本土人才能力建设,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健全县域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人才层次+政策优待”的激励体系,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配套水平。充分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创造性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