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城市通史

2024年06月13日14:49来源: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四川大学何一民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通史编纂”(项目批准号为:12础窜顿083),最终成果为专着《中国城市通史》。课题组成员有:冯剑、王立华、高中伟、冯兵、黄沛骊、赵淑亮、吴朝彦、韩英、陆雨思、何永之、念新红、王伟、王超、黄灵、田玥、王肇磊。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编纂多卷本《中国城市通史》,具有重要意义。

1. 对于深入认识中华文明的特质有着重要意义

城市是文明的要素之一和主要载体,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和进步几乎都是发生在城市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也大多在城市中活动,重大的发明创造也多数是在城市中进行,因而研究中国城市史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起到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城市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文明发展为线索,勾勒出城市萌生、发展与演进的历史进程,并揭示出这一历史进程及人类社会架构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与变迁的规律性和阶段性。

2. 对于推动历史学研究的开拓和创新将起到促进作用

城市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结构组群,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研究中国城市的发展变迁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历史研究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中国城市通史》编纂,有助于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国城市通史》将成为记述和反映中国几千年历史各方面的“历史知识总汇”,能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让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历程,进而促进历史学研究的领域的创新和开拓。

3. 有助于揭示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多卷本《中国城市通史》编纂,将加强对中国城市历史系统的研究,从而有助于揭示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征、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推动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为当代城市发展提供战略思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坚实的发展基础,起到启迪思想、激发灵感、挖掘和利用潜在文化力的作用。

4. 有助于推动学科建设

中国城市史作为中国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显示出强劲的学术生命力,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城市通史》编纂将充分吸取学术界目前有关城市史研究的资料和相关成果,通过不同学科的对话和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对城市发展规律和重大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炼和升华,再现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轨迹,探寻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各种规律,凸显了中国城市发展的特色,展现了中国城市文明的亮点,最终成果的问世,将会对中国城市史研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以广阔的视野,将中国城市的发展放在历史长河中加以长时段的考察,以此观察其发展变迁的特点与规律,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段的城市发展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成果除一个简略的绪论外,共分为七卷,约270余万字。

绪论主要简述了该成果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并对编纂《中国城市通史》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概述。

主体研究共七卷。该成果认为,编纂《中国城市通史》应在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秉承中国修史传统精神,力求按照“搜采欲博,考评欲精,职任欲分,义例欲一,秉笔欲直,持论欲平”等原则来编纂《中国城市通史》。《中国城市通史》首重在“通”,一是“纵通”,即对历时态全过程的贯通,系统梳理中国城市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展现历史进程与逻辑联系的一致性、连续性,同时也呈现不同阶段的曲折与特点,分析在不同时期城市的兴衰流变,探究发展经验与内在规律。二是“横通”,即对共时态城市各要素的互通,注意区域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城市内部结构和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以时间为经,以专题为纬,纵横补充,立体成像。叁是“会通”,即《中国城市通史》编纂要有广阔的视野,对城市要素和相关学科要加以综合,实现各学科和研究对象的融会贯通。城市是一个综合有机体,城市的各要素涉及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而不能停留在对中国城市发展史的表面认识,而是要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触类旁通、探颐索隐,将《中国城市通史》的编纂上升到对规律抽绎解读,探寻中国城市发展的各种规律,再现中国城市发展的轨迹,突现中国城市发展的特色,展现中国城市文明的亮点。

在对“叁通”有了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基于对中国城市史历史基本脉络及总体特点的考虑,《中国城市通史》编纂主体部分按照中国城市发展进程划分为七个时期,每一时期编纂一卷,一共七卷。

第一卷——先秦卷,共五章。第一章首先探讨了城市和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理论,其次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与形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别就史前城市的兴起,夏、商、周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空间分布等进行了梳理和概述;第二章分别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与城市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黄河、长江、燕辽、西藏、蒙古等不同区域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叁章对先秦时期城市选址和城市形态变迁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从手工业、商业和农牧业等多方面入手,探讨了先秦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变迁;第五章则从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管理、城市文化的发展变迁等方面对先秦时期城市社会与文化进行了研究。

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共六章。第一章分别对秦、汉、魏晋南北朝等不同历史时段的城市发展变迁进行了考察;第二章分五个历史时段对秦汉魏晋南北朝不同时期城市体系的变迁进行了研究;第叁章也是分五个历史时段对秦汉魏晋南北朝不同时期城市空间分布的变迁进行了研究;第四章按历史时段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社会与人口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分别对秦汉魏晋南北朝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管理变迁进行了研究;第六章分别就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教育变迁进行了研究。

第叁卷——隋唐五代卷,共六章,第一章从隋朝建立与城市发展、唐朝城市的恢复与兴盛,以及五代时期城市的兴衰等方面研究了隋唐五代城市的发展变迁;第二章分别就隋唐及五代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变进行了历时态的研究;第叁章对大运河与运河城市的兴起进行了研究,并对唐代多个重要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第四章主要研究了隋唐五代时期城市人口、社会等级、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民族融合与城市的发展;第五章则对隋唐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进行了分类研究;第六章从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民族融合,科举制与城市教育文化的兴盛及文化教育与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四卷——宋辽金夏卷,共四篇二十叁章。第一篇宋代城市的发展变迁,下分五章,第一章从北宋、南宋的建立对城市的影响,开封、临安两大都城的繁荣,以及港口城市的兴起和工商业市镇的发展等方面考察了宋代城市的曲折发展历程;第二章考察了宋代地方行政建制与城市体系的变化;第叁章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市镇经济等方面研究了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变迁;第四章主要研究城市管理制度和城市社会管理的变迁;第五章从人口与阶级构成、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研究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演变。第二篇辽朝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从辽朝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视角研究了辽朝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并重点研究了辽朝五京都城的发展;第二章分别对辽朝城市数量规模和空间分布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第叁章从户籍与赋税、城市治安、社会救助、消防与公共卫生等方面对辽朝城市行政管理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从手工业、商业和市场体系等方面研究了辽朝城市经济的发展;第五章分别就辽朝城市人口变化与分布,城市居民的民族构成、阶级构成以及物质和文化生活变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叁篇西夏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共有七章。第一章研究了西夏自然人文环境与城市的发展;第二章从行政体系、城市数量和变化、都城的建立以及重要城市的发展等方面研究了西夏城市的发展;第叁章分别对西夏城市空间分布和规划建设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从户籍管理、赋役管理、卫生与治安管理等方面研究了西夏城市的市政管理;第五章从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方面对西夏经济贸易与城市发展进行了研究;第六章对城市人口构成与社会演变进行了研究;第七章分别从西夏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研究了西夏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第四篇金国城市与社会变迁,共有六章。第一章主要就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与城市的兴起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二章从战争对城市的破坏、战后对城市的重建等方面研究了金国城市的兴衰变迁;第叁章对金国城市数量、规模与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从城市户籍和赋役管理、城市消防与卫生等方面对金国城市行政与市政管理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从手工业、商业和市场结构体系研究了金国城市经济与城市发展;第六章从城市人口民族构成、阶级构成和城市居民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等方面研究了金国城市人口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卷——元明卷,分为两篇十章。上篇元代城市的发展变迁,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从自然人文环境与蒙古城市的兴起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分别从战争对城市的破坏、不同区域城市的重建以及重要城市的发展来论述了元代城市的曲折发展;第叁章分别对元代城市体系、数量和空间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第四章从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等方面对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从元代城市居民的民族构成、阶级构成以及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研究了元代城市社会的变迁。下篇为明代城市的发展变迁,共有五章。第一章从明代前期城市的恢复、中期的城市发展、晚期城市的衰落分析了明代城市周期性发展与影响因素;第二章从明代行政体系重建与建制城市体系的构建、明代建制城市的规模与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明代行政体系与建制城市的发展变化;第叁章主要研究了明代军事制度与军事城市的建立与发展,军事城市的数量与分布,军事城市职能的发展变化;第四章从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方面分析了明代城市经济与城市发展;第五章则对军事城市和商业城市等明代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第六卷——清时期卷,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战争对城市的破坏,清王朝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和文化的重建等方面研究了清代中前期的曲折发展;第二章通过对地方志等大量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分析了清代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变化;第叁章重点对清代城市形态的变化分不同类型城市进行了研究;第四章对清代内地十八行省城市的分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五章对清代东北地区、蒙古地区、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等内陆边疆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进行了研究;第六章对黄河、长江、珠江及其他大江大河流域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变迁进行了研究。

第七卷——民国时期卷,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不仅研究了民国时期城市发展变迁,而且还对民国时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变、区域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城市管理体制的现代变迁,分别研究了现代市政管理体制的确立和城市行政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发展;第叁章城市人口构成与社会结构的演变,重点研究了民国时期城市人口数量与构成的演变,与社会结构的演变;第四章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发展,重点研究了城市居民生活观念的变化、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劳动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五章城市婚姻与家庭的变迁,重点研究了民国时期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城市居民的婚姻和家庭的变迁。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中国城市史作为中国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显示出强劲的学术生命力,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城市通史》编纂在充分吸取学术界目前有关城市史研究的资料和相关论着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规律和重大理论进行了探讨、提炼和升华,进而形成了《中国城市通史》最终成果。该成果的出版将对中国城市史学科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推进中国城市史研究。

(1)《中国城市通史》编纂在城市史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拓展与创新。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国城市通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缺失,因此对城市产生、形成、发展、演变,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城市的发展动力,城市衰落的原因,城市的基本规律,城市的特点等还缺乏深刻认识,很多研究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中国城市通史》对相关的理论问题结合中国城市历史的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而使读者对中国城市历史有更加全面、系统、立体的认识,进而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提供新的研究平台,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史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

(2)《中国城市通史》编纂以城市文明的演变作为主线,以历史变迁为经,以城市结构为纬,按照城市发展历史时段分卷编纂,每一历史时段都包括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变迁,内容涉及城市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建筑、交通、金融等各个方面。

(3)该成果在充分吸取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历史发展变迁进行了长时段研究,将中国城市的发展变迁做了全景式的展现。《中国城市通史》编纂最终成果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中国城市的发展变迁加以考察,系统梳理了从史前时期至新中国成立的数千年间中国城市从孕育到生长的发展变迁过程,将其发展分为七大阶段,深入系统地对每一历史阶段的城市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重点探讨了每一阶段城市发展与演进的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特点,揭示了城市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转折意义及其兴衰演变的动因;综合研究了城市发展变迁的各个方面,包括城市形态、城市文化、城市人口、城市结构、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问题、城市生活、城市体系、城乡关系等;揭示了中国城市的本质及其历史特点,阐释了中国城市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本课题最终成果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一部中国城市史专着,总字数达到近270万字,比以往出版的相关着作体量大3倍多。

(4)《中国城市通史》编纂高度重视多民族地区城市史研究,将内陆边疆地区城市纳入中华文明整体史体系中。长期以来,对中国城市历史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文明地区,而对东北、北部、西北和青藏高原等内陆边疆城市发展史较少关注。因此,本课题较前人有一个重要的创新,就是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论指导下,强调中国整体观,不仅重视对汉文化地区城市史的研究,而且也强化了对不同时期民族地区城市史的研究,如先秦卷、魏晋南北朝时期卷、辽宋夏金卷、元明卷、清代卷等都设置了专章或专篇强化了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城市发展的研究,尤其是对与宋朝并立的辽、夏、金叁国城市史设置专篇进行研究,多达30万字,改变了过去对辽、夏、金城市史研究薄弱的状态。另外,在《中国城市通史》各卷中还分别设置了章节对西藏、新疆、内蒙古、西南、东北等边疆地区城市发展进行研究,这些地区的城市在过去中国城市史相关着作中都较少论及,因而《中国城市通史》突破了以往有关城市史研究中狭义的地区界限,具有很强的开拓性,有助于人们对中华城市文明的发展演变全貌有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有关古代边疆城市的研究。通过分区域的研究,全景式地展示了数千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轨迹、发展特点,并对其发展规律也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5)该成果将中国城市史研究视野延伸到城市内部,从整体和局部等多层面探讨了数千年间中国城市的体系、规模、职能、空间分布等,探讨了数千年间中国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独具特色的经济状况、社会结构、文化教育等多种微观层面的问题,从而初步达到对不同时期中国城市研究的目的。

(6)该成果对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也进行了论述,梳理了从先秦至民国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动力转变的脉络和制约因素的变化。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也是所有古老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文明载体的城市持续发展则是原因之一。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各有偏重,总的说来,政治因素对城市的作用十分巨大,这与中世纪欧洲经历了“城市荒漠”之后,商业城市再崛起、商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中国在宋代也出现了“商业革命”和城市空间的巨大变革,但中国的城市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自治的现象,商人也从未形成自治团体。王权和政治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在中、西方出现了巨大的区别。该成果立足于中国国情,总结出了政治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等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律。

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的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之中,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而加强中国城市史研究不仅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因而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城市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充分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也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将中国城市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责编:孙凯佳、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