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丽娟,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学思践悟】
西部地区在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纵深。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西部地区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但当前西部地区仍面临发展质量不高、与东中部差距明显、发展潜力释放不足等问题,亟须针对性破解难题,探索新形势新任务下的特色发展之路。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对西部地区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此,应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立足发展的现实阶段和人民需求,推进西部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机结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补短板夯基础,切实巩固拓展西部地区脱贫攻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西部地区曾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国832个摘帽贫困县中有568个在西部,并且“叁区叁州”深度贫困地区全部位于西部。虽然当前全国范围内已消除绝对贫困,以前的贫困人口逐步走上了致富路,但西部地区由于其天然的地理因素、发展基础等限制,面临相对较高的返贫风险。由此,西部地区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的短板就在农村,需要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立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在工作机制上延续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领导机制,在政策上延续财政投入、小额信贷、人才智力等支持政策,充分体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工作延续。坚持完善东西协作和对口帮扶,在资金项目帮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梯度转移、劳务输转和人才交流,实现东部地区带动西部脱贫地区农业农村发展。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手段开展易返贫人口的常态化监测和响应机制,巩固“两不愁叁保障”帮扶成果。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是确保县城与农村地区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为此,应构建县城农村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机制,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支持在规模较大的城镇完善县级医院建设,缓解周边乡村的医疗卫生需求。有序推进撤点并校,扩大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鼓励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高教育资源享有水平。
提升就业和产业支撑能力,保障劳动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强化县域经济的要素保障,鼓励农村居民就近就业和创业,开展适合农村劳动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发展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规范的新就业形态。
抓关键增互动,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城市与农村互动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西部地区的县域范围内,县城与农村的联系薄弱,县城带动作用不强。西部地区推进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其特殊性,其关键场域就在于县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最适应实际的选择。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加快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在常住地以及在农村的既有权益,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更好支持。加快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键在于提升城镇产业的吸引力。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往往在工业化水平上相对滞后,存在非农供给意愿与非农劳动需求的矛盾。为提升西部地区县域就业水平,一是着力提升县域产业实力,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状况等,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城镇产业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二是引导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发挥金融支农和农业保险的风险对冲功能,促进要素从城镇向乡村流动,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向县域引入连通性强、业态丰富的数字技术,以县域数字化重塑县域产业,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衍生出诸多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实现县域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迁。叁是畅通城乡经济大循环。县城和农村,从产业上看,联系最为紧密,且互为供需。必须在县域内进一步优化城乡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通过进一步强化产业联系,强化农业基础上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要素对流、产业耦合和供需适配。
强产业优体制,持续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实现特色发展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其基础在于提升县域范围内整体经济发展实力和水平。县域具有相对完备的经济体系,经济结构既包括城镇,又包含乡村,产业体系涵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西部地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考虑城镇现有工业体系基础,也要重视发挥当地的农业特色优势,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县域经济有没有竞争力,有没有可持续性,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为此,县域范围内必须加强统筹,优化产业体系,用好当地资源,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集群化发展具备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时,基于“一方水土”,注重引进与当地农业产业匹配度高、集群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生态资源优势,推动县域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物的产物生产和绿色农产物品牌打造,增加绿色优质农产物供给。推广生产生活绿色低碳化,建立污染公司准入负面清单,推进现有乡镇公司绿色升级改造和面源污染治理,最终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有为的政府管理相结合实现乡村生态振兴。
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发展注入动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全面建成小康示范村,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提供了范本。西部地区要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政府主导建立并优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机制,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性统筹,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在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制定针对性发展举措,充分激发城镇和乡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