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周崇云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安徽淮北地区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叠碍骋007),最终成果为图录《安徽淮北地区商周青铜器》及研究报告《安徽淮河流域商周青铜器研究》。课题组成员有:陆勤毅、宫希成、朱华东、王箐。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安徽淮北地区属于淮河流域中下游区域,由于和中原交通的便利性,是探究安徽早期文明的主要地域,也是我国古代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青铜器是探索商周文明的重要材料,在安徽淮北地区区域史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由于传世文献零散有限,对安徽江淮地区商周史的研究只能更多地借助于考古发现与研究。历年来在这片区域出土过不少商周时期青铜器,时间跨度大,器物类型丰富,不乏重器精品。这批资料存载信息十分丰富,可说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文化中最重要的考古资料之一。相对于中原地区,对于安徽淮北地区青铜器研究仅局限于少数个案,综合研究成果较少,因此该课题成果具有一定理论创新意义。同时研究中对器物年代学框架的完善可为今后该地区新的考古发现的年代和文化性质判定提供更多便利,具有一定现实价值。最后由于青铜器高度凝结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价值与思想内涵,在安徽皖北地区商周史相关文献资料不多的背景下,该成果可为区域历史研究提供更多依据,是透视该地区商周史的重要路径。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共有两个部分。
一为《安徽淮北地区商周青铜器》图录,其体例承接《皖南商周青铜器》(国家社科项目成果,已结题优秀,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安徽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11叠碍骋004国家社科项目成果,已结题,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在诸多铜器中遴选出100件着录,其中商代39件,占比最大,西周2件,春秋42件,战国17件。基本反映了所在区域铜器各阶段的特点。图录文字主要介绍了出土地点、收藏单位和器物尺寸。对一些器物细部特征也做了单独处理,以提供更多信息。图录以照片为主,多数纹饰辅以拓片表现。
二为研究报告《安徽淮河流域商周青铜器研究》,以整个安徽淮河流域出土青铜器作为研究对象,共有六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中,首先讨论了时空范围与自然地理,在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将安徽淮河流域分为叁个亚区,即皖北平原区、沿淮冲积平原区、淮南阶地平原区。其次分析了该区域内自史前至商周时期的历史的变迁。最后对学术史进行回顾,将其分为金石学阶段、过渡阶段和区域青铜器研究阶段叁个阶段。
第一章为出土资料的详尽编订和分期。首先以亚区为片,结合各铜器的出土背景,以发现年代为序,对区域内出土的近千件铜器进行价值判断,选出可备深入讨论的群组。其次对各铜器进行类型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期和断代。将所列铜器共分叁期九段,第1期共4段,自商代二里岗上层至西周早期早段。其中,第1段主要属于二里岗上层偏晚至殷墟早期。第2段属殷墟中期。第3段属于殷墟晚期。第4段属于殷墟末期至西周早期早段。第2期分4段,自西周早期至春秋中期。其中第5段属西周早期晚段至中期早段。第6段属于西周中期晚段至晚期早段。第7段属西周晚期晚段至春秋早期。第8段属春秋中期。第3期仅分1段,即第9段,主要属于春秋晚期,个别器物属于战国早期早段。
第二至四章为报告的主体。分别研究置身于商文化、周文化和楚文化下的区域青铜器特征。
第二章为商文化影响下的区域铜器研究。第1阶段重点研究嘉山泊岗组、台家寺组铜器群,2件拣选器也属此段。第2阶段包括寿县苍陵城组及若干零星出土器。第3阶段有颍上王拐村、郑小庄、凤阳花园湖等群组及若干零星器。第4阶段主要有颍上郑家湾组、金寨斑竹园组铜器。可见器类有酒器中的爵、斝、尊、罍、觯、卣、匕,食器中的鼎、簋、鬲、甗,兵器中的戈、矛、钺等,乐器中的小铙,车马器中的軎、轭首饰、弓形器等,与二里岗上层至殷墟地区青铜器不同时期演变特征大致相同,也或存在个别区域风格。
该期除拣选器外,出土铜器则以点状,分布在皖北的临泉、沿淮区域和皖西的六安。颍河流域中下游则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商文化南下的通路。自二里岗上层以后,商文化在安徽淮河流域的影响持续加强,几乎在整个殷墟时期皆有分布,并在殷墟一、二期达到顶峰,然后有衰退迹象。至殷末时,或已受到周文化的影响。西周初年,出现以金寨斑竹园出土组群为代表的铜器,虽然具有浓郁关中风格,但器型、组合仍属商式铜器。但该组器物反映出至迟在西周初年,周文化可能已经顺长江自湖北至安徽,并由南向北地逐渐影响到安徽淮河流域。
第叁章为周文化影响下的区域铜器研究,属本报告的第二期,共分4段。其中第5段有紫燕墩组、霍山尊及零星拣选器。第6段有台子山鼎、贯山钟、苍陵城钟等器。第7段有谢芦村组、太和胡窑组、定远坝南组等组群铜器。第8段有利辛管台子组、泗县组、凤阳乔涧子组、寿县魏岗组、滁州章广镇组、六安思古潭等组群。第二期以食器、水器为主,鼎、簋、鬲、匜等较常见,甗、盉、簠、盨、缶等偶有出现,兵器、车马器等则较少见。而西周早中期可见铜器偏少,所见风格皆为宗周特征。西周晚期起出土数量逐渐增加,沿淮以北仍为浓郁的周式铜器,而在春秋早期偏晚后,区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尤其在淮河以南区域。但由于楚国势力的东渐,这种局面在春秋中期偏晚阶段后并未得以继续。
第四章为楚文化影响下的区域铜器,属第叁期,仅分1段,本文仅分析最早的第9段。此段群组丰富,有蒙城小涧组、宿州芦城子组、凤阳卞庄组、蚌埠双墩组、凤阳大东关组、寿县蔡侯墓组、淮南蔡侯墓组、六安九里沟等。
由于数个诸侯国贵族墓的发掘,本期铜器数量和类型都异常丰富。依铜器铭文,本期铜器主要涉及钟离、楚、蔡、吴等国,并可与相关文献记载关联。钟离国贵族墓铜器属春秋晚期早中段,偏早阶段的铜器以中原风格为主体,地方文化因素间杂其内,同时受到了楚、吴文化的影响。而随着时间推移,楚系风格则越发显着。楚国铜器集中在淮北的蒙城、江淮的六安,多属春秋晚期早中段,或有个别春秋中期铜器残留,组合以鼎、盏、敦、盆、匜等为主,属于中小贵族墓的随葬品。吴国铜器以有铭兵器、容器等为主,大多属于春秋晚期中晚段。蔡国铜器除少量源自吴国、越国器外,大多应为相应时段的本国产物,文化风格较统一,其主体仍具有浓郁的中原特征,但在用鼎制度等方面无疑受到了楚国的影响,并存在少量吴越地区输出产物。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该成果为构建区域内商周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淮北地区的商周历史存在诸多空白和不详之处,如区域内政治版图、演进、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及其文化特征等,历年来的相关历史研究主要依靠传世文献,以及少量出土文献,部分资料所涉及的地名及其地望等还尚有争议。此次研究工作将区域内出土青铜器的系统引入,对补充、考定相关历史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商周时期的安徽淮北地区,地域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通过对各类型青铜器的梳理与研究,展现出一派繁荣的青铜文明气象。这种现象的得益,一方面与更为发达的中原地区或强势地域的交流与互动分不开,同时也与本地自史前以来所积淀的厚重文化不无关系。同时也要看到,安徽淮北地区商周青铜器在不同时段和不同地域内,部分器物的演变规律较为清晰,但也有部分器物的演变存在缺环、形制风格复杂,演变中存在突变性,反映出区域内考古学文化间的消长关系,同时本区域商周青铜文化的构建具有显着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