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莫高窟及其周边古代土塔遗址调查与研究

2024年07月04日17:13来源: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敦煌研究院郭俊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莫高窟及其周边古代土塔遗址调查与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叠碍骋015),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张小刚、武涛周。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敦煌是佛教圣地,建塔历史久远,史载有阿育王建塔,也有隋文帝仁寿建塔,在佛教建塔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敦煌莫高窟窟区及周边现有土塔36座,佛堂一座,土塔遗址1座(第234窟上方塔),共38座佛塔与佛堂遗址,其中崖顶有6座,窟前宕泉河两岸有19座,老君堂有4座,城城湾有2座,窟内土塔6座,另外还有一些建筑遗迹,如崖上涅槃寺前以及第20号塔北侧的土堆遗迹,都属于莫高窟及周边佛教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这些遗址内容还未计入《莫高窟内容总录》之内。除了少数土塔有学者撰文做过介绍研究之外,大部分资料均未系统整理与公布,有的只知有塔,不知其内容,更谈不上研究。这些遗址、遗物作为敦煌文物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整理工作亟须早日进行。通过对莫高窟窟区及周边土塔的考古调查,全面、系统地对这些遗址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初步研究,提供大量基础性的材料,从而促进相关保护和深入研究工作。

土塔是大型佛教聚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莫高窟内所有遗址看成一个整体,土塔穿插其间,其所在位置体现了遗址的结构布局与宗教诠释,而有些土塔可能与洞窟同时营建,那么研究土塔的内容与宗教意义是对洞窟研究的补充与促进。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主要对敦煌莫高窟及其周边现存的土塔遗址做了全面的考古调查,用文字、测绘、照相等手段详细记录相关文物的位置、内容、保存状况,并考订其题材与年代,研究其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在调查研究之后,课题组将莫高窟的塔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佛舍利塔,建于宕泉城城湾的大华塔属于舍利塔,历史上董保德重修的普敬古塔也属于舍利塔,也应建在城城湾。

第二类为具有礼拜、礼忏功能,与洞窟有相同性质的塔,主要修建于莫高窟崖面上方,与下层洞窟组成一组洞窟,有的在内容上起着补充下层洞窟的作用。老君堂的慈氏塔与锥形土塔也属于同一类型。

第叁类塔,主要是密教塔,单独起塔,具有密教坛场的性质。在宋之后兴起,与崖面脱离关系,建于距离崖面有一定距离的戈壁上,如涅槃寺、以及位于宕泉河东岸的叁座西夏、元时期的塔。

第四类塔为僧人丧葬塔,主要分布于莫高窟宕泉河两岸的台地上,这类塔较多,现存17座,包括王圆箓道士塔。从塔形来看,大多数应建于西夏、元时期,也有清代、民国时期的塔。

莫高窟是一个整体佛教遗址群落,从塔的分布来看,塔的修建是有规划的,也遵循一定的原则。崖面南区北侧上方入口处有两塔,矗立于莫高窟通向敦煌的古道两侧,是天王塔(堂)以及天王堂寺所在地,在建筑设计上有天王驻守山门之意。另外还有为纪念于阗公主而建的涅槃寺,位于古道南侧。

进入宕泉河谷,从南到北,分别有莫高窟第143窟及其上方塔,莫高窟第156、161及其上方塔,莫高窟第237、234窟及其上方塔,莫高窟第17、365、366窟及其上方塔,这些窟、塔均是垂直分布在崖面之上,窟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是有规划的一组建筑,功德主为同一人。他们与莫高窟南大像、北大像一样,贯穿整个崖面或局部崖面,是敦煌大族、僧界领袖或者有影响力的人所建,主要有僧统,节度使等人。这些塔窟组合是除了南、北大像之外,莫高窟崖面上的标志性建筑。莫高窟洞窟前面大部分都有木质窟檐建筑,与上方塔一道组成佛教塔窟组合的建筑,整体来讲,是一类比较有特色的塔的形制,下方为殿堂式、最上层为塔,在敦煌壁画中也可见到此类塔。崖面洞窟及其上方塔是莫高窟的主要礼佛区。

莫高窟崖面前方台地上,建有寺院以及一些塔。

宕泉河谷东岸,是塔林,主要是莫高窟僧人的安葬之地。西夏及之后还建有叁座密教塔。

作为一个大的佛教遗址群,莫高窟的修建遵循佛教的建筑原则,与经文“僧祇塔事者,起僧伽蓝时先规度好地作塔处。其塔不得在南、在西,应在东、在北”相符,僧塔建于东边及北边。东边指宕泉河东岸,为塔林;北边指北区,北区有礼佛窟,也有瘗窟及僧人生活居住窟。这也符合莫高窟的地形状况。宕泉河将莫高窟一分为二,河东岸为戈壁,因河阻挡,推测东岸当时也无进入莫高窟的主道。河西岸有崖面,有洞窟,窟前还有台地,适宜种树、建寺院,这是主要的佛事活动区域。崖面南区北侧上方的双塔是出入莫高窟的山门,也有镇守、护持莫高窟之意。

宕泉河谷的城城湾是宕泉河南谷,也有寺院,寺院内有讲堂,讲堂后有舍利塔。现存大华塔是舍利塔之一。南谷地处幽静之地,选择将舍利塔建于此有保护舍利,免被打扰之旨,也可能有此地为莫高窟最早佛教的发轫地之意。

老君堂地处叁危山之中,地势较高,此地建有慈氏塔,有类兜率天宫。慈氏塔内主尊是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有祈愿上升兜率,值遇弥勒之意。

总体来说,莫高窟窟区及其周边的塔是以莫高窟崖面洞窟为中心,以地形及方位为辅而建的塔,天王堂取其位于山门入口处,崖面上建塔为与下层洞窟组成一组塔窟建筑群,宕泉河东岸为塔林,城城湾建舍利塔取其幽,老君堂建慈氏塔取其高。

第234窟上方的土塔已完全塌毁,未经发掘清理,故难知详情,但推测是与第234窟连为一体的一座中唐时期的土塔,因而234窟上方的塔应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土塔遗址。现存最早的塔为莫高窟161窟上方的塔,建于晚唐归义军初期。在曹延禄建涅槃寺之前,塔内主尊以释迦、弥勒等显教尊格为主,而在此之后,则以密教为主流,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组成的坛场为主要内容,一座塔,就是一坛场。

敦煌历史上记载的阿育王建塔,隋文帝仁寿建塔,以及后来的董保德修缮普敬古塔,都是释迦舍利塔。随着洞窟的营建,塔也作为崖面建筑的一部分而修建,与洞窟性质相同,具有礼拜、礼忏功能,与其下方洞窟形成垂直塔窟组合的形式,这类塔主要有法华塔、弥勒塔等。随着宋代密教的发展,敦煌出现了一些以密教内容为主要题材的塔,如涅槃寺以及西夏塔等。敦煌存在最多的塔是高僧骨灰塔,分布于宕泉河两岸。敦煌在西夏及之后还存在一种窟内建塔的现象,这或是作为灵塔的一种形式出现,与西夏崇尚礼拜佛塔,流行龛内建塔有关,可能也与藏传佛教有关。

对于天禧塔,法华塔,张议潮功德窟第156窟、第161窟及其上方塔,涅槃寺塔(原作天王堂),慈氏塔,窟内塔等相关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从天禧陶塔本身、塔上的墨书题记及大华塔出土碑文分析可知,笔者认为成城湾大华塔是舍利塔,但不是董保德重修之普敬塔。普敬塔建于讲堂之后,小华塔附近较为平坦,有建讲堂的地理条件,也有寺院建筑痕迹,普敬塔或为小华塔,或位于小华塔附近。

敦煌文献《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中的法华塔,前辈学者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认为是莫高窟第143窟上方之塔,有认为是莫高窟第161窟上方之塔,也有推测是在第96窟上方。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莫高窟第143窟上方塔,认为塔内内容与法华不符。莫高窟第161窟上方塔经过考古发掘,塔内主尊为弥勒佛,亦与法华塔无关。在对《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认真仔细分析之后,发现法华塔所在的区域——王行者负责区是从莫高窟南大像(不包括)始,自南至北,经何法师窟(196窟)、刹心佛堂(205窟)、北大像上层(96窟窟前建筑第二、叁、四、五层),止于法华塔,法华塔应是莫高窟第234窟上方之塔。

莫高窟第161窟上方塔,在2003年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重修的痕迹。在考古发掘清理中出土了一块题名残片,残片中的“郎押衙”很具有时代特征,我们通过分析认为,这是归义军时期窟主或塔主对其儿子的称谓,在第156窟张议潮功德窟之上修建宝塔,必是张议潮本人,张议潮有两子,这身题名为“……郎押衙”的供养人,应是其子之一。

从文献记载出发结合第156窟的内容与窟形考察,发现二者不同,因而第156窟不可能是文献中的张族寺院。第156、161窟及其上方塔是典型的一组垂直塔窟组合建筑,通过对洞窟内容以及土塔考古发掘出土残片的探讨,课题组认为这一组塔窟是经过整体严密设计的,其窟主即张议潮,参与设计者的高僧中有悟真。如果将张议潮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与此窟上方的莫高窟第161窟,及第161窟上方的塔看作一体的话,恰好叁层,并且以弥勒为主尊,与五台山中的叁层弥勒阁一致,也就是说,莫高窟的第156、161窟及其上方塔,二窟一塔组成了叁层的弥勒阁。最下层第156窟主尊为弥勒,最上层塔内主尊亦为弥勒,中层窟为万菩萨堂。

第161窟残存的两身塑像,以前学界一直认为是着吐蕃装,但经笔者认真考察比对后,认为非吐蕃装。塑像着浅口翻沿鞋,着右衽齐膝袄,袄下罗裙,裙下着团花裤,腰系带,这与吐蕃的左衽不同,因而塑像不具备吐蕃人的特色。但这种装扮与童子的装扮相同或者相似,因而坛上塑像可能是两臂或多臂观音及善恶两童子像。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第161窟也是张议潮的功德窟,修建于晚唐归义军时期,与其上方塔一道,是张议潮修建的一组塔窟组合的建筑。

学界对于莫高窟天王堂之名颇有争议,课题组在考察中对榜题进行了重新识读,有较大的收获,认为原天王堂,应为涅槃寺。涅槃寺的功德主有于阗皇太子广济大师,为敦煌文献中出现的广济大师的身份做出诠释。同时,东壁门上的发愿文给我们一个信息,即此涅槃寺是为曹延禄姬于阗天公主而建。从对于阗公主的题记识读中我们得知,此时于阗公主已经故去。

涅槃寺修建于曹延禄称敦煌王时,时间可从公元984词995年,推迟至996年。公元1002年曹延禄因变故被其族子所逼自尽,天王堂题记中曹延禄并未故去,但于阗公主已故去,这就表明于阗公主的去世时间在曹延禄之前,并不是学界认为的在1002年与曹延禄一起被害。在于阗公主去世时,其兄长广济大师在世,并作为寺主修建了为于阗公主祈福为目的涅槃寺。涅槃寺壁画的内容应是法贤(天息灾)译的汉文《佛说瑜伽大教王经》,而非梵本,此经是至道元年十月曹延禄遣使向宋廷请赐的新译佛经。

敦煌慈氏塔中的弥勒菩萨结跏趺坐、戴桶状扇面宝冠,菩萨装,双手执扇,在莫高窟第237窟、363窟,五个庙石窟第1窟,昌马下窖石窟第2窟都有此类造型的菩萨,对于此类菩萨以前学界认识有误,有的将其定名为帝释天,或者只将其笼统称之为菩萨,也无人对其做过专门研究。课题组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认为这是佛教在后期发展中出现的,并具有创新的一种弥勒菩萨造型,源于北宋画家高文进的创作,具有宫廷文人画的性质。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1)调查方面。这是首次对土塔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获取了详细的土塔信息与资料,弥补了相关空白,也为相关保护和深入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基础性的材料。

(2)研究方面。第一,将土塔看作莫高窟大遗址的一部分来研究,从而从宏观角度解读土塔,土塔体现了遗址的结构布局与宗教诠释,并对所有土塔性质进行了分类。第二,土塔的个案研究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通过调查新识读出一些题记,将原认为是天王堂的塔纠正为涅槃寺,并就于阗皇太子广济大师及于阗公主提出新的看法;通过调查,认为莫高窟第161窟的两身塑像服饰为童子服饰,从而考证坛上塑像为多臂观音及善恶童子像;结合考古材料,认为莫高窟第156、161窟及其上方塔的功德主为张议潮;敦煌文书中出现的“法华塔”,课题组认为是莫高窟第234窟上方塔;通过对天禧陶塔上的墨书题记及同出土的碑文内容的考证,认为城城湾大华塔为舍利塔;对慈氏塔的执扇弥勒菩萨进行了准确定名,并就敦煌出现的同类菩萨造像及出现的同类桶形扇面宝冠进行分型分式,从而界定慈氏塔的修建年代。

(责编:金一、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