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的‘潜叙事’与‘潜结构’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叠窜奥020),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该成果属于跨学科范畴,涉及面较广,主要涉及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符号学、叙事学和新叙事学、文化诗学、文化研究等,为此负责人大量阅读了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心理学、社会学、意识形态、艺术生产等相关的理论书籍,以及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评论、文学文本和报刊等相关资料,为研究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注重细读式分析,将文本细读与精细的理论解析结合起来,达成微观分析与宏观架构互为结合的格局。此外,课题的理论性较强,该成果结合了西方社会学、心理学、文艺学理论家和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家的相关学说,从中国的本土经验、文学发展和社会状况出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潜叙事”与“潜结构”进行了历史、文学和社会学等层面的概述。
该成果旨在探究中国当代文学中存在的大量“无意识结构”,包括“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各种不同表现的文学构造,故称之为“潜结构”。这些潜结构在革命文学时期主要是作为“叙事中的无意识”而“潜伏”着的;在80年代而下的新潮与先锋文学中是作为“无意识内容”被“有意识”地植入文本之中的。笔者的目标是系统地探寻长达六十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无意识结构”的存在状况与历史变迁,以图用整体性的眼光发掘当代文学的深层奥秘,以获得“文学性的支持”。这对于整个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度、方法、路径与质地,都是一个较为有力的推动。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的“潜叙事”与“潜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两大构成部分,即“革命时期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主要是“新潮与先锋文学”)中的各种“潜结构”予以分析,整合构建一个“作为潜文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或者是以精神分析的眼光透视当代文学中的各种“隐形元素”。前一部分主要侧重于发掘其中所“暗含的无意识结构”,这些内容对于作者而言是无意识的,却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学中所潜藏的各种“集体无意识结构”——诸如“讲史小说”中的“侠盗模式”与“匪类原型”,“神魔小说”中的“妖魅叙事”或“兽类原型”,“世情小说”中的“冤孽叙事”与“恩怨轮回”构造,还有各种“传奇叙事”中的“才子佳人”“英雄美人”模式,这些结构要素和叙事模型早已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并且固执地要在新文学和革命文学中“潜伏”下来,比如《林海雪原》中少剑波和白茹的爱情故事,《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之间最初的恋爱故事,《第二次握手》中的丁洁琼与苏冠兰的爱情故事,显然都是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革命改装;比如《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烈火金钢》中的正反人物的性格和经历,都有类似传统“传奇”小说中的“神侠”或“妖魅”的性质,在孙犁、邓友梅,甚至蒋子龙、张贤亮的某些小说中,还隐含了类似《聊斋志异》中的“男权式的性幻想”的内容……这些都需要在精神分析学的视野中予以分析解读。而解读的结果最终是要证明,革命文学也并不就是“简单的文学”,其中也有深层结构,因此也就一定会保有某种“有限度的文学性”。
对于新时期的新潮与先锋文学,其中大量的“个体无意识”内容是作者“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作家刻意在作品中设置的“无意识结构”。诸如早期的伤痕反思文学中的“创伤治疗”主题中,即包含了“遗忘”“转移”“代偿”等无意识内容;在新潮先锋小说中,则大量存在着“儿童情欲书写”“弑父情结”“春梦改装”“抑郁症和精神病治疗”“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现象”等无意识内容,这些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未曾给予专门和认真的研究与揭示,而重新梳理这些个体无意识活动,对于揭示新潮先锋小说中的复杂叙事结构是极有必要和价值的,某种意义上,只有从这些角度对其进行了清晰可靠的分析,先锋小说的研究才算是完成了其使命。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研究的路径与层次上,较之以前的研究有较大的变化。
(1)对于“红色叙事”的研究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中和了之前的“文化研究热”所带来的“非文学化”的效应,通过建立“红色叙事的深度模型”、传统模型、无意识构造等,为其“文学性的重建”与诠释寻找到新途径。
(2)对于新潮文学、先锋文学的根本特征,即对无意识世界探索与表现的分析,达到了一个综合和整合的境地。之前这方面虽有一些研究,但不够系统和“专门”,还存在于社会学与文化研究的层面。本课题将之推向了内在的和精神现象学的层面。
(3)对于整个当代文学史的“隐秘叙事”与“潜在构造”研究达到了一个比较新的高度,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文学史”,一个比较令人惊奇和富有新鲜感、启示性的架构。这将推动文学研究还原其本身,也印证了当代文学作为特定文学现象的重要与独特。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该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下。
(1)有助于将当代文学研究推向一个比较复杂和深入的水准和境地,并且推动其进一步脱离表层的“社会—历史”的结构模式,而结合以“精神—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模式。
(2)有助于“纠偏”近年来的“文化研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文化研究虽然打开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思想视野,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取消了“文学性研究”的合法性,使“文学研究”完全变成了“文化解读”。本课题当然也会借用一些文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但其核心目标却是要通过对无意识结构的深度分析,来确立研究对象“有限度的文学性价值”——对于那些革命时期的作品,我们的目标是要完成一个“革命文学并非简单的文学”的阐释,其中有大量来自传统、民间、作家个体无意识的“隐秘内容”,而这些是支持其文学性的基本要素。至于新潮与先锋文学中的无意识内容、无意识结构的分析则更是解读的关键所在。
(3)可以使当代文学的研究格局进一步得到整合,避免“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的分裂局面,可以使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和文本通过“潜结构”的解析而“同时复杂化”,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文学史格局。
(4)可以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富有“历史传统”的“当代文学史”,避免将“红色叙事”作为一个断裂的天外之物来处理。通过分析“潜结构”,可以使红色叙事和先锋文学同样获得更可靠和久远的“传统质地”——如通过诸如“才子佳人”“英雄美人”“神魔与妖魅”等“传奇”结构的分析,可以在革命文学和中国传统叙事之间建立更准确的联系,通过寻找先锋文学中的个体无意识活动,诸如“创伤治疗”“儿童情欲”“弑父情结”“春梦改装”“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现象”等,可以建立新潮先锋文学中的意识深度,以及稳定准确的分析模型。相信以上几点对于深化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建立新的批评理论范式,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对于革命文学的文化研究与精神分析中,也偶然会看到有学者对于“无意识结构”的关注,这些研究对小说中的各种叙事因素的叙事功能进行了普罗普和列维-施特劳斯式的细读研究,解析出了其中的各种叙事模型和人物的行为动机。但都是单篇的或者是针对个别性的领域,有的由于过于借重理论而有刻板和模式化的弊端。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学术着作对这一问题进行细致研究。该成果即着力于此,通过对革命叙事的无意识结构探究和新潮先锋小说中的无意识结构分析,较为全面和丰富地呈现了对当代文学进行精神分析的意义与可能,由此解开革命叙事、历史叙事、先锋文本等叙事中的无意识、潜意识的隐秘景观。这种方法极大地结合了中国本土文学经验与西方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等理论,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启示。
四 成果存在的不足
(1)对于两个时期的不同文学现象与文本语境的打通,实现在同一个理论平台上、统一的价值体系上来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两个时期的内在逻辑。
(2)由于涉及大量的跨界性理论知识,要在其与文本之间建立准确的阐释关系,这有一定的难度,也是该成果中相对受限的地方。
(3)需要细读大量的文本,建立以“文本而非事件”为本位的文学史模式,这对于现行文学史研究格局和本课题的研究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基于以上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该成果还需要进一步打通两个不同时期的内在逻辑,对相关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符号学、叙事学和新叙事学、文化诗学等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读和运用,并结合中国当代文学文本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