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张艳国 罗斌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张艳国 罗斌华2024年08月15日08:56来源:

原标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作者:张艳国、罗斌华,分别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副研究员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中共中央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物碳标识认证制度、产物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时代新征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气候与地质、山岳水文地理等,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文明的发展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近代工业化以来,人类千方百计地利用能源实现发展,地球生态不断发生变化。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不断遭受大自然的报复,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等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其中,碳排放成为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变量。深刻的历史教训引起人们深刻反思:人类文明发展再也不能沿袭过去的模式了,生态与文明、绿色与发展相结合,是人类正确认识自然、引领社会实践的重大超越。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带动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新的治理理念和世界各国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任务更加紧迫。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的重要观点;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推进社会变革中的鲜明品格和明确态度。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助于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是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手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利于超越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协同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经验。

2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以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统筹考虑,科学把握节奏,处理好各种关系,注重各项工作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

坚持“减排不是减生产力”,处理好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是不要发展,而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深度推动向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转型的一场全方位和系统性变革,必须加快清洁代替污染、低耗代替高耗、零碳代替高碳,促进资源、环境、生产、消费要素配置整体性重塑,着力塑造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先立后破,加强通盘谋划,优化推进时序,科学统筹和稳妥处理好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生活等关系,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又要“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处理好“双碳”目标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我们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支持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引导和支持差异化转型,实现点面结合、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统筹推进。

既要坚持立足当下,又要放眼长远,处理好短期与长远的关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紧密衔接。“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这要求我们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加强短期和中长期、阶段性和战略性、行业性和全局性等多重目标统筹协调,实现整体性、长远性、阶段性、局部性等目标平衡和统一,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处理好政府控碳与市场降碳的关系。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这要求我们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必须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激励约束,构建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改革,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聚合,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坚持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处理好“双碳”承诺与自主行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我们既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主动参与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又要坚守底线,敢为善成,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中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前瞻性和自觉性,彰显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担当和战略定力。我们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化、低碳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任务,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一是要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制定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二是要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叁是要积极引导绿色低碳社会风尚。在全社会持续塑造绿色价值观,引导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稳中求进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总基调,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要稳妥推进新旧矛盾解决,既化解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旧矛盾,又解决气候变化、节能降碳等新矛盾,统筹破解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难题。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稳步推动新旧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用新能源解放传统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稳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调整,有序推进重点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有序腾退“低端”产业。稳妥推进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大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着力提高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水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在推进和落实上保持定力、下足功夫。一是要完善推进相关制度机制。以“双碳”工作为引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实现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二是要压实推进责任。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地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细化目标、实化举措、强化检查。科学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考核,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导向的激励机制。叁是要凝聚推进合力。持续完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市场化机制,推动法律、政策、规划等多种手段和工具协同发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焕发全社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创造活力。

(责编:王燕华、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