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赵炎秋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叠窜奥01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
文字与图像是人类表达与交流主要途径和两大手段。20世纪后半期,随着图像的高调崛起,图像艺术成为与文字艺术并峙的另一高峰,图像与文字、图像艺术与文字艺术之间的关系,自然成为社会与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发挥文字艺术和图像艺术各自的长处,推进我国文字艺术与图像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一 文字与图像
莱辛在《拉奥孔》中,曾从四个方面探讨过诗画之间的差异。认为其一,画适合表现在空间中展开的事物也即真实或想象中存在的物体,诗适合表现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事物;其二,画的题材主要是以并列的方式在空间中存在的静止的事物,诗的题材主要是以动态的方式在时间中存在的运动的事物;其叁,观众对画诉诸观众的眼睛,诗诉诸观众的耳朵;其四,画的目标是美,而诗的目标则是表情与个性。莱辛对诗画差异的探讨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其时代、范围的局限。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电子、图像时代的今天,诗画之间的界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画或者说视觉艺术(图像)使用的媒介具有自然性,诗或者说文学所使用的媒介是人为的;其二,画或者说视觉艺术用能指表现与建构世界,诗或者说文学用所指表现与建构世界。
与图像和文字相应的是视觉文化和语言文化。从艺术的角度看,两种文化的核心要素是表象和思想。两大要素在两种文化中的比率与地位是不同的。根据这种比率,可以把握两种文化之间的区别,以及两种文化内部的分层。
莱辛讨论的诗画,扩大点说,也即文字与图像。文字与图像看似对立,其实二者既有异质的一面又有互渗的一面。文字与图像的异质性表现在二者反映世界的方式是直接、直观的还是间接、抽象的;人们用感官把握到的二者的形式与其最终在脑海中形成的形式是否一致;二者与思想的关系是间接、分离的还是直接、同一的等叁个方面。文字与图像的互渗性表现二者的相互支撑性、相互渗透性和相互转化性叁个方面。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文字与图像并不是平衡与平行发展,而是此消彼长的。这种此消彼长,其内因在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外因则是人类的艺术生产与消费方式,以及与这种方式相联系的科技的发展水平。
图像用表象也即能指表征世界,文字则是用词义也即所指表征世界。文字与思想直接联系,图像与世界的表象直接联系。从表达思想的角度看,文字是实指的,图像是虚指的,从表征世界的表象的角度看,图像是实指的,文字是虚指的。当二者同处一个文本的时候,谁居主导地位纯粹是一个观察角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优劣问题。
二 语言与文字
索绪尔认为,文字属于语言之外的另一个系统。他从叁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其一,文字只是表现语言的手段,是依附语言而存在的;其二,语言无须文字也能存在;其叁,从历时的角度看,语音先于文字而产生。索绪尔的论证看似雄辩,其实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文字与语言(更准确地说,是语音)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文字至少参与了语言的差异系统,使语言系统的差异更加精细;其次,语言无须文字固然也能存在、流传甚至发展,但没有文字的语言很难发展成为成熟、复杂、精细的语言;最后,在语言形成的时期,既存在先有语音再有文字的现象,也存在先有文字再有语音的现象,或者语音与文字同时产生,分别发展,才结合形成字词统一体的现象。语言的语音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在共时的层面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文字的字形与语音是语言符号能指的两种表征方式之一,其所表征的意义或者说所指是完全一致的。文字与语言属于同一个系统,研究语言和文学可以通过研究文字进行。
文学作品由文字构建,非文学作品也由文字构建。那么文学作品的语言与非文学作品的语言有什么不同?西方语言论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文学语言的特性。即文学语言是陌生化的语言,文学语言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语言,文学语言是符号指向自身的语言,文学语言是多义性的语言。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难以成立。它们局限于文学语言本身去寻找文学语言的特性。但是文学语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自足体,它总是要表现出生活的某些内容,塑造出某种形象。文学语言的特性不是其他,就是它的构象性。
三 文字构成形象
一般认为,文学语言是普遍一般、线性排列、透明的,而文学形象是具体特殊、空间延展、不透明的。如何从语言的此岸过渡到形象的彼岸?解决语言的普遍一般性与形象的具体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主要靠语词的序列。语言是生活的凝集,在走向普遍一般的时候,也保留着与生活现象联系着的具体特殊的一面。文学语言通过语词的序列放大语言潜在的具体特殊的一面,使其成为建构形象的语象。语象构成具象,具象与其蕴涵的思想结合,构成文学形象。解决语言的线性排列与形象的空间延展之间的矛盾主要靠人的记忆力与想象力,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一个个的语符由记忆力保存下来,达到一定的程度,再由想象力整合成空间的形象。解决语言的透明与形象的不透明之间的矛盾主要靠近语言的二次转换。一次是语言符号转化为形象的外在的感性层次,二次是这感性层次与它内含的意义一起构成新的有机体即形象。通过两次转换,透明的语言就变成不透明的形象了。
那么,语言为什么能够构成形象呢?因为语言是生活的凝集与反映,人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言,因此人能够用语言表现生活。这生活可以是真实的生活,也可以是想象的生活。因为语言是以概念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语言形成之后,它就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脱离生活而存在,其表现生活的能力不受其所表现的生活是否真实存在的影响。而形象是用语言对生活进行形式化的结果。因此人也能够用语言建构形象。语言建构形象,形象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在共时的关系上,二者是同一的。形象的修改取了语言修改的形式,语言的修改也就是形象的修改。
四 文字与文学中的具象与思想
文字建构文学形象,主要靠其语义也即所指,但文字的能指在文学形象的建构中,也能起到次要、辅助的作用。在构建形象的过程中,文字的能指与所指必须一起转化为具象。但这种转化存在不完全性,即构建形象的文字在向具象转化的同时,文字的独立性并未完全消失,有的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形象思想(形象所指)的构建。之所以存在这种转化的不完全性,从文字的角度看,有叁个原因:其一,文字是一个独立运作的有意义的符号系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不大容易在表象中消除自身的独立性;其二,文字与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字在转化为具象的时候,具象所意指的思想与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所指)有时会出现重合或者近似的现象,这个时候,文字就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形象的思想的建构,从而出现转化的不完全性;其叁,文学作品中往往存在的一定的提示性、交代性的文字,提示或暗示着形象的内涵与思想。
在形象中,形象要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构成形象的文字也有自己的词义。文字的词义与形象的思想之间由此形成比较复杂的关系。在视觉性形象中,文字转化为具象比较完全。在非视觉性形象中,则存在叁种情况:文字直接进入思想的构建;文字参与思想的构建;文字不参与思想的构建。
五 图像中的表象与思想
图像的表象指其外在感性呈现,有常态与异态两种。图像是事物表象的直接现实,图像用表象表征世界,因此它无法如语言一样成为思想的直接现实。图像的思想隐含在图像的表象之下,需要观众去发掘、阐释。一方面观众的阐释要受到图像规定性的制约。而艺术家要将自己的主观因素在图像中表现出来,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遵守图像创造的规则也即与图像相关的公共话语。但另一方面,艺术家个人的感受过于特殊或者过于强烈,就有可能导致他抛开公共的话语方式,而采用个人的话语方式。成功的图像作品需要在这两方面取得平衡。
中国古代有得意忘象,得象忘言之说。图像中没有言这一要素。在其象意关系中,象始终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意需要通过象才能得到,欣赏者得到意之后也无法“忘象”。图像思想的来源与基础是图像所表现的生活的意蕴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生活的意蕴是自然地进入图像之中的,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渗入图像,则有待艺术家的努力。艺术家可以突出图像所表现事物的文化内涵,或者对图像进行适当地类型化,或者突出特定的语境,通过这些方法,将自己的主观因素渗入到图像之中。
图像艺术与文字艺术都要表达思想,但所表达的思想是不同的。其一,图像的能指所表现的,一般是视觉可以把握的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而文学形象还能表现人的内在心理、思想与情感,和客观事物内在的隐秘的无法用感官把握的思想性内涵。其二,图像的构建材料本身没有意义,图像无法通过构建材料表达出某种思想。文学形象的构建材料文字本身是一个意义系统,在构建形象的时候,本身的词义仍能发挥作用。但图像表达的思想虽然比较模糊,却更加丰富;而文字表达的思想虽然更为清晰,但丰富性却受到一定的限制。
该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吸收20世纪语言和图像方面的相关理论,结合具体的文字与图像作品,运用归纳、推理,注意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力争切入研究对象,拿出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原创性的观点与结论,建构起比较完整的有中国特色、体现出中国学者思考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理论。该成果有助于推进国内学界在图像理论、文字与图像关系方面的研究,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理论体系的建构,填补了国内学界在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理论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