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书敏,系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学思践悟】
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重点,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全面要求,关涉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这些对于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人文精神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底蕴
人文精神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底蕴,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物质精神生产相互关系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物质产物的丰富,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不仅要“见数”“见物”,更要“见人”,离开了民生福祉与人民幸福这一人文价值标准,任何经济增长都没有意义。与此同时,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互关联,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的核心,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历史地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富民厚生”强调富国必须以富民为前提和基础,体现了对人民福祉的关注;“义利兼顾”则将道德要求融入经济活动,倡导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坚守道义。“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思想,以及在经济活动中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觉实践,是涵养和谐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文化资源。此外,礼义、仁爱的传统人文精神,是诚信、平等、合作的经济理念的思想之源,也是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价值追求的精神底蕴。
人文经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提出,“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理念、制度、实践等层面看,人文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对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从理念层面看,人文经济关注经济现象背后的人文和社会因素。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文经济与这一要求高度契合。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经济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从制度层面看,人文经济发展的要义是通过制度建设,把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完善的产权制度保障相关产业的创新成果,以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以公平的竞争制度协调利益与道德、个人与团体、效率与公平等关系,使市场主体坚守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遵守商业道德规范,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推进高质量发展。
从实践层面看,新时代以来,许多城市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在乡村振兴中,不少地方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人文经济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以人文为纽带的相互赋能,既贴近市场和群众需求,又融入现代科技与当代审美,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健全发展人文经济的体制机制
促进人文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制度、政策、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的总和,目的在于推动人文理念内化于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区域结构之中。在宏观层面,要统筹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制度的关系,让人文价值贯穿整个经济系统;在微观层面,要充分发挥人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能动性,将人文因素融入经济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对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物开发的若干意见》《对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等,强调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规范促进、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创新发展、供需优化、空间布局、融合发展、激发活力、国际合作竞争等方面,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切实落实这些政策要求和发展规划,需要从体制机制层面为发展人文经济筑牢根基,特别是构建文化产业发展、资源开发、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方面的体制机制。具体而言,要完善政策引导,统筹产业规划,优化市场运行,保障公平竞争,推动文化产业内容创作、科技应用和发展模式创新;平衡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关系,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制定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专项补贴、融资担保,规范文化市场准入与退出、监督文化产物和服务质量、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加强人文教育、专业培训,通过持续激励、多元选拔、交流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