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张叶鸿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运用认知诗学对跨文化叙事理解的探索”(项目批准号为:13颁奥奥002),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人类的叙事传递着人的经验、情感和价值。人类进化中最为重要的成果是人可以理解并认同他人的主观状态和内心世界,包括内心的愿望、信仰、价值判断。个人的直接经验永远是有限的,提升自身生命价值必须在别人的经验和感受中得到启发,这是人们离不开故事阅读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叙事文化在人类生活中最坚实的存在根源。
20世纪的文学批评理论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范式转换,如语言学范式、文化范式、接受范式等。其中文学批评中的文学本体论和文学认识论的发展显着并日益重要。这两方面的研究均在回答这样的问题:叙事作品有何特征?接受者的理解过程因何产生?欣赏者如何能动地阐释作品?对叙事文化本体的研究影响并启发着接受维度的研究。以往的经典文学理论虽均对文本理解进行了阐述,但导致叙事想象的来源仍然是今天文学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若要对此进行精确阐释,需要跨学科研究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的“认知”转向日益受到关注。认知诗学从其发展初始就是为了文本对读者的效用。该成果突破目前认知诗学常用范式,探索运用跨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深层次揭示理解的广义认知过程。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文学理解方面,国际认知诗学和国际比较文学学界目前尚缺少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该成果对跨文化叙事理解所做的探索为国际前沿研究,结合跨学科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拓展对叙事理解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框架中,将经典的文学理论与读者接受密切相关的哲学传统、文化学观点、认知语言学模式、进化生物学发现、认知心理学理论有机结合。在对叙事理解十分重要的文学阐释理论的传统上,与当今跨学科研究成果做出针对性强的交流,以期在扎实学理基础上,拓宽学科视野,将跨文化叙事理解的世界性因素这一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的研究做出实质性成果,发挥人文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对社会进步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
二&苍产蝉辫;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中建立了原创的理论框架,使用了原创的实证方法。
该成果中导论阐述了叙事与文学认知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跨文化阅读研究领域的最新动向。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为对叙事与认知的跨学科综述、阐释学经典理论发展、跨文化阐释和文化符号学以及隐喻想象和语篇理解的认知基础等方面进行论述。在此理论框架下,第五章选取童话作为跨文化叙事理解的范例进行分析。在跨学科理论框架和文本题材分析的基础上,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是跨文化文学理解的跨学科实证研究,并在第六章为人文学者对文学实证研究方法做了精练的介绍。第七章以更具文学和叙事想象的诗歌体裁为对象,融合设计严密的心理学研究和国际先进的脑电读取方法,进行跨文化叙事诗歌阅读的跨学科实证研究,所得出的实证结论和文本分析验证和拓展了经典的阐释接受理论,与整体跨学科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呼应。
该成果介绍认知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以及叙事理解的跨学科来源。认知诗学的目的是解释文本理解的效果,是文学批评重心中接受范式转向的深化。与认知过程结合,认知诗学不断发展的广泛的跨学科性拓展了对文学理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借助与认知相关的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跨文化叙事理解的研究应更为进入理解深层,从心智理论、镜像神经元等认知基础阐释对文本世界的共情、感知以及情景想象的产生来源,从而较深入地触及文学叙事作为一种人类基本思维方式的本质。
该成果紧密结合与叙事理解相关的文学经典理论传统,梳理文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演变与传承的纵向脉络,深入挖掘叙事理解的文学理论基础。20世纪西方学术语境中现象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批评一脉相承,均注重主体感受,将读者接受逐步纳入文学批评视野,不断强化文学阅读的意向性建构。相对于西方文论传统中的意义阐释,中国古代文论和古典美学很早就关注艺术效果的产生,始终蕴藏着强烈的读者意识。本课题的跨学科视角建立在对文学理论相关发展脉络的把握之上,从而继承和深化对理解的研究。
该成果将文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扩展至跨文化背景之下,从跨文化阐释学与文本符号学角度阐述叙事理解的推理建构,得出有关跨文化叙事理解和想象的初步建构基础,即具有较高跨文化传播广度的叙事文本的易接受性应建立在接受者共同的感知基础上,这是对由高度普遍化的符号组成的感官世界的感知。
该成果将神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相关成果融合于文学理解模式中,从认知和神经科学基础上解释现象学、阐释学和读者接受理论中“生活世界”、“视域融合”、“前理解”和“空白填补”等文学理解和想象的核心概念。存储于长期记忆中的图式记忆是从具体的生活情景建立起来的,这奠定了语义建构的认知基础,并以此揭示出具有跨文化传播的隐喻映射结构,由此阐述文学思维的神经和心理语言学机理。
该成果在文学理论传统、文化学分析、认知基础之上,将童话作为跨文化叙事理解的典型文本,分析其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原因。本章以格林童话在东亚的早期接受史为出发点,考察童话独特的叙事风格。由于具有与跨文化接受模式相对应的文本内在连贯性的叙事形式,格林童话能够超越文化和社会差异,在跨文化文学接受史上一直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传播性。在对叙事本体和接受的分析之上,本章还将心智理论、具身认知以及解释叙事起源的进化理论融入分析跨文化文学现象的理论基础中,更为充分地论述叙事的跨文化普遍性来源。
该成果描述的跨文化童话理解的实证研究是跨文化叙事理解领域内的探索。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从实验设计到数据评估都按照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标准进行。借鉴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方法,结合文学文本的叙事学要素,以童话这一世界性文本为样本,实现了基本的研究设想,自行设计出一系列的问卷结构,中外被试阅读东西文化的民间童话,把由此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应用到对跨文化叙事理解的初步量化描述中。实证结果显示出跨文化叙事理解共性和差异的重要因素,初步验证了现象学和阐释学传统下对理解的设想。
该成果进一步深化跨文化文学实证研究,进行了跨文化叙事诗歌阅读的跨学科实证研究。研究运用心理学方法来评估读者阅读经典叙事诗时的阅读体验和投入度,并结合脑状态的量化指标参与评估检测。实证研究选取东西方有代表性的经典叙事诗歌,整合心理学和实证文学最新研究量表,做成问卷,由中外被试回答。实证研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从而得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在处理同一文本时情景想象和情感投入的共同和差异,探讨影响文学理解和叙事想象的认知元素。这项跨文化叙事理解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学创新难度相当高,为国际首创。运用不同方法而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审美想象可以激发更多审美愉悦。由实证研究结合文本诗学分析,证明能够即刻沉浸于跨文化叙事诗歌阅读的关键在于文本特有的描写方式,这种描写方式与前面章节论述的认知理解框架紧密相关。来自跨学科的研究的结果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提炼出跨文化文学理解的关键因素,验证并拓展了经典的文学理论。这些发现为跨文化诗学阅读和叙事想象提供了全新视角。
该成果将跨学科思想贯彻到教学实践中,用双外语教授与叙事文化和认知理解相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对研究问题的高度整合性受到学生的欢迎。根据与课题相关的教学实践,课题负责人完成了教学论文,论述一流大学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收录在附录中。这种跨学科背景下积蓄的整体性科学观念是原创精神的源泉。
该成果通过认知角度探索跨文化叙事理解过程,明确了其文学理论基础,拓展了其文化学、认知科学的理论框架,试图揭示超越具体文本阐释背后的深层认知机制。
在跨文化叙事理解意义构建的动态过程中,读者将个人生活经验带入文本,熟悉的叙事元素决定陌生的内容解读。在自身与他者之间的共同交点便是普遍存在的“生活世界”。这一共同点是跨文化叙事理解的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理论尤为强调人类的认知理解基于实践中的经验。认知科学与现象学、阐释学传统有关“理解”与“想象”的交汇之处正是将人类的生活经验置于感受与理解的首位。身体和大脑之间的联系是理解过程的核心。该成果对跨文化叙事理解的阐释学原理以及阐释学的交流模式给予了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解释与支持,并运用跨学科设计严谨的实证研究对现有的文学和文化理论与语篇理解模型进行验证和扩展,使跨文化理解的研究能从实证研究中获益。
该成果的理论论述和实证研究系统探索了跨文化叙事理解的基础。叙事理解是从人的图式知识出发。接受者将其世界知识带入理解中。这些知识又是通过“身体经验”在“生活世界”中概念化、范畴化的提取而获得。叙事的传播广度基于跨文化存在的情节图式,那些看似与生俱来的情节图式接近于人类的共同经验。具有较高跨文化传播广度的叙事文本具有超越文化界限的可被想象的叙事模式,有着较强内在连贯性的叙事结构,这种基本结构与跨文化接受模式相对应。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在当今中国文化在全球传播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该成果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试图回答:叙事想象和共情从何而来?如何用不同文化都能理解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如何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选择性接受有哪些规律性的特点?易于被接受的文化作品有何种共性特征?该成果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积极探索跨文化叙事理解的世界性因素,从而对社会进步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