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古汉语连词研究

2024年09月12日11:21来源: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湖南师范大学徐朝红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古汉语连词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颁驰驰045),最终成果为同名专着。课题组成员有:张国良、罗晓林。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首先,调研中古口语性相对较强的白话系文献和文言性质相对较强的史书等文献中的连词,以期了解中古汉语时期的连词系统。

其次,以在中古汉译佛经中调查到的连词为对象,在共时平面上比较这些连词在中古两种文献里的使用情况,以进一步了解中古汉语连词的特征。

最后,探讨连词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历史的角度、宏观地探讨中古新生连词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此外,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和接触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各具特征且有代表性的新生连词的个案研究和专题讨论,探讨汉语连词语义演变的模式、机制和动因,揭示汉语连词语义演变中的认知操作、语用策略和接触动因。

(二)研究意义

中古汉语是汉语历史一个重要的关键转型时期,以汉语连词为切入点,探求中古时期的语言特征,是中古汉语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构建汉语史特别是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虚词是汉语语法表达的重要手段,而连词是重要的虚词。因此汉语连词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对于丰富汉语语法系统、深入认识语言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该成果仔细爬梳反映当时实际语言程度大小不一的白话系和文言系材料,对其中的连词仔细甄别、详细描写、合理解释,以期了解中古汉语时期的连词系统;同时,通过共时比较,探讨新生连词在中古两种文献里的使用情况,从一个侧面更全面地了解中古汉语连词乃至整个中古汉语的语言特点。此外,通过历时考察中古新生连词的发展演变,特别是通过连词的个案研究,总结了中古汉语连词在汉语史上的地位以及连词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探讨了连词语义演变模式。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共时研究、历时比较、个案研究和专题探讨等几个部分。

共时研究。共时研究既包括全面系统考察中古汉语联合、中古汉语主从关系连词,同时也包括对中古汉语两种文献材料中的连词比较。我们把中古汉语连词分为九个次类:并列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递进连词、假设连词、因果连词、条件连词、转折连词、让步连词,从连词的文献使用范围、使用频率、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以及连词的来源、同义连词的相互比较等方面详细描写我们在中古文献材料里调查到的180个连词,以期达到了解中古汉语连词概貌之目的。除此之外,中古汉语时期的汉译佛经文献和本土文献,是既有相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的两种汉语历史文献,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古汉语连词的时候就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共时平面上比较两种文献里的连词使用情况。共时比较以我们在中古汉译佛经本缘部里调查到的连词为对象,在共时平面上比较这些连词在两种文献里的使用情况,从一个侧面更全面地了解中古汉语连词乃至整个中古汉语的语言特征。

历时比较。历时比较既包括单个连词描写时历时考察其连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同时也包括宏观地探讨整个中古新生连词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从而凸显中古连词在汉语史上的地位以及汉语连词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

个案研究。我们选取中古汉语中七个各具特征且有代表性的新生连词,挖掘它们语义演变特征及其相应的原因和机制。包括因语言接触而引起语义演变的典型代表并列连词“亦”,借助中古汉译佛经文献并参考中古本土文献探讨连词产生时间的并列连词“并”、较好解释连词来源的并列连词“合”,汉语史上具有时间特色的假设连词“脱”、有违语言倾向性发展的假设连词“如或”、中古特色连词“正使”、句法结构对连词产生有重要影响的让步连词“虽然”。

专题探讨。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探讨时间范畴到假设条件连词语义演变。“持续义”时间词以“还”“尚”“犹”为例、“追溯义”时间词以“向”“乡”为例探讨它们的语义演变,概括语义演变过程的特征,分析两类时间词向连词演变过程中呈现的差异,进而解释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演变的动因和机制。

(二)重要观点

(1)中古汉语连词是一个历时与共时、本土和外来以及方言和通语相互融合而成的、具有历史层次的复杂的连词系统。这个复杂的连词系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古汉语的语言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中古汉语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征。

(2)中古汉译佛经文献是一种非自然独特的变体,这种变体造就了中古汉语连词一些独有的特征。从宏观角度说,形成了一批中古汉译佛经特有的连词,如并列连词“亦”、选择连词“或当”“或复”、假设连词“若脱”、条件连词“正使”;从微观角度来说,连词的语法功能也呈现特殊性:如改变了汉语常规的句法结构,如并列连词“并”为满足四字格的需要,句法位置特殊,一改汉语并列连词“联系项句中”的原则;双音节连词大大增加,双音节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同义复合和附加词缀两种方式构成,并且作为构词语素的词缀不只是凑足双音节的作用,还会影响到连词的语法功能。如“并”可以作并列连词和递进连词;加上词缀“复”后的“并复”只作递进连词,而不作并列连词。

(3)对比中古汉语时期两种重要文献中连词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了一条倾向性的语言演变规律:中古汉语时期,在中古汉译佛经里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的连词,一般沿用到近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而在中古本土文献里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的连词,一般使用时间短,至近代汉语时期就成了文言词,只存在于唐五代时期文献性质较强的史书文献,近代后期几近消亡。

(4)从历时的角度看,中古汉语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征,不仅有新旧连词的更替,更为重要的是有连词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的变化。从新旧连词的更替的角度看,中古汉语产生了一批新生连词,有些甚至沿用到现代汉语,如因果连词“所以”。从连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来看,把中古汉语连词的语义和语法特征置于历时的角度,我们能够更好地从一个侧面了解汉语史的发展演变。如递进连词“而且”,中古汉语时期的“而且”为词语连词,连接单音节形容词;而现代汉语里可以为词语连词时连接成分双音节词,同时也可以句间连词。“而且”这种语法功能的变化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历史语法的发展和演变。

(5)通过对中古汉语180个连词系统考察,特别是对各具特征且有代表性8个新生连词的个案研究,挖掘连词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我们认为,连词的来源多样化,汉语连词可以通过动词、代词、介词、副词等词类语法化而来,也可以通过连词内部语义功能的演变、语言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而来,同时,汉语双音节连词主要通过同义复合、附加词缀、“临近结构”词汇化而来。此外,我们认为,连词产生的机制主要是重新分析、类推以及借用,其中借用或许是中古汉译佛经中特殊连词形成的一个最主要的机制;其动因主要是语用推理和语言接触,其中语言接触或许对中古汉译佛经中特殊连词形成尤为重要。

(6)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演变的考察,我们发现不同义的时间词在向条件演变的过程中,既具有时间范畴向条件范畴演变的跨语言反复出现的共性特征;同时“输入端”语义和功能的差异,也导致了在演变过程中各自的差异,最终导致“输出端”即条件连词功能的差异。通过重新分析和扩展这两个机制,时间范畴向条件演变,演变动因是基于“不过量原则”推理。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连词是重要的虚词,在全面探讨汉语连词系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在句法环境下对汉语连词语法化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对汉语连词研究方法的一种新的突破。该成果能帮助我们找出汉语历时句法演变的规律,摸索出汉语历时句法研究的新经验,探索汉语历时句法研究的新途径,这是提升汉语历时句法研究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既可以丰富西方历史句法理论的成果,也可以挖掘出汉语历史句法新的理论。此外,对连词产生的原因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对当今计算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责编:金一、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