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王家宏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础罢驰003),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有:李燕领、杨明、樊炳有、邵玮钰、付冰、王梦阳、丁青。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理论和实践表明,任何一种基本公共服务提供,都是建立在某种标准之上。在我国迈进全面优化的重要阶段,建设与国际接轨,标准化、科学化的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公共体育服务标准研究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实践手段,本质上是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具体实践探索,同时也是建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理论议题。该成果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建设问题,是解决当前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防范政府权力寻租行为发生,确立政府的价值理念,维护公共利益,规范政府行为,实现依法、依规行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意义
(1)有利于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水平。服务标准为服务生产活动规定了必须达到的明确、具体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开展服务标准化,可以把各种服务环节的业务活动内容、相互间的业务衔接联系、各自承担的责任、工作的程序等用标准的形式加以确定,是加强组织管理、提升行政效能的有效措施。
(2)有利于推动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通过制定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可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的提高,为均等化创造条件。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为财政转移支付提供了计算依据,为均等化提供了计量标准。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立足于现有国情基础之上,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而制定国家层面、地方各级层面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标准,是为了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兜好底线,保障好每一个公民的基本公共体育权益。制定合乎实际需要的保障标准,可以使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行与其职能相适应的服务,明确供应何种内容,供应达到何种程度,达到何种标准,从而建立制度化的约束,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最佳秩序和最佳效能。
(3)有利于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公众满意度。研制和实施公共服务的相关标准,借鉴发达国家在服务标准化方面的良好做法,促使服务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公众满意度。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实施,使得城乡居民在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如公共体育实施等方面享受到同等待遇,体现社会公平性,可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不公平感,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4)有利于改进标准,提升标准化水平。贯彻实施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标准化持续发展的基本机制。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标准是体现基本权益、政府职责、地方特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标准,内容涵盖了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及布局基本标准,产物和资源配置基本标准,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标准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果集中在技术标准、业务规范和评估指标等方面,如用于规范设施建设规模的“建设标准”、用于规范设施网点布局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开展公共体育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的“效能交评价指标”等。当前,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难点和最薄弱环节是制定保障标准。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主要从政策文献、行业标准和条例、地方实践标准叁方面搜集、整理与分析了公共服务标准化理论,公共体育服务标准的相关研究。
2.比较分析法
主要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行业规划和规章条例等进行在规模、水平、产生效益等纵向分析;横向比较根据同一时期不同对象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主要考察不同区域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地方标准建设问题。
3.案例分析法
该成果在梳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家体育总局-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江苏省常州市、苏州市,重庆市九龙坡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浙江省宁波市,北京市生活化社区等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建设典型进行分析。
4.系统分析方法
该成果首先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的框架,对其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确立通过公共体育服务标准通用标准、提供标准、保障标准叁大类别。其次,结合政府层级,针对各个层级的提供标准及特殊人的提供标准展开了具体的研究,从而使整体和部分层次分明,分析透彻,得出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 研究思路
第一,该成果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确立了理论基础,分析了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及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的运行。第二,归纳分析了国际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经验。第叁,从国家层面、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我国一些典型地市和社区(行政村)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主要分析了市(地)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标准、县(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标准、街道(乡镇)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标准、社区(行政村)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标准与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标准。第五,从公共体育服务人力资源保障标准、公共体育服务安全应急保障标准、公共体育服务设备设施保障标准、公共体育服务财政保障标准、公共体育服务信息保障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六,主要分析了公共体育服务评价的程序与方法、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内容评价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评价等。第七,主要从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标准、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准入标准以及公共体育服务标准运行机制等层面对公共体育服务标准的运行管理进行了分析。第六,主要分析了昆山市城乡一体化15分钟生活圈标准和苏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案例。
四 研究结论
(1)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的结构包括了空间结构与板块结构,空间结构证明了公共体育服务标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板块结构是在空间结构基础上领域细化、具体化,使空间结构变得更有可操作性。
(2)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功能主要是由通用标准、提供标准与保障标准构成,体现了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以满足公众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为中心,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满足基本尊严、基本健康需要价值属性,也体现了服务的技术属性。
(3)公共体育服务标准的运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标准的产生-标准的实施-信息反馈”。标准体系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叁要素”经常地反馈,不断地调节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通过适应性,才能高效地发挥标准体系的效应。
(4)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基本是由2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和36个叁级指标组成;乡镇街道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基本是由2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和22个叁级指标构成;行政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基本是由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叁级指标构成;并对每个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基本的指标进行具体解释。
(5)针对我国弱势群体残疾人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基本与推荐标准进行研究,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基本是由2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和33个叁级指标构成,并对其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基本的指标进行解释。
(6)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标准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人力资源的基本保障,但是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公众的需求还是具有一定差距;制定安全应急标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应急管理能力,在建设公共体育服务安全应急保障标准的基本内容时,总结出七个侧重点,根据各个侧重点制定相关标准内容和指标。
(7)公共体育服务设备设施保障标准和公共体育服务财政保障标准是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关注的焦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设备设施的服务绩效和服务评估长期以来存在一定的漏洞,财政标准也模糊不清,财政投入长期处在投入总量相对较小,使公共体育服务产物的供给缺乏保障。
(8)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主要包含2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以及市(地)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指标、县(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指标、街道(乡镇)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指标和社区(行政村)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指标。
(9)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中央政府侧重于公共体育服务标准的制定者,其目的在于实现省域间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省级政府作为中间环节的区域性的地方政府,有承上启下之效,作为中间协调者,充分发挥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再分配的功能;市、县及乡镇政府更侧重于“执行者”的角色,即要按照公共体育服务国家标准,承担起公共体育服务具体组织落实的职能。
(10)各个政府需要明确各自公共体育服务标准的职能,避免权利、责任混淆。社会力量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随着社会力量的地位壮大,公共体育服务也出现社会力量参与,如体育社团、体育类民办非公司单位、体育基金会、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等。
(11)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政府的标准运行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也在不断发生转变,颁础贵是发达国家专门为公共部门设计的集管理和自我评估为一体的管理系统框架,并构建适合于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标准运行管理的框架。
(12)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运行机制形成环境与政策环境、决策主体、决策方式、经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具体通过法律保障、政策制定、资金分配、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来影响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运行机制的形成。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运行机制主要由运行主体、运行目的、运行动力、运行手段四个要素构成,通过构建标准不断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