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站内搜索&苍产蝉辫;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

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生动诠释

——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的教学体会

胡疆锋&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012年05月21日10:32&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来源: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在各种文艺思潮特别是西方文艺理论不断涌入的时代条件和语境下,如何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推动中国的文艺理论和实践,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在这方面做了重要探索。这部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进行了新的拓展与深化,是一部集思想性、学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学理论教材。在教学使用过程中,深深感到这部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是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有助于学生辩证而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体系。《文学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并贯穿教材始终。教材用了近1/4的篇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并以“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文学活动的构成—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为脉络阐释文学活动。教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文学的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即文学与客观存在、文学与现实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杰姆逊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设想为“不可超越的地平线”,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码是生产方式。

  更为可贵的是,该教材突破了以往教材以反映论为核心的机械的理论体系,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被人忽视的美学、人学、语言学、艺术生产、文化遗产、创作自由等方面的思想,并将其加以整合,作为方法论贯彻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比如,通过对文学的多维属性的论述,克服了仅仅将文学视作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反映的简单化倾向,能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以正确的导向统摄了文学的审美性和语言艺术性;辩证地指出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要和真实性相统一;文学对政治实践和社会经济的介入和影响,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在这样的阐释中,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显得饱满而丰富。此外,教材对文学的审美属性的肯定,也确认和保留了其他批评的正当性及诠释空间,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更大的包容性。

  二是融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凸显了文学理论的中国风格。该教材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思想,不仅论述了毛泽东对于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的提高与普及、文艺的源与流等问题,阐释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等文艺工作方针,而且概括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分析了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的文艺思想,如“二为”方向、“叁贴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人为本”等指导方针,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融入整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当中。

  阅读《文学理论》时,读者会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即和其他教材相比,这本书没有晦涩的、艰深的外来术语,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表述普遍使用。比如谈到“文学的接受”时,很多教材一般要大段引用各种现象学、阐释学的理论,难免食洋不化,让学生望而却步。该教材却不然,它是这样论述的:“文学接受的主体是读者。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作家应当重视‘接受’和‘接受者’,也就是要注重解决‘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教材巧妙运用了《讲话》,既说清了读者的作用和地位问题,也阐明了文学的人民性这一重要观念,和马克思对于“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的论述遥相呼应。

  叁是直面现实,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鲜活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很强的实践性,马克思曾把自己的世界观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要保持充盈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贴近文艺实践和审美趋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学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敏锐地把握住了文学发展的时代脉搏,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积极思考和回答了许多紧迫问题。比如,针对“文艺与经济的关系”,教材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价值取向的分化与失衡现象,批评了把文学当做追逐利润的“摇钱树”、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泄私愤或谋私利的手段和工具等不正常的现象。再如,针对“文学的娱乐性”,教材指出:只有娱乐功能的文学,不会成为文学的精华和主体。文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该忘记应有的精神内涵、终极关怀、审美取向和道德底线。又如,针对文学接受中的“伪经典”现象,教材指出:将某部作品人为拔高,使之一度获得本应只有真正的文学经典才可能获得的影响和地位,究其原因,仍然是文学接受活动出了问题,偏离了审美的追求,这种“伪经典”常常是商业炒作造成的。教材还分析了当下的新闻逸事批评,既肯定了它的优势:数量巨大,时效性强,读者众多;但同时也指出,这种批评往往容易受到商业机构和出版利润的动机的影响,很可能出现媚俗、庸俗的追捧和误导,值得警惕。《文学理论》直面文学实践活动中的焦点问题,并给予清晰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这对涉世不深、辨析能力还不够强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必要而及时的。

  这部教材还从当下的媒介语境出发,对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现实给予了及时回应。网络文学等文学形态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的传播和生态,推动了当代文化的图像化转向,也导致不少学生迷恋畅销书、影视剧、网络小说而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针对这些变化,教材增设了现代媒介与文学发展、全球化与文学发展等内容,客观分析了当代文学生产和消费的两重性,研究了文学消费中的快餐化和夸示性消费现象。教材没有回避文学所面临的危机,设想了新的艺术样式形成的可能性,提出文学生产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样细致而到位的分析,既把握了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也很贴近新时代的大学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是案例丰富,教学实用性强,有助于学生与文学现实对话。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是整体性的艺术实践及实践中的各种复杂关系。与文学专业的其他课程相比,文学理论显得较为抽象,教授难度较大。教材没有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概念推理,而是通过文本分析与原理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文学作品。教材前后分析了120多个文本,既研究一般文学经典,如《诗经》、《红楼梦》、《西游记》、《阿蚕正传》、《北京人》、《复活》、《人间喜剧》、《等待戈多》等,也关注许多革命文学作品,如毛泽东诗词、叶挺的《囚歌》、恽代英的《狱中诗》、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曲波的《林海雪原》等。这有利于读者与文学现实进行对话,在反思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提高分析能力。

  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体系,这是一个宏大工程。作为先行者和探索者,《文学理论》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也希望这本教材在今后修订再版时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编:秦华、陈叶军)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