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站内搜索&苍产蝉辫;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学者专栏>>丰子义

丰子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012年11月26日15:46&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由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⑧实现人类解放的关键在于解决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问题,因而作为时代问题的理论回应,历史唯物主义必然要直面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并为解答这一关系问题服务。就此而言,资本的批判又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当年就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⑨卢卡奇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成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典型基础”;“经典形式的历史唯物主义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⑩马尔库塞也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最初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唯物主义的宣言而出现。在这一点上,这个唯物主义的原则,是揭露使人受物质生产盲目结构奴役的社会批判工具。”(11)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资本与劳动关系批判分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所内含的对于社会历史的基本立场、观点以及所具有的矛盾分析法、批判辩证法、从后思索法等,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除此之外,历史唯物主义在总体认识、把握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方面又有着颇为特殊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下述两种形式体现出来的。

一是“祛蔽”的作用。早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期,马克思就把以往用神的旨意、绝对观念、人的本性和意志来解释历史的形形色色理论和观点,从历史领域驱逐出去,为研究人类社会和历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时,马克思又用“祛蔽”的方法,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正是通过对这些拜物教的批判,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物与物的虚幻关系”揭示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从而使商品世界的本来面目得到还原。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对其他各种令人着迷的以至常常引起误解的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诚如马克思所讲:“日常经验只能抓住事物诱人的外观,如果根据这种经验来判断,科学的真理就总会是奇谈怪论了。”(12)马克思之所以致力于揭露与驱雾的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从各种虚幻关系中揭示出背后的真实关系,进而通过革命的方式改变这种关系。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祛蔽”功能的革命意义和实践价值之所在。

二是“穿透”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形成,就是马克思通过各种社会现象的研究,穿透各种表层,走向历史深处的结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作了透彻的分析,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穿透性”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从物的关系看到人的关系。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从量的关系中把握质的规定。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关注生产交换中量的关系方面不同,马克思始终把分析的重点放到资本主义生产质的规定上,进而从量的关系背后发现其所隐藏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叁是从自然形式中发现历史形式。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往的经济学家历来将其解释为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马克思则认为,这种抽象形态的生产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任何生产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并受特定的社会形式制约的,因而具有明显的“历史形式”。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确实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并不是以一种图式来图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而是以一种合理的方法论与思维方式来对这些关系进行具体考察。正是借助于这种方法论与思维方式,资本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得到了透彻的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也得到了具体的解答。

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在于为探索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不仅透彻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而且通过资本内在矛盾的分析,明确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阐明了实现社会主义以及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一般条件与道路。因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资本批判理论和对于人的解放的理论,使社会主义真正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些理论既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也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具体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研究当代社会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对待与我们的论题密切相关的这样一些现实问题上有其重要的当代价值:一是对于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应当看到,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的生存发展状况就整体而言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平衡的,也不是平坦、顺利的。特别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人的生存发展面临着诸多严重问题,陷入种种困境。从经济领域来看,全球化的发展固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又造成了世界性的两极分化、分配不公,同时引发了全球性的贫困问题、失业问题、粮食问题、经济危机问题等,给人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资本、技术、资源等的全球快速流动,可能顷刻间使一些公司破产,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全球性的激烈竞争和巨大的变革浪潮,使劳动者很难主宰自己的命运;新的国际分工又使人的职业形成新的片面化和固定化。从政治领域来看,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使得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发展权、人权无从得到保障;全球经济政治组织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操纵、控制,不仅使这些国家的主权受到威胁,而且使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民众的政治诉求和意愿也受到很大限制;在“新帝国”的操控下,不少国家、民族摆脱了老殖民主义,却又陷入新殖民主义,人的发展既难自由又难全面。从文化领域来看,伴随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强势文化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造成巨大冲击,而且潜移默化地动摇着这些国家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造成民族认同与价值认同上的危机;这种强势文化向心理层次的渗透,使得人们的潜在欲望、需要和心理受到左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由此失去了正常的社会心理基础。上述这些困境要想得以改变,固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像马克思所说,必须首先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只要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依然存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不过是一句空话。

二是对于资本及其作用问题。要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须对资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利用。资本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另一种是作为社会关系的资本。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这两种资本并不是分离的,而是内在结合在一起的:资本的本质是社会关系,载体则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只有被纳入社会关系之中才能成为资本。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13)从资本的规定和本性可以看出,资本虽然不是物而是社会关系,但又不能离开物,社会关系的力量就是借助物的力量来实现和发展的。正因如此,由资本的规定和本性必然会产生出资本的双重作用:一种是借助物的力量而产生的创造文明的作用,另一种是从社会关系中产生的追求价值增殖的作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在这两种作用的支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资本的本性及其双重作用,马克思作过非常深刻的历史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对于我们认识和对待今天的资本也是非常有益的。资本作为资本,不会轻易改变其本性,总是要追求价值增殖,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和制度环境中,它又有其不同的属性和功能。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存在和运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其规律作用的方式和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为此,既要承认资本、发展资本,又要恰当驾驭资本、引导资本。让资本创造更多的财富,造福于人民,促进人的发展,这是历史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叁是对于市场经济问题。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须发展市场经济,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经之路。然而,发展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听凭市场的左右。市场与资本由其利润最大化所驱动,发展往往是盲目的,一旦失去监管,其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尤其在全球化条件下更是如此。而且,资本总是把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它不会关照和兼顾其他利益,尤其是社会利益。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加强市场的监管和资本要素的引导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值得指出的是,今天的全球市场,不完全是市场规律、自由竞争规律在起作用,资本积累规律、生产和资本集中以及垄断的规律也在起作用。资本的全球扩张,一方面给各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某种机遇,另一方面又使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造成严重失衡,同时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使众多国家面临发展的灾难。因此,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对于我们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44页。

②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91—89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9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8页。

⑩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16、312页。

(11)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程志民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55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4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0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京)2012年3期

(责编:张湘忆(实习)、秦华)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