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国古代诗歌与戏剧互为体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该书以中国古代诗歌与戏剧互为体用的基础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间性理论,参照哲学、语言学、社会学的“体用”学说,从互为体用角度揭示出中国古代诗歌、戏剧、说唱文体的内在结构以及新文体生成的路径与方式。该书从文学史角度系统梳理了诗歌、戏曲、说唱等重要文体的源流及其演变轨迹,力图寻绎文学文体形态生成的某些规律性机制,对于推动文体学研究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晟,广州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诗学与中国古代戏剧史。已出版专着《黄庭坚诗歌创作论》《中国意象诗探索》等多部。
10.《经学文献的衍生和通俗化——以近古时代的传刻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该书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以近古时代的传刻为中心,通过经学文献的整合研究、正经注疏的刊刻和衍生、五经四书的衍生和世俗化、其他类型或载体的经学文献、东瀛取经等五个专题的具体探讨,对经学文献的衍生和世俗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考察相关着录及见存版本实物的基础上,着力探究“正经注梳”与“五经四书”两大主干系统的经学文献,在传刻过程中通过内容重编、体式改造、翻刻覆刻而实现的衍生和通俗化,兼及其他系统、载体或流播途径的经学文献,并试图揭示出这种发展演变背后的内在动因和运行规律。
作者顾永新,北京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献学。已出版专着《欧阳修学术研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