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互联网应用实现了从满足信息获取和娱乐需求,到与医疗、教育、金融、交通等传统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的过渡。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重组日常生活,其中一个方面便是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影响。在网络结构中,个体在不断接纳和排斥人和物的过程中重构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产生身份之间的认同交错。若将互联网与个体自我评价联系起来便可发现,缺场交往的互联网实践给个体角色定位与身份认同带来机遇和挑战。基于社会认同视角分析互联网情境中的缺场交往,有助于透视信息技术发展的实践经验、维护虚拟社会秩序。
缺场交往延展现实社会关系
以往对网络媒体的研究往往假设信息社会是“平的”和“自由的”,但这种“技术决定论”却忽视了网络技术扩散中的不平等问题。随着流动性迅速增强,信息传播需求愈发强烈,而低端信息传播技术的易获性、经济型、大众化特征进一步刺激了这种需求。但由于市场定位、管理模式、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个体间在缺场交往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别。
缺场交往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人而异。社交补偿理论认为,社交焦虑水平高的个体更愿意使用网络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个体通过网络交往可以避免眼神接触、对话和表情等表露在外的符号特征,同时可控制文本信息的发送,用表情符号、图片、照片等表达个体的情感。这有助于缓解个体焦虑感,营造更为舒适的社交情境。相反,网络对社交焦虑感低、社会交往能力高的个体起到催化作用,使他们能够巩固人际关系。尤其在青少年之间,运用网络同朋友进行交流,社会关系质量出现升高趋势。
社会科学家通过实验和数据发现,信息时代人们交往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因技术,更是人们主观意愿的结果,技术只是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强化和放大个体行为的作用。那些在面对面交往中占有优势资源、处于核心位置的人,往往将这些关系移植到网络空间,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进行维护和扩展。而那些不善于交往的人,即使通过网络建立起新的联系,也往往因不进行巩固和延续导致网络关系逐渐消失。
缺场交往增强身份认同灵活性
身份认同主要由类化、认同和比较叁个部分组成。类化是个体进行自我归类的过程,即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认同是个体获得某一社会群体普遍特征的过程;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与其他社群的优劣、声望等的过程。个体在网络中的类化、认同、比较过程以既有的知识储备、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为基础。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个体身份建构的重要渠道,个体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呈现自我形象,且在进入和离开网络群体时具有较大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