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排除万难确保交上满意答卷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正文约480万字,各种资料约160万字,总字数约640万字。《列宁专题文集》正文约120万字,各种资料约30万字,总字数约150万字。
当凝聚着100多位编译专家无数心血、寄托着理论界殷殷期盼的近800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文稿交到人民出版社后,如何在出版工作上体现两部文集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品格和创新意识,对人民出版社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人民出版社历来就有出版政治读物的光荣传统,有一支过硬的编印校出版队伍,社领导班子把这两部文集的出版任务,看成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认真对待,全社上下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高质量、无差错地完成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向中央、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说起两部文集的出版工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任超接受记者采访时百感交集。他说,5年多来,大家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懈,一直处于快节奏的紧张运作的状态。对出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家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往前推进这项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规范出版流程,社里还建立了一个紧密的协调机制,由社领导牵头,编辑、排录、出版、校对等相关部门经常在一起开联席会、协调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次会议都会形成纪要,后来在此基础上,还为这两部文集专门做了一个编辑工作手册。中间还采用了高科技手段,解决了一些关键的技术难题。
按照要求,两部文集的版式要有时代特征,能够代表当代中国标志性出版物,因而设计难度特别大。任超透露,为了体现两部文集的时代感,设计人员对两部文集的装帧、版式做了几十个方案,经过领导和专家审定后,从中选择了既反映时代特色、又有创新意识的方案上报。去年10月,根据有关领导指示,又请了多位专家会商,重新进行装帧设计。在出版过程中,碰到最十万火急的一件事是原定的封面方案突然要修改,新方案在12月17日才最后确定,要用德国进口的一种材料。而这时欧洲已经开始圣诞放假了。当时社里动用一切力量,把国内能买到的这种材料全部都买来了。新材料的工艺设计也很复杂,需要解决新的工艺问题,&苍产蝉辫;150万张的插页要一张张地靠手工完成。最后的倒计时,是以分来计算,社里不惜一切代价,为文集的按时高质出版提供了牢固保障,雅昌、华联、新华等印制厂家,克服困难,日夜奋战,同出版社团结合作。尤其是雅昌,在工艺和成书的攻坚阶段,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保证了第一批书在12月25号座谈会召开前赶了出来。两部文集出版后,发行部门制定了发行工作方案,确保把文集早日送到读者手中。
马列经典着作的编辑出版,是一项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几代人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留下了优良的作风和传统。当记者就两部文集出版的编辑工作采访马列编辑室主任郇中建时,他却淡淡一笑,“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有什么可说的呢?”其实,两部文集出版的背后,可说的事情很多。比如,按照社里对一般着作出版的要求,3个校次就够了。但这两部文集却整整校了20个校次。第一次经过10个校次校完所有的稿子后,有关部门又组织了专家进行审读,提出一些重大修改意见。当这些修改稿返回到出版社已经是2009年3月份了,离原定的第四季度出版只有七八个月了,时间紧但质量必须保证,责任编辑再次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并与设计、排录、校对密切协作,保证工作紧张而又顺畅进行。在稿件交接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时间非常紧张。为了确保译着文字、标点准确无误,出版社编校人员又进行了10多遍校核,努力保证不错一字一点。那一段时间,编校排版人员几乎没有休息日,紧张起来吃住都在办公室。一位设计人员不顾自己的病体,坚持工作,加班加点,用郇中建的话来形容“是用半条命在拼”。
在人民出版社采访,凡所接触到的参加这两部文集出版工作的同志,都是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并为自己能加入这一项重要的工作怀有一种自豪感。正是他们身上的这种不怕困难、不讲条件、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高度负责精神,保证了两部文集出版工作的圆满完成。(朱侠)
(责编:高巍)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