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的形成是理论思维成熟的标志
社会主义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既有创业的艰辛,也有道路的曲折;既有成熟的喜悦与奋进,也有对失误与挫折的思索。而始终不变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是一贯的旗帜鲜明,从学习、传播、继承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从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特色到形成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党和领导干部的大多数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回答和理解,也是党长期运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宝贵经验,是党在理论上日趋成熟的标志。
理论思维的成熟一是要看这一体系在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中能否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能否体现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要求,能否懂得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步完成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毛泽东在联系个人工作中的失误时说过:“哪里有完全不犯错误、一次就完成了真理的所谓圣人呢?”他还在评论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过:“这本书没有系统,还没有形成体系。”其客观原因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身没有成熟,还在发展中”,意识形态成为系统只有在客观规律反复出现被人们认识以后才能形成。毛泽东创造的科学体系不仅形成于民主革命的全过程,而且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大规模调查和深入讨论的初步结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是叁十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和毛泽东思想体系一脉相承的结果。两个思想体系应运而生,发挥着能动地改变世界的作用,不是偶然的。
科学体系在理论上的成熟,还要进一步考察它能否认识和把握时代的规律,从规律性的高度破解矛盾、促进变革,推动历史的进步。当今世界的发展,巳经不是单一的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是上一世纪末苏东剧变和所谓社会主义“大失败”的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研究三大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独创性论断。这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在实践上对某些典型事例也缺少具体分析。由于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这就必须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合力,唯物辩证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经过艰辛探索而形成的 “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就是理论体系创新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科学的理论体系也不是抽象范畴的逻辑推演,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行动,重在实践,重在改变世界。毛泽东创造性地把实事求是视为贯串其整个思想理论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他甚至以简明的语言提出主动权来自实事求是,把实事求是同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改变社会的主动权,创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新局面。他要求全党克服盲目性,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以便利用规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可以这样说,两个理论体系的相互关系是彼此联系、相得益彰的。前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道路、为探索特色理论作准备的;后者作为前者的继承、发展与深化,更为突出地显示出理论的一贯性和创新性。两个体系因共同的思想路线、共同的理论精髓、共同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从而实现了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共识,对实现人的解放和改变环境的共识,这就是从根本上逐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共识。
两个理论体系的前后辉映,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检验,覆盖了人类夺取政权、变革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把几代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成就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使几代人的追求、理想、信念更为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六十年前建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世界上牢牢站住了、站稳了,更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张湘忆(实习)、张湘忆)
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